一位患者因冠心病住院后要求医生给于检查血液粘稠度,理由:我们每年检查血液粘稠度高,输液治疗两次就好了。
一位年轻人体检早上抽血检验时提出:我的血液怎么这么黑,其惊恐万分,要求医生评估其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一位患者已确诊有糖尿病和冠心病,住院后拒绝服用医生开具的口服药物,常规体检后要求出院行中医洗血治疗,称有人保证该方法能疏通和软化血管。
我们的血管有那么粘稠吗?
让我们百度下“血液粘稠”,网上有专家撰文:
专家一:
血稠并非独立性疾病,但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这是因为当人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液流速减慢,机体组织所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特别是过多的红细胞的老化、硬化,发生红细胞集聚,加重血稠而发生凝血,出现血液凝集块、造成血管栓塞,从而发生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人对此形象地比喻说:就像在狭窄的马路上,拥挤着过多的破旧的汽车,随时都可抛锚、堵车,以至于发生运输不畅。
一般不必治?
生理病理学家们通过对血液黏稠度的形成以及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发现血稠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进食、饮水、运动、机体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不同季节、时间和气候等。所以对一个人来说,他的血稠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远处于时高时低的动态变化之中。由于人体自身有较强的调节能力,从而维持血液内环境的平衡和相对稳定,使多数人并不产生病态表现。所以,此时也无需特殊治疗。
但应强调,中、老年人群出现过多血稠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这时多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故当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老化时极易发生集聚,致使心、脑血管缺血缺氧,可出现暂短性缺血症候群,如头晕脑胀、心悸气短、胸闷肋痛、颈背强硬、四肢麻木、发困嗜睡或失眠多梦等。此时就需在医生指导下,除选择适合于自己病情的药物治疗外,尚须接受医生的保健生活指导,方能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专家二:
“血液粘稠”是很多人挂在嘴边的词儿,从字面上看,很容易联想到血液变稠变黏了,就会流得慢,容易发生血栓,进而堵塞血管。一些科普文章也强调:老年人清晨应喝一杯水,有助于稀释血液,预防心脑血管病。还有人说,夏天到了,血液容易变稠等等。
总之,血稠不是个好事儿,应该想办法解决。然而这个引起很多中老年人重视的指标,在医生看来并不那么重要。 他们在判断患者病情时,从来不把“血液粘稠与否”当作标准。血液粘稠是老百姓的通俗语言,医学上血粘度是一项血流变学指标,但是这项指标有很多影响因素,意义有多大,要结合病人其它情况综合判断。所谓“血稠”的人有很多,但是未必就会发生血栓,因为血栓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血管本身没什么问题,血管壁很光滑,那么血液粘度再高,也未必堵塞血管。但是如果一个人的血脂、血糖和血压过高,就会使血管内皮损害,使血管壁的内膜粗糙,形成粥样硬化,使血管弹性变差,这才是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血管的重要因素,所以医生更关心的是血脂、血糖和血压三大危险因素。除此之外,吸烟、超重(肥胖)也是血栓性疾病的发病因素。
说到喝水“降低血液粘稠度”还要客观的理解只一说法,老年人多喝水是有好处的,也有利于肾脏的排泄功能。但是从稀释血液的角度,只能说有作用,不解决根本问题,不必太迷信于此。最有效的预防方法还是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为了消除血液粘稠对人们心理的影响,还应该弄明白几个常见的说法。有人说夏天血比较稠,其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血液浓缩,因为夏天出汗多,水分流失大。另外,体检很容易出现血稠的结果,这是因为一般的体检都要求空腹,有些人因此连水都很少喝,空腹十几个小时的结果引起血粘度增高。
以上阅读告诉我们,血液粘稠是功能性指标,影响因素多,评价困难,解读起来众说风云,可是为什麽那么多人相信呢?那么多人像追星样“嘴随”该指标呢?原因来源于对心脑血管病的高发病率的恐慌,来源于对“众多专家”的解读不能鉴别,来源于把看病当成了简单的交易或享受。现实生活中更是常有极端的例子:患有肿瘤的女博士宁愿接受饥饿疗法饿死肿瘤,也不愿接受放疗化疗。笑谈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