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刘益民

宗教与疾病,传统与现代

宗教与疾病,传统与现代

本文转自微博,作者为医学大家,美国著名肿瘤医生张玉蛟教授。

一位米国天主教牧师的夫人,2021年感染新冠后,经治疗,感染消退,但左上肺阴影活检发现早期肺癌(图1)。 

 

她拒绝了标准的现代医学治疗,凭着对GOD 的信心,采用传统“碱性食品疗法”。几个月后复查,癌症增大并多处肺内转移(图2)。

 

后经分子基因分型,她有EGFR突变,最后不得不接受了一年多的靶向药治疗,癌症得到控制。然而,夲月复查,左上肺及淋巴结恶化。后到我处实施放射外科筑固治疗。

 

由于延误,她可能己经失去了治愈的可能。

 

凭着对上帝的信心,就可以不接受现代医学治疗吗?

 

Jesus Chris 自己就是-个医者,治愈了许多当时的“不治之症”。而Christian 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以建立医院,学校为己任。这就是为什么国际红十字的标志是一个十字架。

 

也就是说,Ji-Du-Jiao 崇尚医学。上帝借用医生的双手和智慧,治病救人。

 

然而,有的人却偏走极端,只凭信心祷告,而不付出行动。

 

传统疗法与标准治疗?

 

替代疗法,或者现代医学之前的所谓“传统疗法”。靠口口相传,让许多人相信,可以治愈癌症。我在美国行医的20多年中,我遇到好几个。虽然人数不多,但无一例外都是以悲剧收场。

 

首先,这些治疗方法,除了极少数,大部分未经科学的研究方法证实对癌症治疗有效。相反,许多人因此延误正规治疗,并产生了许多不必要的毒性反应。

 

以世界人口的寿命预期值来看,现代医学普及之前,甚至到了二战结束之后的五年(1950年),人均寿命也才45岁左右, 而中国则更低。而现在,已经在75-80之间。这说明,传统医学对严重疾病的疗效非常有限。

 

还是那句老话:天助自助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警惕丙泊酚引起的致幻作用

有一位孕妈,在孕检后,不幸发现期待的宝宝没有胎芽,难过地跟老公一起去医院做无痛人流。 麻醉医生给她注射了适量的丙泊酚,她很快就睡着了,手术也顺利就完成了,然而就在医护人员准备等她清醒,送往恢复室观察时,她突然一声大喊醒来,出了手术室就嚎啕大哭,拉着老公的手说被自己被医生们性侵了! 她抱住老公大哭一阵,说自己“刚才在手术室里,他们一群人拿着手术刀逼迫我,要我脱衣服,后来又一个接着一个过来摸我,脱我的裤子……我不要活了,不要活了!” 老公听了这话,震惊不已! 自己的妻子平时文静、老实,从来不会说谎,这帮医生简直是禽兽!他立刻踹开大门闯进手术室,抓住一个医生就要打人,还好被其他医护人员拉住了。 在医务人员的劝说下,他逐渐冷静下来,一看手术室内的妇科医生们,自己也傻眼了,因为给小芳做手术的医生、护士、麻醉师每一个男性,全是清一色的女性。一时之间,场面极其尴尬。 了解事情原委以后,医生解释,产妇可能是因为麻药的致幻性导致感觉器官在缺乏外界客观刺激的情况下, 表现出来虚幻感觉。 临床上,患者麻醉后指控医生“性侵”并不是件新鲜事了,确实医疗界也有道德沦丧的“垃圾”,但是很多时候患者自觉真实的体验并不一定为真,而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 就像这起孕妈术后指控医生“拿刀威逼性侵”事件一样,这种女患者自认为体验到的与性相关的感觉实际上并不存在, 所以叫“性幻觉”,这也是临床上最让人尴尬甚至难以启齿的一种,也是引发误会和纠纷最多的一种。 临床最常用的短效静脉全麻药就是丙泊酚,由于该药会使患者大脑皮质层被抑制,而皮质下核团处于脱抑制。皮质下核团主要负责行为、情感反应的激发与调控,并参与记忆的产生和消退。 2004年,我国首次出现丙泊酚致性幻觉的报道。此后数年,关于女性在接受无痛妇科手术时出现性幻觉的报道时有出现。 2016年,国内一项研究显示,在门诊两年内完成的8569例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中,有3例患者发生性幻觉。患者性幻觉的临床表现包括面部扭曲、脸红、出汗以及不自主的手和腿部动作。麻醉科医师摇晃患者肩膀并试图唤醒,却被患者在苏醒后指控性骚扰。 专家认为,这种误会的出现,与麻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特性有关。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剂,多通过对大脑皮质层的抑制而干扰个体对疼痛的感知,而使用亚麻醉剂量震惊催眠时,常在抑制大脑皮质层的同时,出现皮质下核团的脱抑制。而皮质下核团主司性行为、情感反应的激发调节,引起各种幻觉在所难免。 但大多数情况下,药物本身可能只是原因之一,性幻觉可能出现在应用了镇静麻醉药物后,非常平常的行为所触发。例如矫形医生在患者麻醉后对嘴部或者脸部的操作,可能会被患者误认为被人抚摸、亲吻,以及手术时对胸部电极片的移动、肘部和器械的触碰,可能引起患者乳房被抚摸的误解。例如,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手术时,医师对患者外阴消毒可能使患者产生阴部被抚摸的幻觉;在刮宫术或相关检查时,患者可能因宫颈牵拉、子宫受器械扩张等产生“被强奸”的性幻觉;麻醉科医师去除患者心电极片时,也可能让患者产生胸部被抚摸的幻觉。 有研究资料显示,丙泊酚导致发生的“性幻觉”率高达10.6%。江湖人称“快乐的小牛奶,会做美美的梦”。 麻醉患者出现的性幻觉,常因体验生动逼真,自感事件有序而真实,导致很难被说服。患者常因受到医生“性骚扰”而给医患关系蒙上阴影。 就拿本文案例来说,所幸医护人员均为女性,才可排除性侵可能,然而如果确实有男性医护人员在场,就可能会很难说服激动的患者家属。 而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部分患者可能主观上不愿提及或公开承认,甚至有患者将性幻觉误以为真,进而导致抑郁,饱受长期精神折磨,又没有相应证据证实其实是幻觉,相关纠纷会对医师的职业生涯和个人名誉造成巨大危害。 所以,医生在应用镇静麻醉药物时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类药物的致幻作用,并向患者告知,并保证检查治疗时有第三者在场陪护消除患者顾虑。由于患者的幻觉通常极为逼真,因此应出示操作过程中的证据,防治争议升级为诉讼,也避免给患者和医生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精神上的伤害。

刘益民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4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恶性肿瘤治疗线数的划分,一线治疗的目的就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治愈肿瘤

在肿瘤医学中治疗线数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一线治疗、二线治疗、三线治疗等治疗线数这样的词是什么意思?该如何区分呢? 早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和围绕根治性切除术所做的治疗不算治疗线数,治疗线数大多情况下是针对晚期恶性肿瘤或者早中期恶性肿瘤术后治疗后复发转移时全身抗肿瘤治疗情况。 一般来说一线药品具有较充足的循证医学证据、疗效较确切、副作用较小、经济效益较高,进入医保目录也比较容易中,能让患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在同个适应症中药品选择一般是一线用药>二线用药>三线用药。至于靶向治疗还需要做基因检测,看是否有匹配的靶点能进行针对性用药。 第一线治疗的起始时间:初诊就是晚期或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实体瘤,初始治疗就是一线治疗。有些初诊可能根治的患者,手术前后可能会进行辅助(术后)/新辅助(术前)治疗,多数临床试验会规定以辅助/新辅助治疗结束开始,半年(少数试验规定 1 年)内如果病情进展,那么之前的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就视为一线治疗。举个例子,一位患者是 III 期肺癌,手术治疗后行 4 个周期辅助化疗,2023.9.6 结束。如果 2024.3.6 之前肺癌复发或转移,则辅助化疗视为一线,后续新的治疗视为二线。如果 2024.3.6 之后肺癌复发或转移,则辅助化疗不计线,后续新的治疗视为一线。 早中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治疗后超过 3 个月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做了二次切除手术或局部放疗,第二次手术或局部放疗通常不算治疗线数。若患者不到 3 个月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二次手术或局部放疗无法进行,需要全身抗肿瘤治疗,全身抗肿瘤治疗就算一线治疗。 如果患者早中期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经过术后辅助治疗后,距离末次术后辅助治疗用药,间隔 ≤3 个月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通常认为术后辅助治疗算一线治疗,针对复发转移的全身抗肿瘤治疗就算二线治疗。若间隔>3 个月肿瘤出现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那么术后辅助治疗则不算治疗线数,针对复发转移的全身抗肿瘤治疗则算一线治疗。 计算治疗线的前提和原则 目前来看治疗线的计算方法没有形成共识,通常来说一个治疗线是指按计划进行的 1 个或多个周期的全身治疗计划。全身性的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ADC 类药物、干细胞移植、CAR-T 等计算线数。中医药治疗虽然属于全身治疗,但不计入线数。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射频消融,TACE、局部灌注等通常不计入线数。 治疗线数的更换以主要用药为判断依据,最主要的化疗药物没有本质变化,其他药物的增减并不记录为换线。但因靶向药物的特殊性,加用双靶向或者靶向联合化疗,则记录为换线,局部治疗(放疗、介入治疗)均不记录为线数。 不含靶向药的治疗线计算 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原本方案为 A+B+C 三种药,经过数周期治疗后肿瘤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某些原因如降低毒副反应,将原方案中的一种或两种药物去除,改为做单/双药维持治疗时,这时候不算换线。例如:培美曲塞+卡铂+贝伐珠单抗+PD-1 免疫抑制剂 × 4Cs 的治疗方案因血栓 AE 和药物毒性停用贝伐珠单抗和卡铂改为培美曲塞+PD-1 免疫抑制剂 ×4Cs 的治疗方案,这整个用药过程算一线治疗,减药不作为换线治疗记录。 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原本方案为双药方案,后因某些原因在原方案基础上又加用另外一两种药物,通常也不算为换线。例如:紫杉醇+卡铂 × 2Cs 的方案更改为紫杉醇+卡铂+ PD-1 免疫抑制剂 × 2Cs 。 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如果原本方案为 A+B+C 三种药,因各种原因,将其中一种药物更换为同类型的其他药物,通常也不算为换线。例如:吉西他滨+顺铂+PD-1 免疫抑制剂 × 1Cs → 吉西他滨+奈达铂+PD-1 免疫抑制剂 ×3Cs。顺铂与奈达铂均属于铂类抗肿瘤药物,因此同类型的化疗药物更换,不记录换线。 含靶向药的治疗线计算 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靶向治疗 A 药因某些原因更换为同类型的其他药物,通常算为换线。例如:一线口服厄洛替尼 ×2 个月更换为吉非替尼 ×6 个月,记录为厄洛替尼治疗 2 个月(一线),吉非替尼治疗 6 个月(二线)。 某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A 药口服,加用其他靶向药物,通常算为换线。例如:二线口服奥希替尼 ×6 个月后续加用赛沃替尼 ×3 个月,记录为二线奥希替尼治疗 6 个月,三线奥希替尼联合赛沃替尼治疗 3 个月。如果该患者没有加靶向药物而是加上了化疗药物或者免疫治疗药物,通常也算为换线。

刘益民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438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腔面型乳腺癌的临床分型精准试验已正式启动

邵志敏教授和江一舟研究员带领研究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石乐明教授、郑媛婷教授团队,以及上海市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黄薇教授团队共同组成了攻关联盟。通过对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蛋白组学的深入分析,研究团队证实腔面型乳腺癌的确不是传统认识中的单一类型——腔面型乳腺癌不仅拥有自己的“家族”,家族中还有不同的亚型,且不同亚型之间分子特征迥异,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敏感性也大相径庭。 研究团队综合生物信息大数据特征,将腔面型乳腺癌精准划分为4个亚型:经典腔面型(SNF1)、免疫调节型(SNF2)、增殖型(SNF3)和RTK驱动型(SNF4)。 “我们发现在所有腔面型乳腺癌四个亚型中,‘RTK驱动型’患者的预后最差,内分泌治疗几乎无效。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索其潜在机制,加快针对这一亚型药物研发和治疗方案的创新。”邵志敏教授强调。 这是全球首次基于多维大数据系统提出的腔面型乳腺癌分类标准,为实现腔面型乳腺癌精准治疗和“一患一策”的临床实践奠定了重要基础。 最新方案全面上线,“分型精准”临床试验现已正式启动 不同亚型独特的生物学行为或基因表达是腔面型乳腺癌临床转化研究过程中的“灯塔”,这将改变以往腔面型乳腺癌治疗“一把尺子衡量一群人”的治疗困境,有助于临床专家对这些患者“分类而治”。 邵志敏教授团队首先根据腔面型乳腺癌各亚型的特点,提出了 “腔面型乳腺癌分子分型基础上的精准治疗策略”。研究团队发现:“免疫调节型”亚型富含免疫细胞,提示这类肿瘤可以采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增殖型”亚型细胞周期通路高表达、DNA损伤修复缺陷,提示该类患者可以采用CDK4/6抑制剂与PARP抑制剂治疗;而“RTK驱动型”的特点是RTK及其通路的显著表达,提示该类患者可以考虑采用RTK通路抑制剂治疗。 研究团队随后收集整理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国内多个医院上千例腔面型乳腺癌用药和疗效的真实世界数据,证实了腔面型乳腺癌“复旦分型”可以很好地预测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团队同时前瞻性收集了不同分型腔面型乳腺癌的患者来源类器官模型(PDO)并开展大规模药敏检测,进一步证实了“分型精准”策略的有效性。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邵志敏教授带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癌多学科团队启动了多项针对腔面型乳腺癌的精准治疗临床试验,在进一步验证“分型精准”策略的同时尽快使研究成果服务于患者。针对早期和局部晚期患者,团队设计了腔面型乳腺癌“复旦分型”指导下的精准新辅助治疗平台型临床研究(FASCINATE-N),旨在探索精准治疗下最快缩小肿瘤的方案,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提供手术机会。针对晚期腔面型乳腺癌患者,团队则面向不同亚型设计了多个临床试验,如ENIGMA临床试验专注于“免疫调节型”,旨在为晚期患者提供更合适、更精准的治疗选择。 邵志敏教授及研究团队首次提出了基于多维大数据的腔面型乳腺癌分类标准,为这群患者的精准治疗和个体化临床实践了新的方向。“分型精准”的治疗策略也有望引领乳腺癌诊疗模式继手术治疗、全身治疗和分型治疗后的又一次变革,为更多乳腺癌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刘益民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434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