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皮跳的感觉,估计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偶尔跳两下,谁都不会在意。可是如果经常性的眼皮或脸上肌肉跳动,那就痛苦了,不光影响生活,有时还预示着一些严重的疾病,所以需要重视,做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消除隐患,提高生活质量。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面肌痉挛(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严重的连带颈部。间断发作,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
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面肌痉挛的病因
1. 神经源性:
A :血管压迫学说:人脸上的神经、血管错综复杂,它们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和工作方式。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其他原因,有些人的血管发生了硬化,或者生长异常,侵犯刺激到面神经,这样的血管称作“肇事血管”。肇事血管触碰到面神经甚至横跨在面神经上时,血管不停搏动,面神经也跟着不断受到刺激。
B :颅内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等压迫面神经。
C :面神经本身病变,如冷热刺激,病毒感染导致的面神经功能紊乱。
D: 颈椎病变,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反曲,寰枢关节病变等可引起颈神经功能失调,因颈神经与颅内神经存在交联,故可能对面神经造成影响,进而诱发面肌痉挛。
2. 不良情绪: 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出现时,交感神经功能功能紊乱进而对面神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的检查与诊断
检查: 应常规进行脑电图,肌电图检查,必要时还应进行乳突,颅骨X线摄片,头颅CT及MRI检查,以排除乳突及头颅疾患。有抑郁、焦虑等症状的患者需做心理测试,系统评估患者的精神状况。可考虑生化全项检查,以排除钾、钙、铁等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面肌痉挛。
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及临床表现)
1. 多为中年后起病,女性多于男性(现部分文献表示发病无性别差异)。
2. 最早及影响最严重者为眼轮匝肌,逐渐影响到同侧面部的其他肌肉。
3. 表现为面肌不随意、阵发、节律性抽搐,严重时呈痉挛或强直性发作。
4. 情绪、劳累、精神因素等可使症状加重。
5. 可有数天至数月间隙期,间隙期内如正常人。
6. 神经系统检查除可有轻度面瘫外,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面肌痉挛的治疗
1. 药物治疗 :A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甲钴胺,谷维素等。B镇静药物:常用地西泮,劳拉西泮等。C抗惊厥药物:加巴喷丁等。D抗抑郁药物:常用黛力新。E.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片,双氢麦角胺等。
2. 理疗: 经颅磁刺激,中频,面神经局部热疗,超激光等,对部分患者有效。纠正患者体态,尤其是颈部的针对性治疗,如缓解颈部肌肉紧张,寰枢关节复位等。
3.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对合并睡眠障碍,抑郁、焦虑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4. 面神经阻滞 及射频治疗 ,可选择茎乳孔的神经阻滞及脉冲射频,也可采用面神经低温射频热凝(一般选择50℃)。
5. 肉毒素注射治疗: 治疗前应向患者告知,治疗后可能出现轻微面瘫,一般2-4周可恢复正常,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注射要点:于肌肉抽搐最严重的区域,每隔1-2厘米注射1U的肉毒素;需对称性注射,避免出现明显的肌力不对称;注射在皮下和肌肉内,不宜过浅或过深;因肉毒素起效较快,可于注射后观察10-15分钟,如有残余跳动,可再次注射;总量一般不超过30U,亦可一次注射观察两周后,如有残余面肌痉挛,再次补充注射治疗。
6. 脑部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有器质性病变者(血管或肿瘤压迫面神经),应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文章 骨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折磨老人?要“一击制敌”,治疗关键看这里
李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文章 怎样给大夫传清楚的片子?
李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文章 记住爱膝10句话,勤练护膝5动作,远离伤膝少烦恼!
李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走路时屁股到小腿疼痛,静止时无症状,黑白片子丢失,考虑腰椎或骨盆损伤。患者女性34岁
就诊科室:骨科
总交流次数:12
李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患者咨询骨折手术相关问题,包括手术必要性、对未来活动的影响、与打石膏的对比等。已做CT检查,需医生根据影像资料给出建议。患者男性61岁
就诊科室:骨科
总交流次数:36
李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患者坐月子期间长时间低头导致后脖子左侧疼痛并引发左侧后脑勺疼痛,经医生诊断为肌肉筋膜炎。患者女性28岁
就诊科室:骨科
总交流次数:30
李政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