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聚是中医学中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胀满不适等症状。积聚的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积聚的辨证需要区分积和聚的不同。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的特点,病程较长,病情深重,治疗也难;聚证则无明显积块,腹中胀气,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治疗较易。
其次,积证的辨证还需要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判断虚实的不同。积证病程较长,病程阶段不同,虚实也不同。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积块较小,质地亦软;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积块增大,质地较硬,形体消瘦,体质衰弱;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积块较大,质地坚硬,消瘦明显,机体虚衰。
积聚的治疗原则是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治疗。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为主,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重在活血。并要区分积证不同阶段,掌握攻补分寸。
积证可分为气滞血阻、瘀血内结、正虚瘀结3种:①气滞血阻。证见积块软而不坚,固定不移,胀痛并见,舌苔薄,脉弦,属积证初期。治宜理气活血、通络消积,方用金铃子散合失笑散。②瘀血内结。证见腹部积块明显,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纳减乏力,时有寒热,女子或见月事不下,舌质紫或见瘀点,苔薄边暗,脉细涩,属积证中期。治宜祛瘀软坚、兼调脾胃,方用膈下逐瘀汤,并可加入川楝子、三棱、莪术等增强祛瘀软坚之力。③正虚瘀结。证见积块坚硬,疼痛逐渐加剧,面色萎黄或黧黑,消瘦脱形,饮食大减,舌质淡紫,舌光无苔,脉细数或弦细,属积证末期。治宜大补气血、活血化瘀,方用八珍汤合化积丸。
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医宗必读•积聚》曾指出:“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治疗上始终要注意顾护正气,攻伐药物不可过用。
积聚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病因、病机、证型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恢复健康。
文章 中医视角下的止痛化癥颗粒:了解其功效与使用注意事项
生物医疗创新站
文章 探索小儿暖脐膏:中医视角下的儿童健康守护者
医学奇迹见证者
文章 儿童腹痛的护理与治疗:小儿暖脐膏的合理应用
跨界医疗探索者
文章 安阳精制膏:传统中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生命之光传递者
文章 传统中药安阳精制膏:揭秘其成分与功效
健康饮食指南
湿热、虫积、积聚症状,寻求中医治疗建议。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2
腹部症瘕积聚,想了解穴位刺激疗法。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1
肠胃不适,听说“将军方”能调理肠胃,想了解其功能与主治。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4
疼痛、积聚症状,使用大血藤、蒲公英等中药治疗,担忧男性性功能影响。患者男性31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张学泰
副主任医师
蒙阴县人民医院
腹部不适,月经不调,疑似子宫肌瘤。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34
洪哲
主治医师
泌尿外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李小龙
副主任医师
中医儿科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章敬东
副主任医师
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