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陈思林

癌症防治,日常生活可以做什么?

癌症防治,日常生活可以做什么?

虽然全球肿瘤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肿瘤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中低收入国家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生物性致癌因素是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物性致癌因素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的感染,各种致癌微生物及其代谢的产物对宿主靶组织的长期、慢性的累积刺激可导致肿瘤的产生。据统计,全球新发肿瘤患者中大约有17%是由感染性疾病所致,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高达26%。
目前已经证明有三十余种病毒和肿瘤相关,最常见的致癌性感染包括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导致宫颈癌、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HCV)导致肝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导致卡波氏肉瘤、EB病毒导致鼻咽癌、淋巴瘤等。

有十余种霉菌可能引起癌症,霉菌产生的毒素有很强的消化道致癌或促癌作用,其中以黄曲霉素致癌能力最强,以白地霉菌毒素的促癌作用最强,另外幽门螺杆菌(Hp)也是导致胃癌等疾病的重要因素。

一些寄生虫如中华分支睾吸虫与原发性肝胆管癌的发生有关,血吸虫病与大肠癌密切有关等。

中低收入国家因为经济欠发达,卫生条件、生活条件较差,面临感染性疾病相关肿瘤的威胁仍然非常巨大,如果能有效预防上述治病生物的感染,可以减少近五分之一的癌症发病。

1,HPV感染

目前已经十分明确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因素。HPV16和18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另外,HPV感染不但与宫颈癌息息相关,也与其他生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直肠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宫颈癌是可通过简便方法早期诊断的肿瘤,其早期治愈率非常高。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查同时检测HPV,漏检的概率很低。研究显示仅单次检测HPV即可显著降低检出宫颈癌中晚期患者的比例和宫颈癌的死亡率。

预防性HPV疫苗的面世,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了新希望,对HPV易感人群注射宫颈癌疫苗,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目前国内已经有HPV疫苗上市,这对我国宫颈癌防控具有重大的意义。

2,HBV/HCV感染
全球每年新发的70余万例肝癌患者中,约56%是由HBV和HCV感染所致,其中92%来自中低收入国家,这两种病毒的慢性感染与肝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广义上来说,HBV和HCV可认为是“致癌病毒”,因为这两种病毒最终导致的结局均是肝硬化和肝细胞肝癌。

针对HBV感染的一级预防就是乙肝疫苗的计划免疫,重点对象是新生儿和未曾接种的儿童,可扩大至乙肝人群,同时积极治疗慢性乙肝患者,对乙肝携带者定期随访发现早期肝癌。

针对HCV感染因为没有相关疫苗,只能筛查易感人群,治疗HCV感染患者并对他们进行定期随访发现早期肝癌。
3,Hp感染

Hp感染是非贲门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1994年,WHO就将Hp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流行病学研究表明,80%的非贲门胃癌是Hp感染所致;与非感染者相比,Hp感染者胃癌发病风险增加2倍。

一般认为Hp感染导致慢性胃炎发生,进而在Hp感染及环境因素的长期共同作用下,发展为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胃癌。

Hp感染还可导致B细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根除Hp可缓解这类淋巴瘤。大量研究证实,根除Hp可防止甚至逆转胃癌癌前病变。对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推荐进行Hp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也是Hp高感染率国家,Hp感染率在40%-70%,根除Hp可治愈消化性溃疡,改善慢性胃炎并防止癌前病变的发生,降低胃癌发生的危险。所以,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治疗Hp感染,并定期复查随访。

4,HIV感染

HIV感染者中,HIV相关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如卡波氏肉瘤(人疱疹病毒8型感染)、宫颈癌和结直肠癌(HPV感染)、非霍奇金淋巴瘤(EB病毒感染)、结膜鳞状细胞癌(HPV感染)和肝癌(HBV感染)。HIV感染者患肿瘤风险较高,主要是免疫抑制导致致癌病毒的复制增加。

卡波氏肉瘤是艾滋病患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第一个被发现与艾滋病相关的恶性肿瘤,可见于所有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HIV造成免疫系统功能进行性破坏,导致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所以,艾滋病患者出现肿瘤的几率显著高于普通人。

5,寄生虫感染

自从1898年日本首先报道血吸虫病合并直肠癌以来,关于寄生虫病与肿瘤的关系已受到普遍重视。寄生虫病长期寄居身体组织中,可以引起炎症反应与细胞增生,长时间慢性刺激可导致免疫功能降低,DNA甲基化损伤及其修复功能降低,染色体异常,最终诱发肿瘤。

其中,虫卵沉积是肿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除虫卵的机械作用外,其含有的吲哚、中性粒细胞刺激因子及多种抗原均可造成DNA损伤,可溶性虫卵抗原至少含有25-30种多肽,具有潜在的促癌作用。

寄生虫导致的肿瘤主要包括:日本血吸虫病与大肠癌、肝细胞性肝癌、胃癌;埃及血吸虫病与膀胱癌、宫颈癌;曼氏血吸虫病与脾滤泡性淋巴瘤;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阿米巴病与大肠癌;疟疾与Burkitt淋巴瘤;阴道滴虫病与宫颈癌等。在我国血吸虫病高度流行的浙江省嘉善县,大肠癌的发病率就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6,霉菌感染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易生长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量的繁殖。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身体上、衣物上都会繁殖大量的霉菌。食物和粮食如果存放不当,也会发生霉变,产生大量的霉菌和毒素

流行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已经证实人类某些肿瘤与某些霉菌毒素或霉菌有关,具有致癌潜力的霉菌在组织中持续存在对人体有致癌或促癌作用。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素与肝癌;白地霉、镰刀菌等与食管癌和胃癌;念珠菌与食管癌等。

预防生活中的上述生物感染,主要还是要靠个人思想上重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习惯。

生活中注意远离毒品,洁身自好,尽量避免使用血液等生物制品。

进行有创操作如拔牙、纹身、纹眉等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机构。
日常生活讲究个人卫生,尽量实行分餐制,不食用发霉食物,隔夜蔬菜等等。

只有从根本上避免感染上述致癌微生物,才能有效地预防感染相关癌症的发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肿瘤标记物异常,需要担心吗?怎么办?

不论是肿瘤患者,还是经常进行体检的人,对于肿瘤标志物一定不陌生。肿瘤标志物常常因为其“名字”而引诸多恐慌,如果看到肿瘤标志物的数值超过参考值,患者会担心是不是肿瘤复发了,非肿瘤患者会觉得是不是得肿瘤了 。 下面总结一下大家常见的疑问。 1.肿瘤标志物超出参考值,是肿瘤复发/得肿瘤了吗?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是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能够帮助进行肿瘤筛查、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疗效以及检测肿瘤复发。 虽然,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有一定提示作用,但一次超过参考值,并不能说明肿瘤是否发生或复发,只有多次的动态监测结果才能被称为“有意义”,在检测病情时联合影像学检查会更全面,如果要确诊,病理结果才是“金标准”。其次,这些“标记物”也可能源于正常的细胞表达,正常人,这个标记物数值也不会为0。 所以,肿瘤标志物并不能为肿瘤是否发生或复发等给出明确的答案,一定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和病理结果才能得出结论,所以如果肿瘤标志物超出参考值,不必先心神不宁,及时复查或者肿瘤科医生咨询才是应该做的事。 2.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最常见、最广谱的肿瘤标志物 CEA,癌胚抗原,是个很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适用于结肠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卵巢癌、子宫癌多种肿瘤,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或者检查肿瘤标记物的体检人群都会查这个肿瘤标志物,这个指标虽然无诊断价值,但有助于检测多种肿瘤的复发、转移,判断预后,尤其是明显升高的时候,需要高度重视。 一些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少量CEA,此外吸烟人群的CEA也会略微升高,还有一些良性疾病也会导致CEA升高,因此CEA升高不一定就是肿瘤复发。但如果CEA呈几百、上千的升高,一定要警惕。 3.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CEA,上文提到的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对肺腺癌有较好的敏感性。 SCC,鳞癌抗原,用于检测鳞状细胞癌,常用于肺鳞癌的检查等。 Cyfra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是非小细胞肺癌最有价值的血清肿瘤标记物,其对鳞癌的敏感性也较高。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是监测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都相对较高。 proGRP,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同样是是小细胞癌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常常与NSE联合用于小细胞肺癌的监测。 4.消化系统肿瘤常用标志物 AFP,甲胎蛋白,是目前最常用、最佳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诊断标志物。AFP显著升高一般提示原发性肝癌,但未发现与肿瘤大小、恶性程度有相关。此外,生殖细胞肿瘤,妊娠时也会升高。 CA724,胃癌相关抗原,是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肿瘤标志物之一。 CA199,是公认的最重要的胆管癌肿瘤标志物,对于胆管癌的诊断价值较高;同时,也是胰腺癌敏感标志物,有助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CA242,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经常异常增高,特别是在胰腺癌、结直肠癌中,对结直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 CA50,是一种广谱肿瘤标记物,主要用于胰腺癌、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的辅助诊断,其中胰腺癌病人升高明显。这个标记物相对缺乏特异性。 5.乳腺癌常用肿瘤标志物 CA153,是由肿瘤细胞分泌入血的一种乳腺癌相关抗原,一般不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在乳腺癌中晚期及术后复发、转移的过程中,价值较为突出。 6.女性肿瘤常用肿瘤标志物 女性体检,可以参考选择下列标记物哈~ CA125,与其他卵巢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相比,CA125具有更高的临床使用价值,HE4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卵巢肿瘤标志物,两者常联合使用。 SCC,上文提到的SCC对于宫颈癌的诊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与其他肿瘤一样,用于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也常常是多个连用,比如与CA125、CEA、CA199等联用。 7.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是目前被广泛用于临床的前列腺癌肿瘤标志物。 膀胱癌肿瘤标志物 NMP22,系核基质蛋白, 可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依据,但临床应用减较少。 上述只提到了某些肿瘤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实际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会更多。 此外,肿瘤与肿瘤标志物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不是说某个肿瘤标志物只对应某一种肿瘤,而且肿瘤标志物也不只存在于肿瘤中,正常组织也会分泌,只是数量有所不同。因此,针对某一种肿瘤,在临床上一定会选择多个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南充市中心医院

157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溃疡,会癌变吗?如何早期发现胃癌?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而得名,其约占消化道溃疡的99%。   消化性溃疡为一种常见的良性疾病,呈世界性分布。有资料统计,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青壮年,胃溃疡的发病年龄较晚,平均较十二指肠溃疡晚10 年左右,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约为胃溃疡的3 倍。 一般认为胃溃疡有一部分会发生癌变,而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不会。 一.消化性溃疡大部分可治愈   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大部分可治愈;约10%-15%的人并无症状发作,而多数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即:慢性、秋冬和冬春之交周期性发病的节律性上腹痛。 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节律性空腹痛,而胃溃疡常为餐后痛。部分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而以大出血、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 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检查便往往可以确诊,而以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抗生素等联合的内科治疗可使大部分病人获得痊愈。 二.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确认为癌前病变 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男性,反复发生且久治不愈的溃疡,对这种溃疡要高度警惕。其实临床上对于所有的胃溃疡都要进行病理活检,一定要排除癌变以后才能进行抗溃疡治疗,以防误诊及延误病情。再者,胃溃疡治疗后还要进行复查,以观查溃疡的愈合情况即变化,调整治疗措施。   十二指肠溃疡几乎不会发生癌变,但反复发作的胃溃疡目前已被许多专家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据我国文献报道,5%左右的胃溃疡可以发生癌变,这个数字目前有增高趋势,有统计最高达29.4% 的胃癌来自胃溃疡的恶变。 研究发现,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占胃溃疡发病人数的5%~10%左右。一般来讲,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多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化生、不典型增生,随着时间的延长,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 癌变一般发生于溃疡的周围黏膜,这些部位的黏膜在溃疡活动时发生糜烂,经反复破坏和再生的刺激可发生恶变。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检查方法的进展,发现局限于黏膜的早期胃癌可以发生糜烂和溃疡,其组织面可以被继发性消化性溃疡所改变,这些癌性溃疡可以像良性溃疡那样修复,而且溃疡和修复可反复出现,病程因此可延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所以对胃溃疡应高度重视。 三.胃溃疡发生恶变的些信号 1.疼痛性质和规律发生改变。 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呈烧灼样或钝痛,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出现,以后逐渐减轻。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变为不定时发作,或成为持续性隐痛,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  2.用抗溃疡药物无效: 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效果变得不明显,甚至无效,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  3.进行性消瘦病人: 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及进行性的 消瘦,体重减轻,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  4.出现呕血和黑便: 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并且发生严重贫血,这些现象均表明,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 5.腹部出现包块: 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但是如果发生癌变,溃疡就会变大、变硬,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包块质地常较硬,呈结节状,不光滑。 6. 年龄45岁以上,既往有溃疡病史,近期症状反复,如打嗝、嗳气、腹痛、且伴有消瘦者。 7. 大便潜血阳性: 反复阳性,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8.其他: 胃手术后5 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症状,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胀闷、嗳气、不适、乏力、消瘦等。 四.胃溃疡的发病诱因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明了,但已经明确的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抗血栓药物,以及胃酸分泌过多、遗传因素、心理和情绪波动、饮食的无规律性、嗜食零食、吸烟、饮酒、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肺气肿和乙肝等慢性疾病也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有一定关联。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 Marshall和Warren因1983年成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并提出其感染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起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2.药物及饮食因素: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易致此病发生,此外长期吸烟,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似亦有一定关系。 (1)各种阿司匹林制剂: 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引起胃痛及不适,严重者可有呕血、黑便等,胃镜检查可发现胃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形成。 (2)激素替代药: 消炎痛和保泰松这类药物属激素替代药,对胃黏膜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可导致急性胃溃疡。 (3)解热镇痛药: 如A.P.C,扑热息痛,去痛片以及感冒通等感冒药。 3.胃酸和胃蛋白酶: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性因素。所谓“无酸无溃疡”。 4.应激精神因素: 急性应激可引起应激性溃疡。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消化性溃疡。 5.遗传因素: 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综合征中,如多发性内分泌腺腺瘤I型、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等,消化性溃疡为其临床表现一部分。 6.胃运动异常: 部分胃溃疡患者存在胃运动障碍,如胃排空延缓所致胃酸分泌增加和十二指肠-胃反流所致胆汁、胰液和溶血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伤。 7.其他因素: 如I型单纯疱疹病毒局部感染可能有关。肾移植或免疫缺陷的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亦可能参与。 总之,溃疡是可以有效预防的,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合理服用药物,根除幽门螺杆菌,把胃镜检查作为常规体检项目; 一旦发生溃疡,要积极规范治疗并定期胃镜复查(即使溃疡痊愈也要定期复查),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癌变发生。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南充市中心医院

157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癌症病人,应该如何吃?

肿瘤患者膳食指导原则 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保持适宜的、相对稳定的体重。 食物的选择应多样化。 适当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性食物。 多吃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限制精制糖摄入。 肿瘤患者抗肿瘤治疗期和康复期膳食摄入不足,在经膳食指导仍不能满足目标需要量时,建议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关于食材选择 (一)谷类和薯类 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成年人每天摄入200g~400g为宜。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注意粗细搭配。 (二)动物性食物 适当多吃鱼、禽肉、蛋类,减少红肉摄入。对于放化疗胃肠道损伤患者,推荐制作软烂细碎的动物性食品。同时应增加白肉,减少红肉的摄入。 日常生活中,可以简单地大致分类如下:四条腿的动物如猪马牛羊是红肉,两条腿的动物如鸡鸭鹅鸟是红白相间,没有腿的动物如鱼是白肉。 加工肉制品如香肠,腌肉,火腿等统称为加工肉,加工肉与红肉的作用相似,可归属于红肉范畴,也会提高多种肿瘤的发病率。 猪肉、酒精等都会提高多种肿瘤的发病率 (三)豆类及豆制品 每日适量食用大豆及豆制品。推荐每日摄入约50g等量大豆,其他豆制品按水分含量折算。 (四)蔬菜和水果 推荐蔬菜摄入量300g~500g,建议各种颜色蔬菜、叶类蔬菜。水果摄入量200g~300g。 (五)油脂 使用多种植物油作为烹调油,每天在25g~40g。 保健品可不可以吃? 过年期间难免会收到很多亲朋送来的保健品,这些保健品能不能吃呢?需不需要自己去购买服用呢? 普通的如“蜂蜜、脑白金、核桃粉等”,贵重的有“虫草、燕窝、阿胶等”,这些属于食疗的范畴,可以服用;但没有必要自己去购买服用,平时注意饮食均衡,补充微量元素即可,况且一根虫草发挥的功效也是微乎其微,如果想靠这些来补充营养,就像是冬天拿毛爷爷来烤火。当然,如果你是土豪,那当我没说。 但是对于其他组成复杂或是很多叫不出名字的保健品,大家需要谨慎对待,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保健品都是未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有待考究。 在各路营销中,那个最开始「可能有效」的作用却一直被夸张地宣传为「科学研究发现它有 XX 功效」。有人觉得服用保健品后,身体的某一方面得到改善,这种改善很有可能是保健品中添加了药物成分。 那么吃保健品对身体究竟会有什么影响? 吃了没用,但无危害,但是确是浪费钱,特别是对经济压力偏大的肿瘤患者来说。 添加药物成分,影响正常治疗。是药三分毒,如果你还在接受治疗,自己平时也在吃药,再加上保健品中的药物成分,就可能导致药物过量。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 过度把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耽误正常治疗。 总之,不建议大家平时自行购买保健品服用,如有亲友相赠,先经过自己主治医师的同意再进行服用,以最大化保证自己的安全。 需不需要忌口? 忌口的问题很受人们的关注,很多病人和家属经常向医疗专家询问这个问题,其实这个事情要从不同角度来看。 就目前的临床研究来说,能增加肿瘤复发和转移风险,需要绝对禁忌的包括以下:烟、酒、霉变食物、烧烤(火烧、炭烧)/腌制和煎炸的动物性食物。 而对常见的食物并没有特殊禁忌,至少目前尚未有大型研究报导,但是注意虽然没有绝对禁忌一说,但都有一个量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均衡饮食,营养全面。 甲状腺癌与乳腺癌的饮食问题 1. 甲状腺癌患者能吃碘盐吗? 能不能吃碘盐是甲状腺癌患者最常见的问题,大家都觉得甲状腺癌的发生与过度摄入相关;其实不然,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高与食盐加碘存在联系的推论依据尚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证据。 目前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癌。因此,我们提倡一个平衡的饮食,不要过量的补碘,也不要让碘缺乏,碘缺乏会引起很多疾病,也包括甲状腺癌,有两种类型甲状腺癌(滤泡癌和未分化癌)的发生也是和低碘有关系的。 有些患者认为甲状腺癌都是由高碘引起的,因此当患有甲状腺疾病特别是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后,十分注意饮食中碘的摄取,倾向使用无碘盐。鉴于目前大多甲状腺癌患者都处于富碘的地区,因此建议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适当低碘饮食,但对于处于低碘地区的患者,则无需常规食用无碘盐。 2. 乳腺癌患者能吃豆制品吗? 乳腺组织是雌激素的“靶”组织。身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过高,雌激素与孕激素的平衡失调,都会导致发生乳腺癌。 豆类富含黄酮类和以黄酮类为配基的糖甙等植物雌激素,已有研究显示可通过增加异黄酮的摄入降低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而作为雌激素拮抗剂,从而可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所以豆类不仅不会诱发乳腺癌,反而能降低乳腺癌的发病危险。 奶类与乳腺癌发生危险的关系,不同的研究报道,其结果也不一致。由于饲养原因,人体会通过牛奶摄入大量雌孕激素而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鉴于此,乳腺癌患者还是尽量少食用牛奶。此外口服含雌激素的药物、丰乳液及某些化妆品中的雌激素经皮吸收,都会对乳腺癌的发病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陈思林

副主任医师

南充市中心医院

15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