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周晓

(1)血脂异常的危害及处理策略

(1)血脂异常的危害及处理策略

现在大家健康意识增强,在体检中如果发现血脂异常,自己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标,如果置之不理,可能发生心梗等心血管事件。而对于那些 1 年内罹患过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患者,若未能有效干预,会引起复发,威胁健康和生命。

血脂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梗,这是条疾病的发展曲线。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会增加,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就是胆固醇水平异常。我们现在还做不到让人真的逆生长而减轻动脉硬化,但现在已经可以通过治疗让胆固醇恢复到年轻时的水平。

温馨提示:素食者同样会患高脂血症

说起“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大家都非常熟悉,而高脂血症则是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的一类疾病。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对于胆固醇来说,饮食的影响因素只占 30%,内环境的代谢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很多素食的人群也会出现高脂血症的原因。

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又称“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因,而心血管疾病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因此,防范心血管疾病需要减少“坏”胆固醇的产生。而对于已做过冠状动脉支架(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提前干预高血脂带来的复发风险十分重要。

据统计,中国心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已高达 2.9 亿,平均每年约 350 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高血脂是沉默的杀手,由于血脂异常不像测量血压一样简单,需要靠验血才能检查出来,且表现也比较隐匿,不像高血压病人通常有一些不舒服,头疼胸闷,很多人体检发现也不太重视。所以血脂异常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要更低。

对于多年血脂高尤其是 LDL-C 高的人,最可怕之处是,最后都会形成血管壁斑块甚至血栓,以致于发展成心梗、脑梗等疾病。故建议男性大于 45 岁、女性大于 55 岁,吸烟、肥胖者要重点关注血脂水平。LDL-C 每降低 1%,冠心病风险可降低 2%;而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则有可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研究发现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放置支架后即便接受指南推荐药物治疗,1 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仍然达到 13.7%,需要提前干预控制风险。医生提醒,中国 ACS 患者长期随访情况非常不理想,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差。

温馨提示:血脂降得越低,患者获益越多

“最新的研究表明,对于心血管的高危人群,血脂降得越低获益就越多。” 科学家表示越来越多循证证据支持,进一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心血管获益显著,特别是心血管的高危患者。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降脂治疗除了大家熟悉的他汀类药物,还有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治疗和 PCSK9 抑制剂类降脂药物治疗。 以前我们在使用他汀类药物降血脂的时候,会发现血脂降到一定程度就不再下降,而且副作用比较多,接着有了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于是我们将这两种药联合使用,但发现仍然有部分人群无法达标。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心梗和不稳定性心绞痛)这些极高危患者群体中,80%患者通过现有治疗无法充分控制其 LDL-C 水平。

这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采用降脂效果明显、不经血液吸收而副作用低的 PCSK9 抑制剂帮助这些患者。据悉,这种只需每两周一次进行皮下注射的治疗方式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达 61%。从药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般我们会建议患者降脂治疗一步一步的来,先用他汀类药物,不行再联合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最后再用 PCSK9 抑制剂。

温馨提示: 45 岁以上男性、55 岁以上女性要重视血脂水平

有些人认为高血脂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有的疾病,实际上很多人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很多年纪轻轻的人也会查出高血脂,所以生活中预防高脂血症是十分重要!有患者问: “那患者应如何管理?一般人又该如何预防高胆固醇的发生?” 医生建议,男性大于 45 岁、女性大于 55 岁,吸烟、肥胖者要重点关注血脂水平,患者要定期复查血脂,调整用药。

此外,科学家还强调,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最好调理胆固醇的方法。高胆固醇患者应注意控制体重,如有胸痛、牙痛等症状时别以为简单休息就好,这可能会诱发心肌、心梗,所以一定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目前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每年都在增加,一是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了,二是饮食习惯发生了改变,高胆固醇的病人数量随之增多。虽然不断有新的降脂药物为我们提供降脂的有力武器,但运动、饮食、体重控制也非常重要,先预防,在此基础上再去考虑药物。

最后温馨提示:(1)他汀类药物,(2)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3)PCSK9 抑制剂类降脂药物。 这三类药物要逐步使用。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五)手汗症术后注意事项

手汗症术后要注意什么呢? 1. 术后饮食无特殊要求,绝大多数患者术后6h均可起床活动。 2. 出院后1-2天内即可正常工作学习了。 3. 术后两周上肢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影响伤口愈合。 4. 注意休息,双侧术口敷料出院3-5天后可自行撕掉,如干爽则不需换药。术后可洗澡,但1周内手术伤口避免接触水,术后1周左右返门诊复查。 5. 术后可能出现胸前后或伤口疼痛,主要是由于术中胸腔镜戳孔对肋间神经的刺激或轻微损伤肋间神经引起的放射痛,多数患者可忍受。 术后采用放松训练 、注意力分散法等方法对减轻疼痛、增强患者舒适感 、促进恢复具有较好 的效果。必要时可给予药物止痛 。 由于胸腔镜交感神经切断术切口小,术后切口疼痛轻微,但可出现胸背部/腰部疼痛,这是正常现象,不要过度紧张,如疼痛轻微,一般无需使用镇痛药,出院后如有疼痛明显,可以自行药店购买止痛药(比如芬必得缓释胶囊),可根椐自身疼痛情况适量服用,不必忍痛。女性朋友建议不要穿太紧的内衣,以免压迫伤口疼痛。 6. 术后一周内可能出现体温升高至38度左右,这是血液循环改善的正常现象,如无头痛等感冒症状,可不必担心,一周后会恢复正常。 7. 术后十天左右拆线(应用普通缝合线),如担心疤痕大,可在拆线后使用去疤痕产品;现在我科常规采用美容缝合线,切口可达到医学美容的要求(术后20天基本看不见),而且无需拆线。 8. 部分患者术后3-5天内手、脚可能会再次出汗,可能出现胸腹背臀腿部出汗增多,这是神经调节代偿性的表现,一般7~14天可逐渐稳定并消失,不必担心。手汗症手术在根治手汗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改善脚汗的问题,如果14天后脚汗仍多,则表明脚汗手术效果不明显。 9. 术后少于1%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较多的转移性多汗,要多考虑手出汗带来的不便,身体其他部位代偿性多汗相对困扰较少,一般情况下在正常接受范围。 10. 冬天如手干燥,可以外用尿素乳膏,每天2次;注意保湿,晚上睡觉时间给双手套保鲜袋/一次性塑料手套。 温馨提示: 欢迎手汗症患者到我院心胸外科接受单孔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汗症。 周晓医生门诊时间:每周三上午。 周晓医生门诊地址:门诊大楼2楼B区12诊室,心胸外科门诊。 心胸外科住院部地址: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3号楼9楼。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地址: 安徽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678号。

周晓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474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肺结节患者应该看哪个科室医生

因为肺结节有一部分是早期肺癌,所以应该积极应对。 早期发现肺结节,可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液体活检技术、肺癌抗体项目,帮助各级医生去鉴别哪些肺结节需要临床干预、哪些肺结节疑似早期肺癌、哪些疑似早期肺癌的病人需要请胸外科医生手术治疗。 其实不仅仅是晚期肺癌的病人需要多学科综合治疗,早期的肺结节也需要多学科、跨学科诊断与治疗---MDT(多学科会诊)。胸外科、影像科、呼吸科、肿瘤内科都要共同参与到肺结节患者的诊疗中来。 如何给肺结节患者提就诊建议? 现在CT的分辨率非常高,0.5cm以下的微小肺结节很容易被发现。这些微小肺结节绝大部分是良性的病变,恶性的病变非常少。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让病人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 如果它是恶性的病变,长到一定的程度,一定能够辨别得非常清楚,这时候再对它进行干预也不晚。它早期的发展非常缓慢,甚至有一些良性病变的肺结节长到一定时候就会消退,甚至消失。 发现小的肺结节,可以找胸外科医生,他会判断是否有手术指征,是否需要进行手术干预;也可以找影像诊断科医生,他会诊断肺内小结节到底是什么形态,做出影像诊断,有助于外科医生做出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外科干预。 还可以找呼吸科医生、肿瘤内科医生,如果医生认为需要进行干预,就会建议患者做适当的干预,如果医生认为只需做长期的随访观察,就不必过度担心。

周晓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46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患者慎重食用的6种食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和积极治疗同等重要,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更要进行控制,有一些食物是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去吃的。这些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去吃的食物,在生活中很是常见,甚至还是许多人的心爱食品。不管怎样想要控制好血压,就要远离这些食品,不能受这些食物影响。 得了高血压,这 6 种食物要远离 各种酱类 各类腌制食品 肥肉等高脂肪食物 虾米 动物内脏 甜品 1、各种酱类:现如今有很多种类的酱,可供大家选择,不管是香菇酱还是牛肉酱,还是单纯的辣椒酱,都非常的好吃。这些酱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把它放进菜里,风位各有不同。虽然这种食物非常的好吃,但是这些食物含盐量是很高的,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非常的不友好,生活中尽量远离酱类的食物,如果吃,要少吃一些,只吃一口就行。 2、各类腌制食品:各种各样的腌制食品也是人们饭桌上经常出现的食物,这种食物也是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去吃的。腌制食物在腌制的过程中会放大量的盐,自己腌制的食物还好,不会有太多的食品添加剂,带包装的除了盐分超标以外,食品添加剂也是健康隐患。 3、肥肉等高脂肪食物:高脂肪食物也是不适合高血压患者去吃的,最为常见的就是一些肉的肥肉部分。这些食物当中脂肪含量很高,如果高血压患者经常吃,会让血管硬化的速度加快,甚至会让血管堵塞,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偶尔吃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经常吃。 4、虾米:虾米这种食物是比较常见的三高食物,虽然钙的含量很高,但是钠的含量也很高,胆固醇也高。而且虾米当中的钙的含量虽然高,但是不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并不是最佳的补钙选择。如果高血压患者经常吃虾米,不仅会让血脂、血压升高,而且还会形成脂肪肝等疾病,不利于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 5、动物内脏:动物内脏虽然很有营养,但是它是胆固醇含量比较高的食物。高血压患者长时间的吃动物内脏,虽然营养得到了补充,但是血管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容易出现冠心病、心梗等方面的疾病,严重危害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有些高血压患者。还有痛风的情况,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容易让患者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的情况。 6、甜品:甜品是一种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食物,但是高血压患者是不适合常吃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经常吃甜食会摄入更多的糖分,糖分如果没有办法消耗就会堆积成脂肪,就会让人的血脂升高让人变得肥胖。高血压患者如果变得肥胖,会增加一些疾病的风险,尤其是一些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一定在饮食上有自己的原则,千万不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控制血压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并不是吃降压药就能够解决的事,在生活中同样要自律。

周晓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1460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