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如何补钙?
发表人:
余志敏
阅读量:
1324人
骨质疏松患者在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同时,还要根据维生素 D 水平决定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 D。补充维生素 D
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口服含有维生素 D 成分的药物,另一种是晒太阳。在门诊,我们通常嘱咐患者口服用药之外,还会建议他们多晒晒太阳,今天,就诊室里经常会被问到的几个问题。
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 D 吗?
人体内源性维生素 D 约 80% 在皮肤表皮合成,仅 20% 从食物中摄取。在中波紫外线 UVB 的作用下,皮肤中
7-脱氢胆固醇经非酶光解反应转化为维生素 D,由皮肤进入血循环。维生素 D 在肝脏 25-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
25-(OH)D₃,进而在肾脏 1α-羟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 1,25-(OH)₂D₃,其为维生素 D₃
的活化形式。另外,我们吃的谷物含有麦角固醇,其被人体吸收后也要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转变成维生素 D₂。由于维生素 D₃ 和维生素 D₂
是骨骼代谢的重要物质,能够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并促使骨骼的形成,所以说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 D,还可以补钙,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
晒几点钟的太阳?
晒太阳的时间有讲究,一天之中,有两个时间段最适合晒太阳,第一个时段是上午 9 时到 10 时,第二个时段是下午 4 时到 5
时,在这两个时间段,紫外线中的 A 光束较多,这时是储备体内维生素 D
的大好时间。不过,「最佳日晒时段」的概念并不完全可靠,用「影子原则」来选择晒太阳的时间段更简单、有效 —— 当影子的长度短于身高时不宜出来晒太阳。夏季时因紫外线较强,选择清晨或者傍晚阳光不太强烈的时候进行户外运动。
晒哪些部位?
有专家指出,躯干部皮肤对日晒的敏感性高于四肢,上肢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下肢,肢体屈侧皮肤的敏感性高于伸侧,头、面、颈部及手、足部对紫外线最不敏感。因此,我们可以选择敏感性差的部位充分暴露,夏季穿短袖短裤,冬季暴露头面颈部即可,而敏感性高的部位适当涂抹防晒产品,以防晒伤皮肤。戴墨镜可以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眼睛损伤。
晒多久?
冬春季,将面部和双上臂暴露于阳光下 10~30 分钟,而夏季由于紫外线较强,裸露部位较多,接受太阳直射 5~10 分钟,每周 2~3
次就能让身体产生足够的维生素 D。绝大多数人每天在阳光下晒 10 至 20 分钟即可,儿童短些,老人长些,但一般都建议控制在 30
分钟内。在高海拔及长期低度缺氧环境下生活的人群需延长日晒时间,每天 30 至 60 分钟。
隔着玻璃晒太阳有效吗?
隔着玻璃晒太阳会大大降低补钙效果,因为中波紫外线 UVB 的穿透性比较差,一张纸都能将 UVB
阻隔开来,何况是厚厚的玻璃。普通白玻璃大概可以透过 9% 的 320 nm 以下的紫外线,而单银低辐射中空玻璃的透过率基本上是
0%。因此,在家中隔着玻璃晒太阳几乎是无效的,因为中波紫外线的透过率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影响人体合成补钙所需的维生素 D。
晒太阳的最佳地点是户外,因各种原因必须在室内晒太阳,也一定要打开窗子,让阳光直接与皮肤接触。
怎么晒才能避免晒黑、晒伤?
晒黑皮肤的是长波紫外线 UVA,UVA 被称为「室内紫外线」,能透过玻璃折射进室内,遮阳伞、帽子、衣物也都不是它的对手。
当阳光照射皮肤时,其可活化位于表皮基底层内的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中含有色素颗粒,在酪氨酸催化下生成黑色素蛋白,酪氨酸酶将其转移至角质细胞,黑色素蛋白转移入角质细胞越多,皮肤就越黑,又因为
UVA 可深入肌肤真皮层损伤胶原和弹力纤维,也会造成皮肤老化。
皮肤为什么会晒伤?
晒伤皮肤的是中波紫外线 UVB,UVB 则被称为「户外紫外线」,遮阳伞、帽子、衣物、玻璃都会阻隔一部分的
UVB。由于其活性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但需要强调的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
D
的也是中波紫外线UVB。短时非敏感部位暴露在阳光下是皮肤安全的,一定不要长时沐浴在阳光下,所以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合适的部位、合适的时长才能避免皮肤晒伤晒黑。还有人担心晒太阳多维生素
D 会过量,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日光暴露下合成的维生素 D 是由体内自主按需合成的,不会导致过量或中毒。另外,浅肤色比深肤色的人合成维生素
D 多,因为深色皮肤尤其是黑色皮肤能阻挡紫外线进入皮肤真皮层,影响维生素 D 的合成,深色衣服能防晒也是这个道理。
小结
维生素 D
被称为「阳光维生素」,人体在晒太阳时即可合成,具有维护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作用,并在保护心脑血管健康、防癌抗癌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巧用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免费资源
—— 太阳光,来赶走疾病。
现如今坐办公室的人群越来越多,晒太阳不止局限于老年人和儿童,骨质疏松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中青年人也要加入到晒太阳的大军中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接种新冠疫苗的常识问题
禁忌症 以前接种本疫苗出现过敏者。 严重慢性病、过敏体质者。 发热或急性疾病期患者。 患有血小板减少症者或出血性疾病患者。 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 未控制的癫痫和患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 孕妇。 注意事项 新冠疫苗接种时若患有轻中度急性疾病,无论是否有发热症状,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对新冠疫苗成分有过敏史,不建议接种疫苗。 对于正在或近期使用过任何其它疫苗或药物,包括非处方药,一定要在接种前告知医生,以防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接种完成后应留下观察至少 30 分钟再离开,观察期间或回家后出现不适,尤其是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心跳加快等严重不适时,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针对性治疗。 接种新冠疫苗部位应保持清洁,不建议当天洗澡,以防受凉引起不适或造成注射部位感染。 理论上,接种新冠疫苗没有严格的饮食禁忌,但一般不建议饮酒,以防酒后不适,掩盖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贻误治疗,甚至还会对接种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不良反应 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样,或多或少会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的,只是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反应不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属于异体血清,接种后轻症不良反应有可能会出现接种部位的红肿、疼痛、瘙痒、皮疹等,严重的会出现胸闷、气短、血压下降、喉头水肿、晕厥。 严重的不良反应一般发生在接种后 30 分钟内,这就是为什么接种完新冠疫苗后,必须在留观室观察,最少 30 分钟。
余志敏
主治医师
余干县鹭鸶港中心卫生院
143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咳嗽的源头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经常碰到患者就诊时说,我用了很多止咳药物,但咳嗽仍然止不住,不行就给我打点滴用消炎药吧。很多医生有时候也迫于患者的急迫要求,使用各种口服止咳药物,或配合静脉输注抗生素,希望能尽快缓解病情。但是我们都知道,任何疾病的治疗,基本原则都是先找原发病,尽量对因治疗。如果没有病因,或者症状严重,此时才考虑对症治疗。 咳嗽的分类与原因 1. 急性咳嗽(持续<3 周 最常见的病因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其他原因包括基础慢性肺病急性恶化、肺炎和肺栓塞。急性咳嗽往往都有相应的相对容易诊断的原发疾病,可以结合其他表现,通过化验,影像学检查等来确定病因,进行相应治疗。一般原发病控制以后,急性咳嗽会有明显好转,此时一般不推荐直接使用止咳药物。 2. 亚急性咳嗽 (持续 3-8 周) 和慢性咳嗽 (持续>8 周) 这两种是比较麻烦的,因为患者已经做了 CT 等相关检查,没有明确病变,并且基本上使用过抗生素、化痰药、各种止咳药物等但效果都不理想。 持续性咳嗽的特异性治疗 特异性治疗:处理持续咳嗽患者的首要任务是确定病因,以便针对基础病因进行治疗。 1. 对于个人史或家族史提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UACS) 患者: 推荐使用用鼻内糖皮质激素 (GC,如布地奈德,辅舒良,内舒拿)治疗,而非口服抗组胺药(常用的有扑尔敏,开瑞坦)(Grade 1B)。也可采用鼻内 GC+口服抗组胺药的联合治疗作为替代方案,尤其是存在重度症状的患者。 2. 对于没有特征提示特应症的疑似 UACS 患者: 建议采用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如扑尔敏)进行经验性治疗,而非第二代抗组胺药 (Grade 2B)。也可采用第一代抗组胺药鼻内给药作为替代。加用口服减充血药伪麻黄碱可能有额外获益。 3. 由疑似咳嗽变异性哮喘导致的亚急性或慢性咳嗽患者: 推荐常规使用吸入性 GC(布地奈德等)+按需使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万托林等),而非单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 (Grade 1B)。也可采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LTRA)+按需使用短效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的联合治疗作为替代方案。 4. 疑似存在胃食管反流所致咳嗽的所有患者: 建议其改变生活方式。推荐使用抑酸药物尝试经验性治疗,而非直接检测有无胃食管反流 (Grade 1B)。常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 5. 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咳嗽且临床特征提示为 UACS 的患者: 建议口服第一代口服抗组胺药治疗,而非第二代抗组胺药 (Grade 2B)。加用口服或鼻内给予减充血剂可能对某些患者有益。 6. 应用 ACEI 时发生慢性咳嗽的患者: 停用 ACEI,而非尝试用其他药物抑制咳嗽 (Grade 1C)。这种咳嗽通常在几周内消退,但偶尔可能持续最长达 4 个月。 持续性咳嗽的非特异性治疗 1. 不能确定其咳嗽病因、没有特异性疗法或特异性治疗无效。使用用非阿片类药物 (右美沙芬) 治疗,而不是使用阿片类药物 (Grade 2C)。如果应用右美沙芬后咳嗽仍持续,可加用苯佐那酯。 2. 对于顽固性病因 (比如恶性肿瘤) 所致咳嗽患者、或经特异性治疗,和采用非阿片类药物的非特异性治疗仍持续咳嗽的患者,建议尝试给予阿片类镇咳药,如可待因和吗啡(Grade 2B)。 3. 对于上述措施都难治的咳嗽患者,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乐瑞卡)是替代的对症疗法。
余志敏
主治医师
余干县鹭鸶港中心卫生院
1415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宝宝的“命门”知道多少…
咱们都知道,宝宝的小头顶上,有一块软和和的地方,没有骨头覆盖,长大了才长结实,这就是囟门啦。 摸起来好脆弱,宝爸妈也挺上心。需要注意的问题:不到 1 岁就闭合了,有问题吗?和补钙有关系嘛?平时洗头、理发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因为长在头顶,让人不得不多操一份儿心,生怕出什么差漏。 囟门(xìn mén )是指婴幼儿颅骨接合不紧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前囟门位于前顶,呈菱形,约在出生后 2 岁以内闭合;后囟门位于枕上,呈三角形,约在出生后 6-8 周龄闭合。注意:当前囟门在 6 个月前闭合,或超过 2 周岁还没闭合,就需要到医院检查了。但是,这并不证明一定有问题,需要医生结合头围变化,综合判断。 过早闭合 小头畸形、脑发育不良,可使前囟门缩小近于闭合。出生时就可观察到异常。 过晚闭合 一般指小儿的前囟门在 1 岁半~2 岁仍尚未闭合,曾见过延迟至 3 岁仍未闭合的。过晚闭合与聪明无关,相反常常是疾病信号。 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这个病较为常见,因维生素 D 的不足,引起钙、磷代谢异常、全身骨质改变。头颅变化很显著,软化的骨质,用手指轻压时会稍内陷,松手又弹回,有手压乒乓球的感觉,所以也叫“乒乓头”。前囱门会过大或闭合延迟。 呆小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呆小病,也会前囟门闭合延迟。 脑积水:也会引起前囟门闭合延迟。 囟门到底是「摸得」还是「摸不得」? 事实上,囟门没有那么“脆弱”,它是颅骨尚未闭合的缝处,其表面是头皮,下面则是脑膜,其次是大脑和脑脊液。而将手轻放在囟门上所感受到的跳动,是脑脊液压力随着心脏搏动、血压变化而变化,与脉搏一致。所以,囟门实际上比看起来要坚实得多。外层的保护膜足以应付一般的触摸,因此家长对宝宝的日常照顾,比如冼头、理发是不会伤及宝宝的囟门哒~ 宝宝囟门竟是看病窗口? 各位家长可不要小看宝宝囟门~很多父母觉得囟门无非就是没有长全而已,起不到什么作用,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其实,宝宝的“囟门”并非一般的“窗口”,它实际是看病的窗口…… 1 囟门凸起 前囟门原本是平的,如果突然间鼓了起来,尤其是在宝宝哭闹时,并且用手摸上去有紧绷绷的感觉,同时伴有发烧、呕吐,甚至出现抽风,说明宝宝的颅内压力增高。通常,颅内压力增高是由于颅内感染所引起,宝宝可能是患了各种脑膜炎、脑炎等疾病。此时应送医做超音波检查,看宝宝是否有突发性的意识障碍或颅内出血,再针对宝宝的状况做处理。 2 囟门过度凹陷 如果囟门过度凹陷,可能是由于进食不足或长期呕吐、腹泻所造成的脱水引起的。当宝宝伴有严重腹泻、严重喂食障碍,且有眼窝凹陷、皮肤干、身体水份低、泪液、口水、排尿皆少,且严重脱水、前囟门呈蹋陷状时,宝妈们就得小心留意。但若孩子的活动力正常,前囟门有些微的凹陷是正常现象,妈咪不必过于担心。 总而言之,在宝宝囟门出现异常情况时,千万不要急躁,一定要先找原因,看看有没有先天性的异常或其它障碍,再针对病症做处理,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日常生活中家长该怎么保护囟门? 不要给宝宝使用材质太硬的枕头,如绿豆枕、砂枕,否则很容易引起宝宝头部及囟门变形。 保护好宝宝的头部,注意家中家具,避免尖锐硬角弄伤宝宝的头部。如果宝宝不慎擦破了头皮,应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秋冬季让宝晒 1-2 小时太阳,不过最好在早晨或黄昏前后抱宝宝出门,烈日直射囟门的行为必须拒绝! 囟门的清洗可在洗澡时进行,可用宝宝专用洗发液而不宜用强碱肥皂,以免刺激头皮诱发湿疹或加重湿疹。 清洗时手指应平置在囟门处轻轻地揉洗,不应强力按压或强力搔抓,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门处刮划。如果囟门处“乳痂”不易洗掉,可以先用麻油或精制油蒸熟后润湿浸透 2-3 小时,待这些污垢变软后再用无菌棉球按照头发的生长方向擦掉即可。
余志敏
主治医师
余干县鹭鸶港中心卫生院
1399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