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根尖囊肿,又根尖周囊肿,其实是慢性根尖周炎(包括根尖周肉芽肿,慢性根尖周脓肿,根尖周囊肿和致密性骨炎)的一个亚类。多由于牙髓炎未经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迁延不愈后发展成慢性根尖周炎而形成根尖囊肿。
病因:根尖周囊肿是由于牙齿根尖部的慢性炎症、肉芽组织的长期反复刺激,导致牙周膜内的上皮残余不断增生,增生的上皮团块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不断有液体渗出,逐渐形成囊肿,因其围绕在患牙牙根尖周围,故亦称为根尖周囊肿。(另外有一种情况,如果根尖肉芽肿或囊肿在拔牙后未予处理而继续残留于颌骨内而发生的囊肿,则称为残余囊肿)
临床表现:根尖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口腔检查可发现牙齿变色,牙齿叩诊可有钝痛感或无不适。由于无明显不适症状,有些患者甚至是在拍牙片或者全景片时无意中发现。若囊肿不断增大,迫使根尖周围骨质吸收,则在患牙根尖部黏膜可见半圆形隆起,扪之有乒乓感。
诊断:
- 病史,患牙可有自发疼痛病史,可有咀嚼无力或咀嚼不适等表现。
- 口腔检查可见患牙有龋洞或充填物,或者其他牙体硬组织疾病;冷热诊断试验无反应,牙髓活力测验无反应。
- X 线片(根尖片)检查,也是诊断根尖周囊肿最重要的依据:根尖周囊肿表现为根尖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减低透射影,边界可见清晰骨白线(需与其他亚类的慢性根尖周炎区别:慢性根尖周脓肿表现为边界不清,呈弥散性不规则形;而根尖周肉芽肿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呈圆形的密度减低透射影,无明显骨白线)。
治疗及预防:需完善的根管治疗+根尖囊肿刮治,依据囊肿大小,可选择在门诊局麻下刮除,但囊肿较大,涉及多个牙齿时需住院治疗。预防的话,首先是爱护牙齿,保持口腔健康;另外,发现牙齿问题一定要及时治疗,不要拖延,应尽量保持活髓牙,次之是保住自己的牙齿,最差的就是拔牙了。
其它:
- 根尖周囊肿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一个表现,就是这个“慢性”--缓慢生长,平时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疼不痒,所以它不容易被早期发现。往往它的发现都是个偶然,在做别的牙齿根管治疗或者拔智齿拍片子时被发现,如果能自己发现它就意味着它已经发展到特别大了,出现了面型不对称,颌骨被破坏的厉害出现了吸收摸起来有“乒乓球样感”。此时再细看,就会发现它附近的牙齿出现了变色、有龋齿或者外伤史,追问病史就发现会有化脓史或者反复肿胀的经历。
-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做 X 线检查时根尖周囊肿的表现,它呈现出圆形或者椭圆形,边缘清晰整齐,周围有一个白色的骨反应线。这也是我们确诊根尖周囊肿的一个重要临床依据。
-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治疗,直径小的根尖周囊肿,可以做完根管治疗后予以观察;直径大的既需要做根管治疗又需要做手术摘除囊肿。
定义:牙根尖周组织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称为牙齿根尖周炎。根尖周炎的病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牙髓炎未经治疗或者治疗不彻底,炎症坏死的牙髓组织经根尖孔向根尖周组织扩散而发展为根尖周炎,此为细菌性感染。另外,也可表现为非细菌性感染,比如当牙齿不慎受到急剧的外力撞击时,根尖周组织也受到猛烈的创伤而出现根尖周炎。
分类及症状:
按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分类,根尖周炎可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急性根尖周炎早期可表现为患牙轻度疼痛,此时患牙咬紧,疼痛可以暂时缓解,此时称为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随着炎症加重,患牙疼痛逐渐表现为自发性、持续性,甚至出现持续性跳痛,但范围较局限,患者能明确指出疼痛牙的位置,此为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如果此时不加以治疗,急性根尖周炎可发展为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一般无自发痛或疼痛较轻微,可表现为咀嚼不适或咬合无力、牙伸长感,叩诊时有异样感,抵抗力低下时可出现疼痛加重,即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多数患者可于患牙根尖区黏膜处瘘管,流脓后胀痛不适好转,但反复发作,这也是许多患者就诊时的主诉症状,“牙齿旁边长了脓包”。若仍不治疗的话,炎症可持续破坏根尖周围骨质,引起牙槽骨吸收,可表现为牙齿松动、咀嚼乏力或在牙槽骨有乒乓球感,或无不适,仅在拍 X 线片时才发现。
根尖周炎的危害
- 从以上的分类概述中,我们不难发现,根尖周炎的持续存在可破坏牙槽骨,引起根尖周脓肿或者根尖周囊肿。因此,根尖周炎的危害很大,它不仅仅在于牙齿,更在于破坏颌骨。
- 不同程度的牙齿疼痛,影响咀嚼、进食,甚至影响生活质量;
- 根尖周炎扩散至颌骨,在体弱和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颌骨骨髓炎,或者导致全身感染,后者较少见;
- 根尖周炎扩散至颌骨,破坏颌骨引起根尖周囊肿,需要手术治疗。
- 对于因创伤引起的无菌性根尖周炎,可不急于根管治疗,应予调牙合、注意休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牙髓活力,必要时再行根管治疗。除此种情况外,都应及时行牙齿根管治疗,减轻危害。
文章 口腔科之三叉神经痛
王波
住院医师
湘乡市人民医院
文章 口腔科科普之多形性腺瘤
王波
住院医师
湘乡市人民医院
文章 牙周炎
王波
住院医师
湘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