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医生

田颖

吃过三七放下西药?三七粉真能活化血管吗?

吃过三七放下西药?三七粉真能活化血管吗?

很多老年朋友家中都常备三七粉“活化血管”,但是,三七粉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它真的适合所有人吗?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三七粉那点事儿。

 

 

三七粉有何“过人之处”?

 

众所周知,三七是味中药,主要作用是活血止血、化瘀消肿。

 

古代“金创药”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除了外伤止血和治疗出血后血肿化瘀外,还可以用于治疗内脏器官的出血,如鼻血、便血等,在《本草纲目》、《圣济录》等我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中都有介绍。

 

很多药厂将中药三七的成分提取做成粉末,就成了我们常说的三七粉。

 

三七粉

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吗?

 

既然三七粉可以用于清除血淤,而现在西医大夫所讲的在心血管里堵着的“血栓”是不是也可以通过三七的“化瘀”效果去除呢?

 

听上去好像颇有道理,其实,这样的说法是片面的。

 

三七粉确实具有活血作用,但是它的活血作用是针对于“止血”来讲的,简单来说,三七的活血作用在于在止血的同时,不至于使血液停滞而出现淤血。所以,只提活血而不提止血,等于“以偏概全”。

 

就拿我们大家都熟悉的高血压来讲,它的形成不仅仅是“血瘀”这一个原因,是血栓、血管壁变化等等原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疾病。

 

所以,单纯活血化瘀的三七并不能对诸如此类的心血管疾病起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疗效果。

 

可我吃了明明有效果?

 

说到这儿,很多患者朋友不禁要为三七“抱不平”:吃了一段时间的三七,感觉身体各方面都有改善了,怎么能说没用呢?

 

在这里告诉您,您认为的三七起效了,其实不是因为三七的“化瘀”作用,而是因为它内在的活性成分起效了

 

三七和人参、黄芪一样,含有一种叫做“皂苷”的成分,这个物质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俗称“北人参,南三七”。所以说患者朋友们服用三七后感觉有所改善,更多的是皂苷的原因。

 

吃错“土三七”伤肝!

 

而且,挑错了三七,可能还会出大事!

 

王大爷听广播的时候听闻可以用三七粉活血化瘀,可以通过泡酒、代茶饮的方法治疗脑中风,于是自己去买了三七粉喝了一段时间,结果最近却发现全身皮肤发黄,变成了“小金人”。

 

去医院抽血化验后发现王大爷的转氨酶、胆红素都比正常人高了几十倍,肝功能受损严重,再不治疗就要危及生命了!

 

 

医生拿来他的三七粉一看,发现王大爷买成了“土三七”,土三七中含有一种生物毒素可以直接杀伤肝细胞,会使肝细胞逐渐坏死,最终导致肝衰竭。

 

通过今天的讲述,您明白了吗:

 

就目前而言,三七粉并不是卫生部发布的药食两用中药,所以并不建议患者朋友们自行服用三七粉。

 

更重要的是,虽然三七粉确实有活血化瘀的效果,但是它的主要作用还是止血、消肿去瘀。而且,由于大家对于中药的不熟悉,还有可能买成“土三七”,造成对身体的损害。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文章

文章 甲亢患者请注意,你的房颤风险又高了!

房颤还和甲状腺疾病有关系?是的! 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 甲减不会增加房颤风险,甚至理论上还可以降低房颤风险。 对房颤发病影响最大的是甲亢。 —————————————— “甲亢患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窦性心动过速,其次就是房颤。有症状的甲亢患者合并房颤的比例相当惊人:在 4.6-13.8%之间。无症状甲亢(亚临床甲亢,TSH低而T3、T4正常)患者的房颤发生率最高也可以达到 12.7%。甲亢患者发生房颤的风险与症状严重程度也是相关的, 有症状者的风险高于无症状者。” —————————————— 甲亢+房颤,我该怎么办? 甲亢、房颤,我都中招了,怎么办? 抗甲状腺治疗才是“治本”! 甲亢患者发生房颤后,心律转复并不是首要治疗目标,因为导致房颤发生的因素还持续存在,房颤极易复发。因此,转复房颤是“治标”,抗甲状腺治疗才居首要地位。 此外, 心室率目标不应低于60-70次/分(通过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地尓硫卓、地高辛等药物)。控制心室率也十分重要,因为适当范围内的心率增快可以保持高心输出量,从而维持甲亢导致的高代谢状态。 控制好甲亢,房颤也能好吗? 经过治疗,大约 76%甲亢所致的房颤可以自行恢复正常窦性心律,长期的随访也证实日后再次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也明显降低。越是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维持住正常心律的几率就越大。 通过药物治疗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通过电复律或导管消融恢复正常心律以后,远期预后并不会比没有甲状腺病史的患者差。研究还发现合并有甲亢也不会进一步增加房颤患者的血栓栓塞/脑卒中风险。 因此,对于患有甲亢的朋友们,无论有无症状,均应积极治疗使甲状腺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控制好甲亢,房颤也会离您越来越远。 此外,还要积极处理其他心血管疾病的诱因,最大限度地减少房颤的发生。

田颖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22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吸烟还能让心脏“打哆嗦”?

众所周知,吸烟可以增加肺癌、冠心病等的风险,但您可能不知道,吸烟也是房颤的帮凶之一。 2011年美国的一项研究首次发现吸烟会增加心房颤动的风险,这项研究涉及1.5万名45岁至64岁的成年人,研究人员对被调查对象进行了平均13年的跟踪调查,其中被调查的对象中共有876人患上心房颤动。 研究人员对比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患心房颤动的几率后发现,与从未吸烟的人相比,曾经吸烟但后来戒烟的人罹患心房颤动的风险要高出32%,现行吸烟者患房颤的风险则是不吸烟者的2倍。 1, 5 月 1 日 答案是肯定的!一项评估房颤患者戒烟后长期预后的研究指出,在40岁前戒烟可降低由吸烟带来的90%的"额外"死亡率。但对于60岁的吸烟者,评估风险不仅要考虑目前的吸烟状况,而且风险高低还依赖于40岁前早期成年生活的吸烟习惯。吸烟者房颤发生风险的确大大增加;戒烟后,尽管房颤的风险仍高于不吸烟者,但会明显降低。, 戒 烟 小 贴 士 1、最好的办法是突然停止吸烟 2、保持忙碌,增加体育锻炼 3、避免去惯常吸烟的场所、避免参加有吸烟者的聚会 4、时刻提醒自己吸烟是用自己的钱去损害自己的健康 5、多做深呼吸,想吸烟时嚼口香糖或者吃硬糖 最后为大家推荐一本书,书名就叫做《这书能让你戒烟》,据说这本书已经让1000万人成功戒了烟。小编虽然不吸烟,但是对书中的理论还是比较认同的,那就是改变一个习惯的前提是改变自身的认知方式,而不是机械地试图改变这个行为本身.

田颖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243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冠心病+房颤,我该先治哪一种?哪种疾病更危急?

同时患上冠心病和房颤,这两种疾病谁更危急、该如何治疗呢?今天就来详细说明下这个问题。 1. 房颤加重冠心病!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堵塞导致的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其治疗手段已经较为成熟。 但当冠心病同时合并房颤时,临床情况就变得非常复杂而棘手。 冠状动脉狭窄时,降低心肌耗氧量是控制心肌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房颤过快的心跳使得心肌耗氧量大大增加,而且心脏在短暂的心跳间歇得不到充分休息和血管扩张,只会使心肌缺血愈演愈烈,可谓是雪上加霜。 2. 房颤-冠心病的恶性循环 心房肌梗死可导致心房纤维化、心房重构从而易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常见为房颤);房颤亦可加重心肌缺血,可谓互成因果,恶性循环。 但房颤的触发病灶并非只单一与心房肌病变有关,其发生也可能与冠心病并无前后因果,来得猝不及防,无法预料。 3. 谁更危急? 冠心病的处理是刻不容缓的——冠状动脉的供血范围主要在心室,即心脏泵血、维持全身供血的主要部位,因此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或者有苗头),其发生急性期死亡风险和远期心功能不全的几率大大升高。 虽然房颤的危急程度排到了第二位,但房颤也可加重冠心病,所以房颤的治疗也是必要一环。包括: 用药物控制心率,降低心肌耗氧 药物或者电复律终止房颤,转为窦性心律 冠心病稳定后考虑行射频消融术,减少或根治反复发作的房颤

田颖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1242 人阅读
查看详情
相关问诊

我有高血压史,长期使用降压药,最近出现晕眩症状,想了解是否需要做CT检查?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2

医生建议:根据您的描述,可能存在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建议您进行CT检查以排除脑血管问题。同时,继续按时服用降压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和规律作息。

田颖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在5月4日下午发现心率异常,血氧仪测量心率显示120多次,晚上测量正常,第二天早上用血氧仪测量发现130,140左右,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二三尖瓣有返流信号,需要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8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描述和检查结果,可能存在心律不齐,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情况。同时,注意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二三尖瓣有返流信号,但如果没有其他症状,通常不需要立即治疗。

田颖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查看详情

患者询问是否可以使用某种药物来治疗窦律不整,并请求医生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患者信息:无明显基础疾病。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总交流次数:19

医生建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初步判断为窦律不整。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请患者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并定期复查。

田颖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