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了解小儿脑瘫的症状,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早期症状
1. 反应迟钝:4个月大的婴儿反应迟钝,6个月时对叫名无反应,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2. 头围异常:头围是脑部形态发育的客观指标,脑损伤儿往往有头围异常。
3. 哺乳困难: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吸吮后疲乏无力,经常出现呛咳、吐奶现象,嘴不能很好闭合,体重增加不良。
4. 固定姿势:小儿出生后十分安静,哭声微弱或持续哭闹,往往是由于脑损伤使肌张力异常所致,如角弓反张、蛙位、倒U字形姿势等,在生后一个月就可见到。
二、其他症状
1. 身体发软及自发运动减少:肌张力低下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则可诊断为重症脑损伤、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统疾病。
2. 身体发硬:肌张力亢进的症状,在一个月时即可见到,如果持续4个月以上,可诊断为脑瘫。
三、新生儿时期症状
1. 2个月不能微笑,4个月不能大声笑,可诊断为智力低下。
2. 手握拳:如果4个月还不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有重要诊断意义。
3. 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如有身体扭转,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4. 头不稳定:如4个月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时头不能竖直,往往是脑损伤的重要标志。
5. 斜视:3-4个月的婴儿有斜视及眼球运动不良时,可提示有脑损伤的存在。
6. 不能伸手抓物:如4-5个月不能伸手抓物,可诊断为智力低下或脑瘫。
7. 注视手:6个月以后仍然存在,可考虑为智力低下。
8. 小儿易惊:抽搐、尖叫或烦躁不安。
9. 自发运动少或不动或易打挺,全身松软,肌肉松弛或全身发硬,经常从襁褓中窜出去。
四、轻微脑损伤
1. 不能翻身:6个月以后还不能翻身,有诊断意义。
2. 不使用下肢:6-7个月不用下肢短暂地支持体重。
3. 不用单手:7-10个月的婴儿不用单手抓玩。
4. 手的精细动作,如捏小东西、解扣、系腰带不灵活、不协调,在7-10个月出现有诊断意义。
5. 不能独坐:7个月不能独坐。
6. 不能抓站:10个月不能抓站。
7. 不会与人再见:10个月以后有诊断意义。
8. 使用脚尖站立:10个月还用脚尖站立。
9. 不能迈步:13-15个月以后,还不会迈步。
10. 流口水及'吃手':12个月以后有诊断价值。
五、预防与治疗
1. 预防:孕妇应注意孕期保健,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2. 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治疗小儿脑瘫的关键。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六、注意事项
1.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及时发现异常。
2.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3. 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文章 婴儿摇晃症候群:预防与治疗策略探讨
精准医疗探秘
文章 夏季高温下婴儿摇晃症候群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全球医疗视野
文章 乌鲁木齐秋季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家庭预防与护理
生命守护者联盟
文章 拉萨夏季预防及应对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家庭策略
健康解码专家
文章 夏季高温下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家庭防护与治疗
生命守护者联盟
宝宝21天大,顺产,脑部有血肿,想咨询DHA补充及护理建议。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3
高丽萍
副主任医师
元氏县妇幼保健院
宝宝头部受伤后频繁喷射吐奶,吃奶精神好,无嗜睡。患者女性25岁
就诊科室:中医内科
总交流次数:44
三个月大的宝宝出生时因宫内感染严重窒息,医生诊断对脑子有一点点伤害,家长担心如何帮助宝宝恢复并补充营养?
就诊科室:小儿保健科
总交流次数:8
王帅
主治医师
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
5个月大的宝宝出现运动障碍,浑身僵硬,手臂难以掰动,囟门较小,医生怀疑是肌张力高,建议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和康复训练。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29
杜海霞
主治医师
枣庄市市中区人民医院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八天,家长发现其耳朵有异常情况,担心可能存在健康问题。
就诊科室:小儿内科
总交流次数:10
邹沉
主治医师
黄石市妇幼保健院
林莉萍
主任医师
产科
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
杨小巍
副主任医师
产科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莫利花
主任医师
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