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找专家

李辉

医生头像
执业证:1105********094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乳腺外科

可加号 可处方
99%
好评率
1539
接诊人数
0
获得锦旗
小程序医生主页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科普文章

文章 发现乳房结节,怎么办?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中国大概为 20-40 人/10 万人/年,城市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高发年龄为 40-55 岁。而大多数乳腺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特别在早期,不会有任何表现。因此,我们建议 40 岁以后,每年做一次乳腺体检,近些年,乳腺疾病有更年轻化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把年龄提前了,35 岁以后,体检已经显得很有必要。 乳腺体检 乳腺的检查主要有三个方面,自查-医生查体-仪器检查。通常体检都只有仪器检查的报告,所以我们重点讨论一下体检报告的事儿。乳腺检查方法主要有彩超、钼靶、核磁共振,而作为体检项目,彩超与钼靶足矣。而这两者又怎么选择呢,这里边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钼靶要比彩超更先进,实际上,这是两种从原理上就完全不同的检查方法,应该说各有优势,互为补充。彩超最为普遍,更为安全,可重复进行,钼靶多少还是有点儿辐射,年轻女性不建议常规进行。不管哪种检查,都有可能出现一个检查结果,乳腺结节,规范的报告还有评分,究竟该怎么去认识这个问题呢? 一个较普遍的问题:乳腺增生 乳房是由腺体和脂肪组成的,大小主要看脂肪多少,而乳汁分泌在于腺体功能。乳腺是内分泌器官,在发育、哺乳、更年期等各个阶段,一直受激素控制和影响,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完美情况下,乳房大小适中,形态对称,柔韧而有弹性,腺体结构均匀。但乳腺在每次周期的变化过程中,一旦激素不协调,就可能导致腺体结构发生改变,变得不那么均匀,出现不规则的结节、团块等,也就是所谓的乳腺增生。体检报告中大多数乳腺结节,都是增生性的,所以不必过度解读,一般只需定期复查即可。下边儿分段讲几个问题吧。 什么是乳腺结节? 其实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检查发现任何异常团块,一般小于 1cm 的,都可以叫做结节,这里边儿可能有增生、腺病、纤维瘤、囊肿、乳腺癌、脂肪颗粒等等。可能性太多,所以如果只看结节这个体检报告的结论,医生也很难给你建议。还需要结合图像特点,比如回声、边界、形态、血流信号、有无钙化等。 分数代表什么? 这个好办,具体评分标准,网上都能查到。简单来讲,这是根据检查图像的特点,综合判断结节良恶性大小的工具。1-6 分,分数越大恶性可能性越高。绝大多数体检报告,分值为 3,癌的可能性低于 2%。貌似也挺吓人,实际上,为了不放过任何可疑情况,也是降低大家的风险吧,这个分数一定是就高不就低,所以真实的可能性,应该远远低于 2%。 怎么看体检报告? 一般乳腺体检报告分四个部分:图片、描述、结论、建议。 对于非专业人士,图片就不用看了。大家都认字儿,所以后边几部分还是可以了解一下。 先看结论吧,一般为某侧乳腺结节,1-6 分。3 分以下,放心,定期复查吧。4 分以上,挂乳腺科看看,一般需要做个活检,或者手术切除,但实际上恶性的可能性也不高。5 分以上就不乐观了,要做好思想准备,有问题及时解决,即便是乳腺癌,规范治疗,治愈率也可以达到 90%以上,所以也没必要恐惧,正确面对即可。 文字描述部分也可以参考。如果说是无回声,没关系,囊性的,不用管。弱回声,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典型的良性表现。形态不规则、毛刺、细密点状钙化、血流信号丰富等,这些特点提示可能有问题,当然,相应的评分就会增加,仍然可以参考分数就行了。 最后是建议,当然一般都会建议到乳腺科就诊。不过自己若能先了解个大概,心理也显得比较有底嘛。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60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乳腺癌(一):发病率

乳房和乳腺,其实不是一个概念。乳房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通常我们讲的乳腺,指的是乳腺腺体这个部分而已,只是大多时候,笼统称之了。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 99%发生在女性,而男性并不能幸免,但仅占 1%。 乳腺的主要功能,性特征以及哺乳,对人体生命活动而言,并不算重要器官。乳腺癌液分多种类型,多个分期,大多数乳腺癌治疗效果是很好的,所以也不必谈之色变。比如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一般手术后,即可痊愈。但如果是浸润性乳腺癌,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欧美人群,8 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 1 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不容乐观,从有统计的数据来看,我国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 1 位,约为 42.55/10 万,城市为 51.91/10 万,农村为 23.12/10 万。什么概念呢,大约每 30 名妇女,一生中可能便有 1 人,患上乳腺癌。 这些数字,看起来挺吓人,但实际上,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得益于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体检意识的增强,使得更多病例可以早期发现,加上治疗的规范化,药物、仪器设备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治愈率明显提高,已成为治疗效果最好的癌症之一。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57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乳腺癌(二):病因

非常遗憾,病因不明。但是,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我们对此,还是有一些认识。 我们发现有一些危险因素,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较普通人更高。所谓高危因素,是指与乳腺癌发病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 年龄:据统计,中国女性发病高峰在 50~54 岁,55 岁以后逐渐下降,这跟老外存在明显差异,年龄明显提前。 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家族史是危险因素之一,是指一级亲属(母亲,女儿,姐妹)中有乳腺癌患者。 其他因素:腺体致密、月经初潮早(<12 岁)、绝经迟(>55 岁)、高龄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部分乳腺良性疾病、乳腺非典型增生(活检证实)、胸部放射病史、肥胖、长期饮酒、长期服用雌激素药物以及相关乳腺癌基因突变等等。 其中,乳腺癌基因突变可以理解为家族史的一部分,比如常见的 BRCA-1、BRCA-2 基因等。 好莱坞著名美女明星,安吉丽娜朱莉,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些因素,有的没法儿改变,比如自己的出生自己基因,但有的可以做些调整,比如肥胖,抽烟饮酒,避孕药,生育哺乳等等,虽然不可能绝对的规避,但至少,可以尽可能的去降低其发生的概率。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58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疫情期间,乳腺常见问题汇编

之前因为疫情,很多乳腺癌的朋友也遇到了一些特殊情况,大概几点,编辑如下。 1.乳房长了肿块,不确定性质,最近不能去医院,会不会恶化? 答:特殊情况,不用太紧张,不论是啥,短期内也不至于出啥问题,疫情过了就去医院吧。 2.乳腺癌化疗过程中,到了化疗时间,但也不能去医院,会不会耽误病情? 答:会。但是,也不至于太大。没办法,放松心态,跟主治大夫做好沟通,预约一下,尽早恢复治疗。 3.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断药了,会不会影响病情? 答:短期内不会,所以不用太紧张。但是有一个情况,如果是绝经前打着诺雷得针,口服的是什么来曲唑阿那曲唑或依西美坦的,没有针剂,药也就没用了。要么改成吃他莫昔芬,要么都暂停。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57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乳腺癌(三):乳腺癌会有什么表现?

这可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因为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就能早点儿去检查,早点去发现了。但是,这也是最没啥可讲的问题,因为,早期乳腺癌,通常没有任何表现,就是一个无痛性肿块,从小到大,只有大到能摸得到了,才可能被无意中发现。所以,如果不是因为体检,大多数乳腺癌,到医院就诊的原因,就是一个无意中发现的乳房肿块。当然,除了这种最常见的表现,随着病情的发展,还有一些其他的外观可见的迹象,可以做一些了解。 1.肉眼可见的肿块 这一般都是肿块长了多年,或者乳房特别小,容易被肉眼发现的情况。 2.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的 这是因为乳腺癌侵犯导管,或者本身由导管内发生,一些血性分泌物,或者坏死物质,通过乳管排出来所见。 3.酒窝征 这是因为乳腺癌肿块,侵犯皮下韧带,牵扯皮肤引起的局部凹陷,就像酒窝一样。 4.橘皮征 乳腺癌细胞,到处蔓延,引起皮下淋巴管道堵塞,淋巴回流障碍,在皮下形成水肿,看起来就像橘子皮一样。 5.乳头内陷 同样是因为肿块的牵扯,使得乳头凹陷。 6.炎性乳腺癌 这是一种特殊类型乳腺癌,看上去像是大面积的乳腺炎,红肿痛,一般消炎药没有用。 7.男性乳腺癌 是的,前面已经见过,男性也不会例外,虽然比例很小。同样,肿块为主。 需要指出的是,乳腺癌可能会出现这些症状。但是,不能反过来推断,其中某一个表现,并不一定就是乳腺癌。所以,遇到这些蛛丝马迹,最好还是上医院,让专业的医生去解决。 备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5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乳腺癌(四):如何检查或自查?

如果怀疑乳腺出了什么问题,当然大多数情况下,不会是乳腺癌,那么需要考虑做一些检查。这里包括自查、专科医生查体以及仪器检查。自查的方法,可不是随便摸摸那么简单,这里涉及到一些专业的手法,虽然不具备临床经验,也可以增加准确性。至于仪器检查,就三种,彩超、钼靶、磁共振,其他没提到的,可以不考虑,没啥用。当然,如果查出有肿块,医生会根据情况,建议是否进行有创伤的检查,比如穿刺活检,或者手术活检,这才是诊断一个肿块究竟是什么的“金标准”。 1.自查方法 2.彩超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超,虽然不是一回事,但对非专业人士来说,可以笼统称之。最常用,最方便也是最实用的乳腺检查方法。 3.钼靶 其实就是乳腺x线照片,欧美普遍应用,中国的各大指南,也推荐首选。但是,实际上,这对乳房普遍偏小,腺体普遍更致密的中国女性,并不都适用,特别是35岁以前的年轻人。所以,可选,但非首选,这个具体医生会判断。 4.磁共振 就是推到一个大机器圈圈里进行的检查,实体高端大气得多。事实上也是如此,这是目前最准确的无创的乳腺检查。具体是不是需要,同样的,交给医生去决定。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发现一个肿块,通过这些无创检查,只能更努力的接近真相,做不到医学上最终的确诊,只有病理检查,也就是活检,才能得到最终答案。但是,也不是一发现什么结节,肿块,就需要活检的,医生的临床经验判断,其实大多都能八九不离十,要不要活检,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58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认识乳腺癌(五):怎么治疗?

这个部分,就更专业了,不仅涉及到有哪些治疗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决策,怎么去排列组合。每一种治疗方法,都可以长篇大论的科普一番,还不一定能让大伙儿明白,时间精力有限,这里就简明概括,需要的话,后续再深入探讨。 乳腺癌,早已不是一刀切了事的时代了,随着研究认识的深入,乳腺癌的治疗进入了综合治疗时代,包括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所谓局部治疗,包括手术和放疗,就是对局部肿块的处理,拿掉或者用射线灭之。全身治疗,就是针对散落在全身各个部位的癌细胞进行全方位打击,争取斩草除根。医生会根据肿瘤的分期、分型和患者的身体状况,综合评估,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及中医药辅助治疗等多种手段。 1.外科手术 其实就是切除原发部位的肿瘤。提到手术,也不是乳腺癌就必须切除乳房的时代了,如今的手术,更加精准、微创以及体现人文关怀。具体方式包括乳房全切、保留乳房的乳腺癌根治术、乳腺肿瘤整形技术、乳腺癌术后各种方式的乳房重建等等,尽最大努力,既能满足治病需要,又能最大限度保护美观。具体如何选择,需要结合病情特点、医生技术等等综合考量。另外,手术还涉及到腋窝淋巴结,大多情况下,已不再需要创伤大的清扫,前哨淋巴结活检技术,可以最大限度保护上肢的功能。 2.放射性治疗 利用射线,杀灭癌细胞。以前的乳房全切,腋窝清扫后,只要没有太多的淋巴结转移,是不需要放疗的。但是近年来,保乳手术越来越多,放疗就成了必须选项了。 3.化疗 全名是化学治疗,可不是化骨绵掌的"化"哦。是一种应用抗癌药物抑制癌细胞分裂,破坏癌细胞的治疗方法。有输液,有口服,药物吸收后,到达全身各部位,所以,确实存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也就是化疗的副作用。 4.内分泌治疗 这里的内分泌,不是人们常说的内分泌失调那种概念,而且更专业的名称。内分泌治疗是采用药物或去除内分泌腺体的方法来调节机体内分泌功能,减少内分泌激素的分泌量,从而达到治疗乳腺癌的目的。简单来说,就是切除卵巢,打针抑制卵巢或者直接吃药,相对副作用小,但是时间需要5-8年,甚至更长。 5.分子靶向治疗 可以理解为,这靶向药物,可以指哪儿打哪儿,更精准,更能提高疗效。 6.免疫治疗 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于难治性的三阴性乳腺癌,越来越多的免疫治疗药物,得到应用,但尚不成熟,正在热点攻关。 7.中医治疗 总体来说,肿瘤强调调节与平衡的原则,恢复和增强机体内部的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阴阳平衡治疗肿瘤的目的。老祖宗的精华,也不能否认,建议在主流的规范化治疗之余,可以咨询正规的中医,进行一些补充治疗,达到调节机体,提高生活质量之目的。 应该说,乳腺癌的治疗,在这个时代,全球基本同步,规范治疗很重要,具体如何选择,需要根据各种因素综合抉择,所以,一旦确诊乳腺癌,建议正规三甲医院就诊。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58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可以改善乳腺癌?

文章首发于 | 柳叶飞刀微博 作为外科医生,平常主要面对的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所以讲的更多的,也是诸如如何确诊如何手术如何放化疗之类的所谓重点知识。但是,乳腺癌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疾病,不幸的是乳腺癌已成为女性第一大恶性肿瘤,所幸的是,医学有进步,相较于其他癌症,乳腺癌的生存率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平,总体五年生存率在80%左右。 所以我们的身边,生活着数量庞大的乳腺癌人群,在接受几个月医院的集中治疗之后,除了遵医嘱长期服药,定期复查之外,又该如何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中华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的专家们,经过大量文献的分析,科学的总结出几条重要的建议,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一、达到和保持健康的体重 推荐:乳腺癌患者在治疗结束后 ,应尽量使体重达到正常范围(即体重指数为18.5-23.9kg/m2)。 备注: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正常就上面这个数,过低就不达标,高了就是肥胖。注意,我们讲的是达到和保持,也就是说,肥胖不行,太瘦了也不行。肥胖是会增加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会增加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而过瘦,可能导致抵抗力下降,同样不利于乳腺癌的恢复。 二、有规律地参加体力活动 推荐: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应避免静坐生活方式,尽快恢复诊断以前的日常体力活动;18~64岁的成年乳腺癌患者,每周坚持至少150min的中等强度运动(大致为每周5次 ,每次30min )或75 min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力量性训练(大肌群抗阻运动) 每周至少2次。锻炼时以10min为一组,最好保证每天都进行锻炼。 年龄> 65周岁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应尽量按照以上推荐进行锻炼,如果合并使行动受限的慢性疾病,则根据医师指导适当调整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不运动状态。 备注:说实话,大多数人应该都达不到这个标准,本人也很惭愧,不过,咱都尽力而为,共勉之吧。 三、合理营养和膳食 推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 16))合理安排饮食。 备注:这里边儿的内容就很多啦,这个膳食指南网上都能找到,具体内容可以详细了解。捡几点干货吧。五谷杂粮,不要挑食,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蛋白补充以鱼、禽、瘦肉为佳,充足饮水,少盐低脂。 这里我要再次强调豆类食品,原文如下:豆类制品富含大豆异黄酮,具有类雌激素作用, 可以降低人体血液雌激素水平,具有预防乳腺癌的作用。以上海市5000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的上海乳腺癌生存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大豆蛋白质最高摄入组乳腺癌死亡风险降低29%,复发风险降低32%。 中美联合研究的结果显示,大豆摄人能降低25%的乳腺癌复发风险,对雌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保护作用更明显。 基于以上研究证据,推荐将大豆制品作为健康膳食的组成部分,适量摄入是安全的。 四、谨慎使用保健品 推荐:乳腺癌患者应尽量从饮食中获取必要的营养素;在临床表现或生化指标提示营养素缺乏时,才需要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当患者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营养素,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2/3时,可以考虑服用营养素补充剂;此类诊断应由营养师进行。 备注:一句话,医生没让你吃的,不管是药品还是保健品,都没用必要,不仅没用,反而可能有害。 五:戒烟禁酒 备注:这一点,无需赘述。但是,我个人推荐,烟,绝对不能抽,酒,可以适量。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45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腿脚发凉血管堵塞,杂交手术恢复畅通

文章首发于 | 柳叶飞刀微博 老范同志的问题 范大爷有个不良嗜好,抽烟!今年66岁,烟龄将近50年,老烟枪一个,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会明显增加肺癌的发生率。 可是身体还有另外一个系统,也跟吸烟有着密切联系,这就是遍布全身的血管网络。这其中最被重视的,当属心脑血管问题,动辄心绞痛啦、心梗啦、中风啦,都是大事儿,谁摊上了都不好对付,不过这些有牛逼的心内科和神经内外科大夫们,大咖云集,交给他们去摆平吧。 咱今儿要重点讨论的,是心脏和脑袋之外的血管,可能是因为不在中央,地方上的事儿,大伙儿都不太在意吧,广大群众普遍发扬着能忍则忍拖一天是一天的精神,于是,这块儿就成了延误治疗的重灾区。 继续说老范的事儿。那是一个周末的中午,本人值班,急诊科来了一位大爷,说是腿疼,有血栓,让我去看看。哎,刚点上来的饭,筷子都还没动呢,搞不好还得开台急诊手术,赶紧走吧。 下去之后,看到一位大爷坐在轮椅上,旁边儿站着三四个家属,应该就是他啦。老范同志,说吧,什么情况?大爷开讲,家属也你一句我一句,算了,还是专业问诊吧。我问你答,总结如下:左腿发凉6年,间歇性破行3个月(一会儿再名词解释),腿疼无法行走1周,辗转两三家医院输液治疗稍微好转,但是仍然一走就痛,彩超检查考虑左下肢动脉闭塞,多方打听来到这里,于是我就接到了急诊科的电话。 另外,2年前有过一次中风,不过不严重,基本恢复正常了,同期查出高血压,长期吃药控制着,果不其然,心脑血管还是有事儿。 病情分析 好啦,病情分析,不要觉得无聊,这段儿很重要。先来个名词解释,间歇性破行,意思是,走一段儿路,腿就不听使唤了,觉得没劲儿,酸软,甚至疼痛,休息几分钟,又可以继续,如此反复。 怎么会这样呢?走路是需要能量的,而能量都在血液里,血管就是运输通道,通道不畅,能量就无法正常供应,自然腿脚就不灵了。 那范大爷的情况,主要问题是长时间的腿脚发凉、间歇性破行,这次急性加重并疼痛。之前有长期吸烟史,高血压、脑梗塞,这是基础情况,说明血管系统本身就有老毛病。 于是我们经过详细的检查及分析,得出结论:老范的左下肢,存在慢性动脉狭窄(老毛病),并在此基础上,有新鲜的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动脉完全堵塞,引起急性加重的表现。 按常理来讲,慢性狭窄可以微创介入手术,疏通即可,无需开刀,但是如果同时有血栓,全微创手术就可能导致血栓碎块脱落,造成小腿血管更严重的堵塞。 开刀取出血栓不就行了?可是慢性狭窄又无法解决,这次取出来,可能不过多久,又会再次复发。那怎么破?不急,咱是外科医生,有办法,“杂交手术”可以完美解决。 “杂交手术” 杂交水稻为解决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人尽皆知。那么杂交手术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微创介入手术和传统开刀手术就有机组合,为特定情况下的疾病提供一种更佳的解决方案。 对于这位患者,我们先开刀,做了一个3cm长的小切口,找到下肢的主干血管,切开血管取出了大约20cm长的血栓,保证了堵塞血管的罪魁祸首被彻底移除。 剩下的问题就是血管本身的慢性狭窄,缝合血管之后,我们穿刺血管利用一个针眼作为入口,放置一枚支架将狭窄处撑开,血管重新恢复正常,血流通畅,自然也就确保了肢体的能量需求。至此,问题圆满解决,老范同志再次健步如飞。 做个小结,人体血管系统,与心相连,一生都在不停地运动,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以确保我们的生命不息。不论是心脑血管,还是周围血管,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出现一些退行性改变,比如弹性减退,比如动脉硬化,而吸烟、三高(血压、血糖、血脂)等因素,又会导致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进一步升高。 即便我们的医学诊疗水平不断地进步,仍然只能解决其中一部分的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控制三高,预防为主,方为正道。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439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脂肪移植丰胸,失败案例分享

文章首发于|柳叶飞刀微博 乳房,从医学上讲,主要功能就是哺乳,繁衍生息。 乳房,从社会上讲,作为女性的最重要性征,不得不承认,不论对女性自己,还是广大男同胞,都有着特别的意义。 所以,丰胸广告随处可见,私人整形机构如雨后春笋,市场确实太大。 但是,市场大,需求大,医疗机构盲目上马盲目扩张,一片繁荣景象,而医生的成长培训,技术的成熟应用,都是需要过程的,广告文案,看上去都很完美,可是,里边儿的隐患,随处可见。 近年来自体脂肪移植很火。其实技术是好技术,不容置疑,不仅用于丰胸,也用于乳腺癌术后的乳房重建。记得去年在英国学习,那里的医生们常规用之于矫正术后外形不理想的乳腺癌患者,即便是七八十岁的老太太。 然而,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要做好也不容易。脂肪移植成功了,很漂亮,相比于假体,手感也更好。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可能需要多次手术,远期效果不佳,术后脂肪坏死、钙化、肿块,甚至脂肪栓塞危及生命。 最近一位脂肪移植术后一年的患者,因为胸部长期疼痛,脂肪坏死钙化成团,彩超看上去一片一片的肿块,大小不一,到处都是。当然。这也许不是其疼痛的直接原因,但给患者造成了长期的心理负担,时间久了,心理上更难以承受。 于是到处求医问诊,希望可以帮她解决问题。实话实说,这种情况从外科的角度,不太好处理,手术取出?可以考虑,但取不干净,而且不一定能解决疼痛的问题,还有,手术疤痕会不会造成新的思想负担,也很难预料。

李辉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1469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13条记录共2页
李辉医生的个人成就
总访问 11736 次
总文章 13 篇
在线服务患者 1292 次
患者评价 1531 个
获得锦旗 0 个
入驻时间 2020-02-10 17:24:47
李辉医生的治疗经验
在线问诊的患者 1292 人
随访中的患者 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