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小儿咳嗽的推拿治疗
小儿咳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也是最折磨每个家庭父母的疾病之一。轻则三五天,重则十天半月,更甚者两三月,白天咳次之,晚上咳很影响睡眠;长此以往家长甚为苦恼!为此我推荐一种在家给小儿按摩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小儿咳嗽一般分外感和内伤。 外感咳嗽: 1.外感风寒:咳嗽,流清涕,舌苔薄白,按摩穴位:平肝清肺、顺八卦、四横纹、一窝风。 2.外感风热:咳嗽,流淡黄鼻 涕,大便干,舌苔薄黄。按摩穴位:平肝清肺、四横纹、板门、清大肠。 内伤咳嗽: 1.饮食积滞:咳嗽,纳差,口中酸腐味,舌苔黄腻或白腻。按摩穴位:平肝清肺、补脾、板门、清胃。 2.痰湿阻肺:咳嗽,痰多,流白稠涕,舌苔白厚。按摩穴位:平肝清肺、补脾、顺八卦、外劳宫。 3.痰热雍肺:咳嗽,咯黄痰,大便偏干,舌苔黄腻。按摩穴位:平肝清肺、顺八卦、清胃、清大肠。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59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推拿治疗腹痛
腹痛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引起腹痛的原因很多,如外感、饮食、情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等等均能导致腹痛。小儿推拿是现在最绿色、流行、简单的一种治疗方法。宝妈们可以根据下面几种辨证分型,在家自行给小儿推拿治疗。(以下穴位后面的数字代表时间单位:分钟。每分钟手法频率是120~150次) 1.乳食内积 证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胀满,疼痛拒按;或有嗳腐恶心,呕吐酸馊乳食,烦躁哭闹,夜卧不安,低热,肚腹热甚,大便秽臭,舌红苔腻。 治则:消食,清热,止痛。 取穴:平肝5、清胃5、运八卦5、清大肠3、揉腹2 2.脾虚夹积 证候: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则饱胀,腹满喜按,呕吐酸馊乳食,大便溏薄、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舌淡红,苔白腻。 治则:健脾化食,消积止痛 取穴:清补脾5、运八卦5、板门5、清补大肠3、揉腹2 3.寒凝腹痛 证候 腹痛,痛势急暴,遇冷则重,得温则痛减,口淡不渴,怕冷蜷卧,小便清利,大便溏,苔白或白腻。 治则: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取穴:外劳宫5、板门5、顺八卦5、四横纹3、揉腹2 4.热结腹痛 证候 腹痛腹胀,硬满拒按,身热,口干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苔黄干或黄腻。 治则:清热通腑,止痛 取穴:清大肠5、顺八卦5、清胃5、板门3、揉腹2 5.虚寒腹痛 证候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得温则舒,按之痛减,气短祛寒,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 治则: 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取穴:补脾5、外劳宫5、顺八卦5、板门3、揉腹2 6.气滞腹痛 证候 腹胀闷痛,痛无定处,痛引两胁或少腹,嗳气、矢气则舒,情绪变动而发作,舌红,苔薄白或薄黄。 治则:疏肝理气,止痛 取穴:平肝5、运八卦5、四横纹5、板门3、揉腹2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57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小儿推拿治疗腹泻
腹泻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之一,多发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四季皆见,以夏秋季多见。一般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呈水样,带有不消化的乳食及粘液,引起小儿腹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内伤饮食和脾胃虚弱等。6个月内的婴儿受惊吓也会造成腹泻。腹泻主要病变在脾胃,因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胃受病,消化功能紊乱,饮食入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水湿合污而下,酿成腹泻。小儿腹泻一般分为:伤食腹泻、风寒腹泻、湿热腹泻、脾虚腹泻、脾肾阳虚腹泻和惊泻。小儿腹泻最伤身体(好汉架不住三泡稀)易影响小儿发育。在此特别推荐宝妈们在家给小儿推拿。(下面穴位后面的数字代表时间单位:分钟。每分钟频率150~200次) 1、伤食腹泻 症状:脘腹胀满,肚腹作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粪便酸臭,或如败卵,暧气酸馊,或欲呕吐,不思乳食,夜卧不安,舌红苔厚腻,脉弦滑。 治则:清热导滞,和中止泻 取穴:清胃3、天河水3、运八卦5、清补大肠5 2、风寒腹泻 症状:腹泻清稀,伴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或兼恶寒发热,舌红苔白腻,脉浮紧。 治则:疏风散寒,温中止泻 取穴:一窝风3、外劳宫3、清补大肠5、运八卦5 (愈后以清补脾善后) 3、湿热腹泻 症状:泻下稀薄,水分较多,或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腹部时感疼痛,食欲不振,肢体倦怠,发热或不发热,口渴,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则: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取穴:平肝5、清胃 5、天河水3、清小肠5 4、脾虚腹泻 症状:大便稀溏,多见食后作泻,色淡不臭,时轻时重,面色萎黄,肌肉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沉弱。(且易反复发作) 治则:健脾止泻 取穴:清补大肠5、清补脾或补脾5、外劳宫5 5、脾肾阳虚腹泻 症状:久泻不止,食入即吐,粪质清稀,完谷不化,或见脱肛,形寒肢冷,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沉迟弱 治则:温补脾肾,涩肠止泻 取穴:二马5、外劳宫 3、清补脾5、顺八卦5 6、惊吓腹泻 症状:大便稀、绿而粘,印堂、山根色青或者口鼻周围呈青色 昼夜惊悸不安哭闹。舌质正常,指纹青。多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 治则:平肝健脾,镇惊止泻 取穴:平肝3、清补脾5、天河水3、小天心3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57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失眠的中医治疗
(一)实证 1.肝郁化火:失眠,入睡困难,恶梦纷纭。常伴有性子急易怒,眼睛红,口干口苦,口渴喜饮,不想吃饭,小便黄大便干。 推荐用药:龙胆泻肝丸或者加味逍遥丸 2.痰热内扰:失眠,入睡困难,睡而不实,常有饮食不节的诱因。常伴有头沉重,头晕眼花,痰多胸闷,恶食嗳气打嗝,心烦意乱。 推荐用药:黄连温胆丸或者牛黄清心丸 (二)虚证 1.阴虚火旺:心烦失眠,入睡困难。常伴有心悸不安,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梦遗,口干津少。 推荐用药:朱砂安神丸或者天王补心丹 2.心脾两虚:多梦易醒,睡不踏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四肢倦怠,精神疲倦,饮食无味,面色淡无光泽。 推荐用药:人参归脾丸或者柏子养心丸 3.心胆气虚:失眠多梦,容易惊醒。常伴有胆小心悸,遇事善惊,神疲体倦,自汗少气。 推荐用药:安神定志丸或者酸枣仁丸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0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胃病的中医治疗
(一)胃气壅滞 1.寒邪犯胃:突然发作,疼痛如绞,得温熨热敷或饮热汤则疼痛减轻。多有受寒或过食生冷病史。常伴有恶寒怕冷,遇寒冷疼痛加重,口不渴,喜饮热汤。 推荐用药:良附丸或者藿香正气水 2.饮食停滞:胃脘闷痛,打嗝或矢气(放屁)后感到舒服。常伴有喷出酸腐气,胃中撑胀感,饥饿时稍舒,进食加重,甚则呕吐不消化之物,吐后胃舒痛减,或大便不爽。 推荐用药:保和丸或者枳实导滞丸 (二)肝胃气滞:胃脘胀痛,牵连到两胁肋,攻撑走窜,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常伴有喜叹气,食欲不振。 推荐用药:舒肝和胃丸或者胃苏颗粒 (三)肝胃郁热:胃脘烧灼痛,痛势急迫。嘈杂泛酸,口干口苦,渴喜凉饮,烦躁易怒。 推荐用药:左金丸或者黄连清胃丸 (四)瘀血阻滞:胃脘疼痛,痛如针刺或刀割,痛有固定点而拒绝按压。一般病程较久,胃痛反复发作而不愈,面色晦黯无华,唇黯;女子月经紊乱,经色黯。舌质紫黯,有瘀点、瘀斑。 推荐用药:血府逐瘀口服液或者 元胡止痛片 (五)胃阴不足:胃脘隐痛或隐隐灼痛。胃脘部烦躁不适,饥不欲食,口干不思饮,咽干唇燥,大便干结。 推荐用药:养胃舒颗粒或者沙参麦门冬丸 (六)脾胃虚寒:胃脘隐痛,遇寒冷或饥饿时疼痛加剧,得温熨或进食则缓解,喜暖喜按。面色暗淡无光泽,疲乏无力,四肢不温,食少便溏,或泛吐清水。 推荐用药:附子理中丸或者小建中颗粒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3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感冒的中医中药治疗
(一)风寒感冒:轻者鼻塞声重,喷嚏,时有流清涕,咽痒、痰清稀色白;重者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四肢关节疼痛。挟湿常伴有头重体倦,胸闷泛恶,纳呆腹泻口淡,不渴。挟痰浊常见咳嗽痰多,胸闷食少。挟气滞常见胸闷不舒,甚则胁肋疼痛。 推荐用药:感冒清热颗粒 或者 风寒感冒颗粒 (二)风热感冒:出现发热,微恶寒,汗出不畅,头痛,鼻塞流浊涕,口干而渴,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粘稠。风热重证或感受时疫之邪,可见高热不退,恶寒或有寒战,头痛,鼻咽干燥,口渴心烦。风热挟湿可见头重体倦,胸闷,恶心,小便黄。夏令挟暑湿者可见发热较高,汗出而身热不退,身体沉重,口渴,小便量少或黄赤。秋令挟燥邪者,可见口唇鼻咽干燥,口渴、干咳无痰或咳痰不爽。 推荐用药: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 (三)体虚感冒 1,气虚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无力,气短懒言。常伴有体胖多汗、面色暗淡、年老或素有喘证,胃脘痛等病。 推荐用药:参苏颗粒 或者 补中益气颗粒 2.阳虚感冒:身热较轻,恶寒微重,头痛,身痛面色发白,四肢不温,语声低微。年老体弱或伴有长期五更泄泻,水肿,虚劳属脾肾阳虚者。 推荐用药:参附再造丸 或者 玉屏风颗粒 3.血虚感冒:头疼身热,微寒无汗,面色淡白,唇甲色淡,心悸头晕。易出现在产后或月经淋漓过多,肌衄,便血等出血病后。 推荐用药:四物颗粒送服风寒感冒颗粒 或者八珍颗粒送服九味羌活丸 4.阴虚感冒: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或睡觉盗汗,头晕心烦,口渴咽干,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阴虚体质或体弱病后常伴有五心烦热,失眠便秘等证。 推荐用药:柴胡口服液、玉屏风颗粒 或者 养阴清肺丸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31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咳嗽的中药治疗
一、外感咳嗽 1.风寒咳嗽:咳嗽新起,咳声重浊,痰稀色白。多伴有头痛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无汗,舌苔薄白。 推荐用药:通宣理肺颗粒 或者 杏苏止咳糖浆 2.风热咳嗽:咳嗽新起,咳声粗亢,痰稠色黄。多伴发热恶风、头痛、汗出、咽痛口渴,舌苔薄黄。 推荐用药:桑菊感冒片 或者 蛇胆川贝枇杷膏。 3.燥热咳嗽:咳嗽新起,咳声嘶哑或劈裂,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难出。多伴鼻燥咽干,或咳痰带血丝或咳引胸痛,或有恶风发热,舌尖红,苔薄黄而干。 推荐用药:二母宁嗽丸 或者 蜜炼川贝枇杷膏。 二、内伤咳嗽 1.痰湿犯肺:久咳痰多,痰白粘易出。胸闷或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大便稀软,舌苔白腻。 推荐用药:二陈丸、半夏露糖浆 2.肝火犯肺:久咳气逆,阵阵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咳引胸胁痛。面赤喉咙干,口干,舌边红少津苔薄黄。 推荐用药:清肺抑火丸 或者 蛇胆川贝液 3.肺虚咳嗽:肺阴不足或肺气虚弱均可引起咳嗽。久咳,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两颧骨红,手足心热,失眠盗汗,神疲乏力,心烦失眠。舌质红少苔。 推荐用药:养阴清肺丸 或者 强力枇杷露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0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便秘的中医中药治疗
(一)实秘 1.热秘: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间隔延长,或三五日,或七八日一次。常伴有身微热,口臭口苦,口唇生疮,面红目赤,心烦易怒,腹胀,食欲不振,小便黄量少。舌红、苔黄或黄燥。 推荐用药:通便灵胶囊 或者 当归芦荟丸 2.气秘:大便干结或不干结,欲便不得,排出不畅,每于情绪不好时便秘加重。常伴有暖气,胸胁痞满,腹中胀痛,喜叹气或放屁后减轻。舌红、苔薄白腻或薄黄腻。 推荐用药:复方芦荟胶囊 或者 四磨汤 (二)虚秘 1.气虚:虽有便意,临厕努挣乏力,排便艰涩不畅,便质一般并不干结。常见于年高、体弱,或久病之人,面黄肌瘦,神疲气乏,常出短气,便后更甚。舌淡、苔薄白。 推荐用药:补中益气颗粒 或者 苁蓉通便口服液 2.血虚:大便燥结如球,便次虽然正常,但排便不畅。常伴有头眩心悸,失眠多梦。面色、唇爪白而无华。舌淡,苔薄白。 推荐用药:麻仁滋脾丸 或者 当归补血口服液 3.冷秘:大便艰涩,难以排出,便质或干或不干。常伴有面色胱白,畏寒肢冷,腹中冷痛、肠鸣,或腰脊冷痛,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苔白润。 推荐用药:金匮肾气丸 或者 右归丸
赵勇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55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8条记录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