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称:
植得口腔经开区院区位于经开区航海路与第三大街交叉口东北角,是植得口腔在经开区重点打造的一家专业口腔品牌机构。院区拥有专业医护团队,可为市民提供口腔种植、牙齿矫正、牙齿美白、牙齿修复、牙周治疗、儿童齿科等诊疗项目,满足市民口腔不同诊疗需求.经开区院区拥有一支专业的口腔医护队伍,主要开展口腔种植、牙齿矫正、儿童齿科、牙齿美白、牙周治疗等口腔综合治疗等治疗项目。院区秉承植得口腔一贯的“以医疗技术为第一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和“利他”核心价值观,以专业的口腔医疗技术和服务,护航市民口腔健康。院区环境温馨优雅,服务贴心,配备高清CT检测及专业诊广设备,提供高品质诊疗服务体验。16道严格的消毒工序,全程可视化,层层把控医疗质量
人的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度过,由此可见睡眠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想要睡眠质量好,好的睡姿是必不可少的。而错误的睡姿不但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加重身体负担,严重者更有可能产生疾病,对于男性健康而言,同样如此。
仰卧式睡姿与健康
在人们的睡眠中,常见的睡眠姿势大致可总结为仰卧式、侧卧式,包括左侧卧式和右侧卧式、胎儿式、枕臂式、俯卧式等多种睡眠姿势。其中,仰卧式睡姿是最为常见的睡姿之一,睡眠者一般呈腹部向上、身体和下肢伸直的姿势睡觉,该睡姿虽然一般不会压迫到腑脏器官,却极容易把手无意识的放在胸前,从而可能会容易使人因心肺受压而做噩梦。
左侧卧式睡姿与健康
睡眠者左胳膊放在身体下面,双腿微曲的姿势为左侧卧式睡姿,右胳膊压在身下,双腿微曲的姿势则为右侧卧式睡姿,侧卧式睡姿容易让人体放松,更好的消除疲劳,尤其是左侧卧式睡姿更有利于孕妇的睡眠、有利于母婴的健康。
右侧卧式睡姿与健康
右侧卧式睡姿还有利于心脏免受压迫,从而有利于身体更好的进行血液循环。但是,侧卧式睡姿也比较容易让人出现入睡困难的问题,进而让人的睡眠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胎儿式睡姿与健康
胎儿式睡姿,即是指睡眠者想胎儿一样,睡觉时保持身体蜷伏,手抚枕头侧睡的睡眠姿势,该睡姿可以使人的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的状态,因而有利于缓解人体的全身疲劳,但长期坚持此姿势睡觉,也会容易引起或加重颈痛和头痛、导致弯腰驼背。
枕臂式睡眠与健康
枕臂式睡眠,顾名思义就是睡觉时枕着自己的手臂入睡,以手臂充当睡枕。该睡姿因为会使手臂因为长时间处于静止状态,且被头颈部压着,所以极易引发上臂的桡神经受到压迫性伤害,从而导致前臂、手腕、手指等部位的麻痹。
俯卧式睡姿与健康
俯卧式睡姿即睡眠者保持俯着身子、腹部朝下、双手伸过肩的位置的姿势睡觉,人们也常称此姿势为“趴着睡觉”。俯卧式睡姿容易加重心脏和肺部的压力、影响人的呼吸,所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脑血栓等类疾病的患者应避免选择这种睡姿。
有利于男性的睡觉姿势
相较女性而言,男人选择右侧卧、仰卧的睡姿更有利于其健康。右侧卧睡姿既不会让心脏受到压迫,也不会让男性的生殖器官受都压迫,而且还能让身体肌肉得到放松,从而更好的缓解身体的疲劳。但需要注意的,保持右侧卧睡姿时,应该避免将生殖器夹于两腿之间,以免致意外发生,如睾丸扭转等;与之相比,仰卧式睡姿是男性最为有利的睡觉姿势。选择仰卧式睡姿时,双腿的自然分开,可以使心脏和生殖器官免受压迫,进而不但可以减轻心脏的压力、避免使生殖器官受到误伤,还能让阴囊、性器等器官得到充分的活动空间,使其可以有效的散热、促进其更好的血液循环,尤其利于男性生殖系统的健康。
月经量超过 80 毫升属于月经过多,月经过多不及时处理,容易引起贫血,严重甚至造成失血性休克。
那么,月经过多该怎么办呢?
月经过多首先要查找下引起月经过多的原因,然后根据病因治疗。
引起月经过多有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病变。
出现月经过多,首先要做下子宫附件超声检查,子宫附件超声可以检查出有没有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情况,可以初步排查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
如果是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过多,一般是对症治疗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增厚或者子宫内膜脱落不全引起的月经过多,对已婚的可以进行刮宫治疗,既可以止血,刮出组织做病理还可以看看有没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甚至子宫内膜癌。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和甲状腺功能异常是常见的引起月经过多的功能性病变,所以月经过多需要做下性激素 6 项测定和甲状腺功能测定,如果是由于女性体内激素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月经过多,可通过口服药物治疗改善内分泌、甲状腺功能。
如果以上检查都正常,月经过多需要做下凝血功能检查比如凝血 4 项、因为凝血功能异常比如再障、白血病也会出现月经过多。
所以,患者出现月经过多,需要先做各项相关检查,明确引起月经过多的病因,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
WHO全面产前保健(ANC)指南,旨在对孕妇产前提供全面的保健建议,首次发表于2016年,49项推荐意见中有14项涉及到怀孕期间的营养措施。2020年的最新WHO指南优先更新了关于维生素D补充剂的推荐。
图片来源:WHO官网
怀孕期间需要健康的饮食,包括摄入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以满足孕妇和胎儿的需求。维生素D对维持血液中钙和磷的正常水平很重要,尤其是骨骼健康方面。胎儿需要从母体获取维生素D,这是婴儿出生后头几个月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尤其是对母乳喂养的婴儿来说。
指南推荐
不推荐所有孕妇都口服维生素D用以改善孕产妇结局和围产期结局。
鼓励孕妇获得足够的营养,最好通过健康且均衡的饮食达到最佳营养,可参考健康饮食相关指南。
应当告知孕妇,阳光是维生素D的最重要来源。晒太阳的时长尚不清楚,取决于许多因素,例如暴露的皮肤量;一天中哪个时间段;纬度;季节;皮肤色素沉着情况;是否使用了防晒霜等。
怀疑有维生素D缺乏的孕妇,可以补充维生素D, 目前建议的每日摄入量为每天200 IU(5μg)。这里可能包括接触阳光较少的女性群体。
1、证据: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 vs. 安慰剂或不补充维生素D
23项试验对此进行了比较,共包含5023名女性的数据,其中有4项试验为3组比较的试验,有1项试验涉及到5组比较。研究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到2017年。12项试验的每日口服维生素剂量范围从200IU到2000IU,5项试验使用的每日剂量为1000IU。
产妇结局
剖宫产: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相比,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证据等级中等)。
先兆子痫: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相比,补充维生素D可能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生风险(证据等级低)。
妊娠糖尿病(GDM):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相比,补充维生素D可能降低GDM的发生风险(证据等级低)。
产妇死亡率:关于维生素D对产妇死亡率的影响,证据等级非常低。
副作用:补充维生素D与肾病综合征和高钙血症的风险相关性,证据等级也非常低。
胎儿/新生儿结局
低出生体重(<2500克):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相比,维生素D对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风险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证据等级非常低。
早产: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的女性相比,补充维生素D对早产风险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证据等级中等)。
新生儿死亡率: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相比,维生素D是否对新生儿死亡率有影响尚不清楚,证据等级非常低。
死产: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相比,维生素D对死产的风险没有影响(证据等级中等)。
2、证据:口服维生素D+钙补充剂 vs. 不服用维生素D+钙补充剂
9项试验对此进行了比较,共包含1916名女性的数据。维生素D的剂量为每天200IU到1200IU不等,碳酸钙的剂量为每天375mg到1250mg不等。
产妇结局
剖宫产: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钙补充剂相比,维生素D+钙补充剂对剖宫产率的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证据等级中等)。
先兆子痫: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钙补充剂相比,补充维生素D +钙可能降低先兆子痫的发生风险(证据等级低)。
GDM:关于维生素D+钙补充剂对GDM的影响,证据等级非常低。
在这些比较中没有关于产妇死亡率、感染和副作用的数据。
胎儿/新生儿结局
低出生体重(<2500克):维生素D+钙补充剂对低出生体重的影响,证据等级非常低。
早产:证据表明,与安慰剂或不服用维生素D+钙补充剂相比,维生素D+钙补充剂可能会增加早产的风险(证据等级低)。
新生儿死亡率:维生素D+钙补充剂对新生儿死亡率的影响,证据等级非常低。
证据总结
补充维生素D相比不补充维生素D的研究主要发现是,补充维生素D可能降低先兆子痫和GDM的风险,然而,证据等级较低,在敏感性分析中,对GDM的影响也不再存在。来自维生素D+钙补充剂与不补充维生素D+钙的证据表明,维生素D+钙补充剂可能降低先兆子痫的风险,但证据等级低。另一个等级较低的证据表明,补充维生素D+钙可能增加早产的风险。
其他临床考虑
关于钙补充剂,2018年WHO在《孕期补充钙以预防先兆子痫及其并发症》的指南推荐中提到: 钙摄入量较低的孕妇,推荐每日补充钙(1.5-2.0 g口服元素钙)来降低先兆子痫的风险。
对于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低的孕妇,维生素D补充剂可以按照每日200IU(5ug)来进行补充,可以单独服用或作为多种微量营养素补充剂的一部分。
根据一项纳入1134名女性的试验结果,与安慰剂或不补充维生素D相比,口服维生素D可能降低严重产后出血(PPH)的风险,Cochrane综述也基于该试验的结果给出了证据等级中等的推荐。该试验中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很高(14%),但报告中没有给出严重产后出血的定义。
Cochrane综述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剂量的维生素D对先兆子痫、GDM、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等结局的影响。通过比较超过600IU和小于600IU的每日剂量,研究发现,较高剂量可能比低剂量更能降低GDM的风险,但证据等级较低,对其他三种结局的影响也类似。大于或等于4000IU的剂量与小于4000IU的剂量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大多数证据被专家评定为低等级。
参考文献:
2020. WHO antenatal care recommendations for a positive pregnancy experience.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update: Vitamin D supplements during pregnancy
京东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患者应严格按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定期检查血糖,避免出现高血糖状态。同时,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起到重要作用,保持适度的体重,坚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预防神经病变的发生。
此外,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也有助于减少神经病变的风险。如果已经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积极治疗糖尿病本身,并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来缓解症状,是有效的措施。
告诉你一个悲伤的消息:
近日,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的一项对30多万名糖尿病患者长达18年的研究表明,心脏疾病和中风已经不再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癌症正在对糖尿病患者的生命造成更大的威胁。
不要以为这个消息只和糖尿病患者有关,2020年糖尿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4亿人处在糖尿病前期(血糖超标但低于糖尿病标准)。
高血糖是怎么和癌细胞狼狈为奸的?糖前期和糖尿病有什么区别?《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采访专家,梳理多种因素导致的患癌高危人群,以及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能有效防癌。
受访专家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陈小燕,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预防医学中心主任 刘俊田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 尤长宣
糖尿病患者几乎所有癌症的发病率都会高于普通人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如肝、胆、胰、肠道等。
此前有研究发现,与糖尿病相关的癌症风险,在糖尿病确诊约8年后达到顶峰。
肿瘤生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从癌细胞变成癌组织、癌团通常需要较长时间,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高血糖环境可能会导致肿瘤进展加快,通常在5~10年,而8年刚好是一个中位数。
比起糖尿病,庞大的糖前期人群更令人担忧: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1~7毫摩尔/升,或口服葡萄糖耐量7.8~11.1毫摩尔/升。糖前期大多无症状,一般是体检时意外发现的。
高血糖环境导致患癌风险较高、进展快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高胰岛素——刺激肿瘤生长
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水平通常较高,而胰岛素具有类似促生长因子的作用,长期处于高水平易成为滋生肿瘤的温床。
高血糖——癌细胞繁殖失控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很多功能性蛋白会被糖基化,使其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如清除外来异物及体内垃圾、“监视”肿瘤发生苗头等的能力就会下降,因而易使癌细胞繁殖“失控”。
高血糖环境下,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会面临感染难愈的问题。如果慢性感染反反复复,形成慢性肠炎、肝炎、胃炎等,都可能成为癌症的高危因素。
过度忌口——抵抗力下降
部分糖友为了控制血糖,采取“不适当限制饮食”策略,导致营养不均衡,抵抗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但并不代表什么都不能吃,而是需要进行科学的饮食管理,不能偏食,需要保持营养均衡。
情绪低落——影响自身免疫
癌症的发生还与情绪有关。很多糖友一想到要长期控制饮食,与糖尿病作斗争,难免会情绪低落,进而影响到自身免疫功能。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前6位的是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乳腺癌,生命君分别梳理高危人群,教大家初步选择筛查项目。
1.肺癌
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有吸烟史、肺癌家族史、肺部陈旧性病变(如结核灶),生活在空气污染环境中、长期接触辐射及化工制品的人。
主要筛查手段:普通X线检查、肺部低剂量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2.乳腺癌
高危人群:35岁以上女性,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疾病史、乳腺癌致病性遗传突变,初潮年龄小于12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未生育或首次生育年龄大于35岁,长期服用避孕药或雌激素替代品等人群。
主要筛查手段:乳腺触诊、乳腺超声、乳腺X线检查等。
3.结直肠癌
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慢性结肠炎及肠息肉病史,长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饮食的人群。
主要筛查手段:肛诊、大便潜血检查、结肠镜、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4.胃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病,喜食腌制、熏烤食物,吸烟酗酒、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人。
主要筛查手段: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蛋白酶原检测等。
5.肝癌
高危人群:长期大量饮酒,慢性乙肝或肝硬化患者,长期接触化学药剂的人群。
主要筛查手段:超声检查、肝增强CT、肿瘤标志物检查等。
6.食管癌
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或来自食管癌高发区,有上消化道症状,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吸烟酗酒等人群。
主要筛查手段:X线钡餐检查、食管镜检查、食管功能测定检查等。
需要提醒的是,癌症筛查的专业性强,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机构。
美国癌症协会2018年发布的《未来10年肿瘤一级抗击计划》,给出的10大抗癌策略值得有人参考,糖友也适用。
1.远离11种病原体
幽门螺旋杆菌、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B病毒、艾滋病毒(HIV)等、泰国肝吸虫、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埃及血吸虫等11种病原体会增加癌症风险。
建议及时接种疫苗,身体不适及时体检。
2.防晒
阳光照射是导致皮肤癌的最大风险因素,做好防晒是降低皮肤癌风险的最有效方法。
3.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辐射
美国癌症协会认为所有电离辐射都有致癌性。到专业机构找专业医生才能既保证筛查效果又要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辐射。
4.减少室内污染
氡污染、甲醛污染、苯污染等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装修新家入住前,可请专业检测机构进行一次室内环境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决定能不能入住。
家中多通风,可以降低室内氡、甲醛等浓度。
5.戒烟
控烟是防癌的头等大事。美国自1991年以来癌症死亡率降低了26%,其中一半以上归因于吸烟率的下降。
戒烟对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益。
6.滴酒不沾
过量饮酒可造成身体多方面不良影响,即便少量饮酒也会增加某些癌症发生风险,为预防癌症最好滴酒不沾。
7.控制体重
超过20种不同类型的癌症与肥胖有关,其中最显著的是直肠癌、子宫内膜癌和食管腺癌。
8.健康饮食
减少红肉摄入量、限制食用加工肉类可降低癌症风险。均衡饮食,每天吃的食物种类要包括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乳制品等。
9.坚持运动
每天至少进行30~60分钟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人,患癌风险降低,尤其是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肺癌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有所下降。
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或等量的两种运动组合。
10.定期筛查
除了癌症筛查,还要定期做肝炎病毒筛查、艾滋病毒筛查。
此外,长期工作压力大、焦虑、生活不规律也非常影响健康,平时要劳逸结合,学会调节心情、缓解压力。▲
本期编辑:张杰
立冬之后,气温也在逐渐下降,距离寒冷的冬天也就不再遥远。虽然天有点冷,也难以抵挡女性的爱美之心。如今的女性在冬天已经不再像二三十年前包裹的严严实实,甚至有点女性依然穿的比较单薄。其实,女性的身体素质比较弱,与自身的穿着也是有着重要的关系。冬天,身体的这个地方不能裸露,更要做好保暖。
俗话说寒从脚下生,脚冷会让女性感觉更冷,民间一直有“脚冷冷全身”的说法,双脚若受冷,人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也会使得疾病有机可乘。而爱美的女性却喜欢穿九分裤,裸漏出脚踝,这种装扮看起来非常有女人味,但是却让脚踝直接与寒冷的空气相接触,脚步冷也就让女性的腿部感觉冷甚至整个人都感觉暖和不过来。如果女性长期这种做,无疑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久而久之关节炎可能就找上门来。
到了冬天,这个时候您还是要给冬天点面子,还是把自己家中各种冬季的衣物找出来,做好保暖工作。当然不仅仅是脚踝的保暖,还要注意腹部、肩膀和颈部的保暖。腹部受凉,则易引起胃的不适,甚至会有疼痛感,尤其是有胃部疾病或胃功能本来就低的人,更需多加注意。而对于女性而言,腹部受凉还易诱发痛经和月经不调等症状,尤以经期女性更为明显;颈部受凉,不但会引起颈部血管收缩,从而容易诱发脑部疾病,还可能会引发带有肺部症状的流感;而又因肩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比较脆弱,若受凉则很可能会导致其受伤。
门静脉高压是由于门静脉血液回流入肝脏阻力增大,导致大量血液淤积在门静脉系统,而出现的压力升高。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那么,患者一旦合并门静脉高压,应该如何正确治疗呢?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般来说,临床上对于门静脉高压的治疗常用以下方法:
1,肝硬化患者合并有消化道出血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脾脏+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方法进行门静脉减压。该手术的方法由于阻断了脾静脉回流,可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内的压力,从而可减少患者消化道出血的表现,避免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门体静脉分流术,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将门静脉和体静脉之间建立通道,使门静脉的血液不经过肝脏,直接进入下腔静脉,也可有效地减低门静脉内的高压。该方法对于不能够耐受手术且伴有反复消化道出血的患者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该方法由于门静脉内的血液并没有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下腔静脉后,有可能造成患者肝性脑病的发生。
3,脾静脉肾静脉分流,由于脾静脉是回流入门静脉的主要血管之一,因此,将脾静脉的血液分流入肾静脉内,也可有效地降低门静脉内的压力。临床上针对患者不同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可以选择不同的门静脉减压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不是绝对完美的,只有综合考虑了患者的承受能力,作出正确选择,才能使患者受益最大化。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核桃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孕妇吃核桃的好处有许多。在怀上宝宝之后,孕妇需要补充各类的营养,除了要多吃一些水果之外,坚果类的食物也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很好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锌、锰含量日渐降低,铬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
但是孕妇吃核桃的时间也有学问的哦。
一般三四个月的时候吃比较好,这一阶段是胎儿脑部以及视网膜发育十分重要的阶段。
一般来说,最好是在早餐到午餐之间,或是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可以选择制作一些点心在两餐直接吃,每天吃二到五个即可。
核桃的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5~20克,脂肪60~70克,碳水化合物10克,并含有人体必需的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以及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维生素。
据测定,500克核桃仁相当于2500克鸡蛋或4750克牛奶的营养价值,特别对大脑神经细胞有益的钙、铁、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成分含量比较高。
核桃可以去皮后生吃,也可以研碎与红糖拌合蒸包子吃,还可以煮粥或做成桃饼吃,如果孕妇每天坚持吃几个核桃,对自己身体的保养和对胎儿的发育均有很大的好处。
提示:孕妈妈前三个月一定不要忘记吃叶酸,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营养食物,为宝宝增加营养。
被誉为“脑黄金:”长寿果“的核桃成为孕妇必备的营养品,但是近期电视和网络上有很多关于“毒核桃”的报道,这些经过硫磺熏的或者用福尔马林和双氧水泡制的“毒核桃”流入市场给我们的食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也让准妈妈们在挑核桃时犯了难。下面就教你怎样挑出好核桃。
一是看,细心观察它的外壳,质量好的核桃外表圆整、个头纹路均匀、缝合线紧密,会稍微有点扎手。发黑、泛油的多数为坏果。
二是摸,有经验的食家会把核桃在手上掂量掂量,轻飘飘的没有分量,多数为空果,坏果。
三是闻,味道方面也很容易辨别,好的核桃应该是没任何异味的,挑选几个闻一闻,陈果、坏果有明显的哈喇味,如果把核桃敲开闻,哈喇味更明显。
四是听,拿在手里揉一揉,要是所谓的金石之音,也就是很实在,硬朗,则说明是成熟的野生核桃,要是皮拉皮拉的空声,那多半是嫁接的。此外把核桃从一米高左右扔在硬地上听声音,空果会发出像破乒乓球一样的声音。
总而言之,孕妇要吃的“好”核桃必须要经过这样由表及里,从外壳到果仁的反复对比、审慎选择。只有吃到了好的核桃,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达到强身健脑的作用,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也是指日可待的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左边3个、右边3个乳腺纤维腺瘤,是否需要做手术,要看大小变化的情况。比如前年结节是5mm,去年变成7mm,今年变成11mm,即结节不断长大,这种情况建议做手术。或者一来就诊结节已经比较大,将近2cm或者超过2cm,也会建议做手术。对于纤维腺瘤有效的治疗措施,即是做手术,很多时候吃药疗效都不会显著。如果合并乳腺有比较显著增生、结节比较明显、多发结节等等,可能建议吃药抑制腺体增生,避免长更多的结节。但是对于结节已经明显形成了乳腺的纤维腺瘤,可以考虑做手术切除。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