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文章 中医养生:饮食太过伤脾胃
中医养生强调饮食适度,过量或不足都可能伤害脾胃,导致各种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脾胃是消化吸收的枢纽,过度饮食会影响其功能,聚湿、生痰、化热,为疾病埋下隐患。 脾胃的机能强弱不同,进食量应因人而异。 胃为水谷之海,食物需经过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才能转化为精微物质。 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脾胃保持流水作业,交替虚实。 暴饮暴食会损伤肠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痛、腹泻等症状。 因此,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正确饮食调养,对养生保健意义重大。
运动与健康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古代名人多吃姜养生
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品和中药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古代名人,如神农、孔子、苏轼、徐霞客等,都对姜的养生功效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实践。 《神农本草经》记载,姜具有温中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等功效。神农尝百草,误食毒蘑菇昏迷,苏醒后发现躺卧之处有一丛青草,嚼食其块根后身体痊愈,便将此草命名为“生姜”。 孔子认为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因此他“不撤姜食,不多食”。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也认为姜能养生保健,并解释了孔子的食姜习惯。 苏轼在杭州任职太守时,拜访净慈寺主持,发现主持年过八十,精神矍铄,面色红润。主持透露,他每日用连皮嫩姜切片,温开水送服,已食四十余年。苏轼深受启发,并写下“驻颜不老方”流传后世。 明代徐霞客长途跋涉,携带生姜以防病。他认为姜能促进阳气生发,使人活力旺盛。野外露宿时,他常饮姜汤以驱寒祛湿。 姜还曾救过皇帝的命。民间传说,刘邦身染瘟疫,当地百姓献方“生姜萝卜汤”,使他病情大减。南北朝时期,宋明帝喉中长疮,名医徐文伯诊断后,让明帝每天吃三次生姜,每次五两,最终解除毒素恢复健康。 除了名人们,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姜的谚语,如“早吃三片姜,赛过人参汤”、“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这些谚语都说明了姜的养生保健作用。
老年健康守护者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