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深静脉血栓在小儿中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以下是关于小儿深静脉血栓的一些重要信息。
发病率:据统计,住院儿童中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约为千分之五,而在1-18岁人群中,发病率仅为每年十万分之七。虽然发病率低,但由于大多数医生缺乏相关临床经验,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病因:三分之二的小儿深静脉血栓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其他原因包括先天性易栓症、感染、先天性心脏病、外伤、肾病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恶性肿瘤等。值得注意的是,25%的小儿深静脉血栓与恶性肿瘤有关。
症状:深静脉血栓可能会导致上肢肿胀、变色,面部肿胀、侧支循环形成等;下肢的静脉血栓表现为腿部肿胀、疼痛、颜色发青或发红。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略。
检查:超声检查可作为初步判断,尤其适合检查下半身。如果是检查上半身静脉,可能需要和血管造影一起明确。
治疗:小儿深静脉血栓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抗栓治疗,包括抗凝治疗或溶栓治疗。抗凝药物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对于小儿患者,低分子肝素的优势比较明显,生物利用度较高、半衰期更长、抗凝效果较好。需要注意的是,低分子肝素的治疗剂量是年龄依赖的,年龄小,每公斤体重要求的剂量反而大。
持续时间:一般来讲,如果能找到明确原因,抗凝时间为3个月。如果一直没有找到原因,抗凝时间至少为6个月。如果容易发生血栓的因素一直存在,可能需要延长抗凝治疗的时间。这需由专业的医生来评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