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心跳过慢(心动过缓)的情况。那么,什么是心动过缓?它有哪些表现?是否所有的心动过缓都需要治疗?又该如何治疗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正常心脏的跳动机制。心脏有一个自主的“司令部”,称为窦房结,它是心脏跳动的发动点和起点。当心电图报告显示为“窦性心律”时,意味着心跳由正确的部位发出,属于正常情况。
心脏跳动的指令从窦房结发出后,会依次传导到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等部位,完成一次心脏的舒缩跳动。
心动过缓是指任何因素影响心脏传导通道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导致心脏起跳或传导延缓的现象。窦房结的病变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等;而房室结、希氏束的病变则可能导致房室传导阻滞(一度~三度)。
以前,正常成人的心率标准为每分钟少于60次被认为是心动过缓。但是,最新的研究发现,一部分正常人的平均心跳在每分50-60次之间。因此,心动过缓的标准已被更新为每分钟少于50次。然而,具体的判断还需要医生的专业意见。
引起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包括年龄老化、训练有素的运动员、长期的体力劳动者等。老年人中,心动过缓较为常见,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的起跳“司令部”和传导通道会逐渐老化、退化和纤维化。除此之外,许多疾病和药物副作用也可能导致心动过缓,这被称为继发性心动过缓。
如果心动过缓引起头晕、眩晕、黑朦、意识不清、晕厥等症状,或者出现疲劳无力、气急、心慌、胸闷等表现,需要及时就诊。长期病理性心动过缓还可能导致心脏扩大,继而发生心力衰竭症状。
夜间心跳慢在正常人群中很常见,尤其是在年轻人和运动员中。然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更容易发生夜间心动过缓。如果您发现自己有夜间心跳慢的现象,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治疗。
并非所有的心动过缓都需要治疗。只有在心动过缓引起不适症状、心电图存在二度二型或三度房室阻滞、或者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引起明显心动过缓时,才需要进行干预和治疗。运动员、长期的体力劳动者心跳频率慢,但平时无不适表现,属于正常状态,不需要治疗和干预。
目前,病理性心动过缓的主要原因是心脏传导通道的老化性病变。因此,老年人常见病理性心动过缓。治疗心动过缓的药物主要有阿托品和异丙肾上腺素,但这两种药物主要用于临时性增快心跳,不适合长期使用。植入起搏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唯一可以治愈心动过缓的手段,虽然需要微创手术植入,但它已被证明是一项成熟有效的治疗技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