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选择合适的药物至关重要。首先,确诊后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其次,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身体状况,选择一种抗精神病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通常,推荐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有效推荐剂量。药物调整速度应视药物特性和患儿身体状况而定。同时,必须遵循足量、足疗程用药的原则。
单一用药与配合用药的选择也需要谨慎考虑。如果单一用药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加量或换用另一种化学结构不同的抗精神病药物。只有在上述治疗仍不满意时,才应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合并治疗时,应选择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两种药物联用。一般情况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被推荐作为一线药物。
关于抗精神病药物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并非越新的药物疗效就越好。各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之间的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存在个体差异,需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群及身体情况个体化选择。例如,当患儿表现不合作或明显的兴奋躁动时,可能需要考虑使用氟哌啶醇针剂。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后疗效不佳者,可考虑换用或合并使用第一代抗精神病药治疗。
此外,关于抑制5羟色胺受体对症状的影响,目前仍存在争议。虽然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多巴胺与5羟色胺受体的综合拮抗作用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精神分裂症患儿的阴性症状和抗抑郁的作用,但尚未阐明阳性或阴性症状各自的特殊机制。因此,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都具有同样或类似的药理机制,无法针对特定的“靶症状”进行治疗。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利培酮等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虽然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眩晕、嗜睡、恶心及垂体泌乳素升高等。因此,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必须密切监测临床症状和功能损害的变化,并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