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小儿盗汗,顾名思义,是指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出现出汗的现象。盗汗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盗汗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是由于孩子新陈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所致,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而病理性盗汗则可能与结核病、佝偻病等疾病有关,需要及时就医。
中医认为,盗汗多由表虚不固、气阴两虚等原因引起。表虚不固型盗汗表现为自汗和盗汗并见,孩子精神倦怠,面色苍白,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治疗时,可选用玉屏风散,该药由黄芪、防风、白术组成,具有益气固表的功效。气阴两虚型盗汗表现为盗汗为主,伴有自汗,孩子消瘦、口干、精神萎靡,手足心热,舌淡苔少。治疗时,可选用生脉散或生脉饮,该药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具有益气养阴的功效。
除了药物治疗,家长还需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都是预防盗汗的有效方法。
当孩子出现盗汗时,家长不要过度紧张,首先要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孩子出现盗汗并伴有其他症状,如低热、咳嗽、烦躁易怒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总之,小儿盗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要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及时就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