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空军总医院“双镜”联合一次扫除小肠多发巨大息肉

空军总医院“双镜”联合一次扫除小肠多发巨大息肉
发表人:何伯君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双镜联合手术已成为治疗肠道疾病,尤其是小肠息肉的新宠。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和普通外科成功为一位患有黑斑息肉病的19岁青年实施了“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腹腔镜小肠巨大多发息肉切除术”,一次性切除所有小肠巨大息肉,标志着该院在该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患者15年前发现口唇黑斑,一直未予重视及治疗。2012年12月胃镜及肠镜检查时发现小肠多发息肉,诊断为Peutz-Jeghers (黑斑息肉综合征)综合征。2013年初在当地医院行息肉切除术。2014年1月复查胃镜提示:胃息肉,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提示:结肠多发息肉,乙状结肠、直肠炎。为进行小肠镜检查,患者慕名来到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

入院后,医生发现患者空肠近段距屈氏韧带约20cm处见一枚巨大息肉,大小约3*3.5cm,广基(也就是息肉无蒂,根部完全与肠黏膜贴附在一起)。医生进镜至距屈氏韧带约70cm处发现,相邻2枚巨大息肉,大小分别为4*5cm、5*6cm,粗蒂,息肉牵拉致肠腔套叠。直接进行内镜下切除,穿孔、出血风险极高。

结合患者病情和身体状况,毛高平主任带领医生们经过审慎研究,决定采用全麻下“气囊辅助内镜联合腹腔镜小肠巨大多发息肉切除术”。手术中,医生准确将生理盐水注射到息肉根部,将薄如蝉翼的肠黏膜抬起,避免内镜圈套息肉时意外伤及肠黏膜而导致穿孔。经过4个多小时的通力合作,一次性将患者肠道息肉全部清扫干净。

消化内科毛高平主任介绍:“以往,双气囊内镜切除这样的肠道息肉需要2至3次内镜手术才能完成,而且不能完成整个小肠检查,有了腹腔镜联合,一次手术完成整个小肠全部息肉切除,最受益的是患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肠息肉疾病介绍:
各种原因导致的消化道黏膜上隆起的病变,肠息肉是一种肠粘膜表面异常生长,且向肠腔内突出的异常组织,经长期肠道刺激后,肠息肉有出血、癌变的可能;小息肉常不伴有临床症状;息肉渐大后,常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腹部隐痛、黑便或血便、腹胀、腹痛、排便异常等肠道症状;也可诱发肠套叠(指肠管套进了另一段肠管内)、肠扭转。在治疗上,大多数肠息肉以内镜下切除为主,严重者需切除部分肠管。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日常生活中,肠息肉和痔疮是两种常见的肛门疾病,它们在症状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明显的区别。以下将从出血颜色、发生症状的部位等方面,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两种疾病的区别。

    1. 出血颜色:肠息肉出血的颜色通常为暗红色,伴有血块和黏液。而痔疮出血的颜色则是鲜红色,可以是滴血或喷射状,血液和大便一般不相混。

    2. 发生症状的部位:肠息肉发生在肠道,可能导致腹部隐痛、胀气、腹泻或便秘等症状。痔疮则发生在肛门,主要表现为肛门局部的潮湿、瘙痒、刺痛、坠胀感等。

    3. 检查方法:肠息肉主要通过电子纤维结肠镜进行检查,观察肠息肉的数量、大小及表面黏膜的改变。痔疮的检查方法包括肛门视诊、直肠指诊和肛门镜检查等。

    4. 治疗方法:肠息肉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药物治疗等。痔疮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

    5. 日常保养:预防肠息肉和痔疮的发生,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排便习惯,适当运动等。

    6. 医院科室:肠息肉和痔疮的治疗通常在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肛肠科进行。

    7. 药品:针对肠息肉和痔疮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泻药、止痛药、收敛剂等。

    总之,肠息肉和痔疮在症状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

  • 便血拉肚子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1. 肠炎:肠炎是肠道黏膜发炎的疾病,可能导致腹泻和便血。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等。

    2. 肠息肉:肠息肉是肠道黏膜上生长的良性肿瘤,可能导致便血和腹泻。肠息肉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肠道肿瘤。

    3. 痔疮:痔疮是肛门和直肠下端静脉曲张形成的肿块,可能导致便血和疼痛。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4. 肠道肿瘤:肠道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可能导致便血和腹泻。肠道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能出现腹痛、体重下降、贫血等症状。

    5.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可能导致腹泻和便血。常见症状包括腹痛、发热、恶心等。

    针对便血拉肚子的治疗,主要根据病因进行。肠炎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止泻药和止痛药进行治疗。痔疮可以通过手术或药物治疗。肠息肉和肠道肿瘤需要手术治疗。

    预防便血拉肚子,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肠道疾病。

  • 便血暗红色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便血暗红色的原因:

    1. 消化道炎症: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现充血、水肿、糜烂等症状,从而引发便血。

    2. 肠息肉: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息肉表面容易出血,导致便血暗红色。

    3. 肠道肿瘤:包括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如腺瘤性息肉,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直肠癌等,都可能引起便血暗红色。

    4. 肠道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现便血。

    5.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等,可能导致肠道黏膜出血。

    针对便血暗红色,首先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检查方法:

    1. 肛门指诊:检查肛门及直肠是否有病变。

    2. 血常规:检查是否有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

    3. 大便常规:检查大便中有无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

    4. 电子结肠镜:直观观察肠道内部情况,可发现息肉、肿瘤等病变。

    5. 腹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肠道周围情况,排除其他疾病。

    治疗方面,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如抗炎药物、抗生素、止血药物等。

    2. 手术治疗:如切除息肉、肿瘤等。

    3. 放化疗:针对恶性肿瘤,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4. 支持治疗:如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等。

    预防方面,以下建议有助于降低便血暗红色的发生风险: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等。

    2.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消化道疾病。

    3. 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肠道感染。

    4. 避免滥用药物,尤其是可能导致肠道出血的药物。

  • 结肠黑变病,一种由黑色素沉着引起的肠道疾病,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疾病的发生,往往与长期滥用通便药物有关。其中,含有蒽醌类成分的通便药物是导致结肠黑变病的主要原因。

    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胀、便秘、排便困难、下腹部隐痛、食欲不振等。这种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要预防结肠黑变病,首先要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养成良好的排便规律。其次,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如红薯、香蕉、火龙果、芹菜等。此外,还要避免滥用通便药物,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锻炼也是预防结肠黑变病的重要措施。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补充益生菌等,也有助于预防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虽然危害较大,但只要我们了解其病因,积极预防,就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让我们一起关注肠道健康,远离结肠黑变病的困扰。

    此外,结肠黑变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促进排便等手段来缓解症状。手术治疗则适用于病情较重的患者。

    最后,结肠黑变病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直肠黏膜隆起性病变,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在结肠镜检查等检查中意外发现。

    那么,直肠息肉切除术后多久可以出院呢?一般来说,患者需要住院观察一周左右,待病情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后才能出院。手术方式主要采用经肛门口直接切除直肠息肉,或在内镜下进行切除或射频治疗。

    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饮食: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粗糙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保持肠道通畅。
    • 休息:术后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避免久坐久站,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 复查:术后3个月、6个月、1年进行复查,了解息肉切除情况及有无复发。
    • 预防:改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期体检,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

    除了手术治疗,预防直肠息肉的发生也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道内毒素的积累。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直肠息肉的高危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压力过大也会增加直肠息肉的发病风险,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预防疾病。
    •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肠道问题。

    总之,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

  • 肠息肉,这个听起来让人心生恐惧的词汇,常常让人联想到癌症。然而,肠息肉并非都是“恶毒”的,它们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只有前者有较高的癌变风险。

    肿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型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为常见。与有蒂腺瘤相比,无蒂腺瘤的癌变风险更高,而且腺瘤越大,其中绒毛成分越多,癌变的风险也就越大。

    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淋巴性息肉、黏膜脱垂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它们的癌变风险较低。如果在肠道出现数目超过100颗的息肉,并伴有肠息肉病的特殊临床表现,那么我们可能会怀疑患者患有多发肠息肉病。

    肠息肉的症状包括便血、大便习惯改变、腹痛等。如果患者出现间断性便血、大便表面带血、大便时间、次数改变,或者不明原因的腹泻、便秘等症状,都应该引起警惕。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最好进行肠镜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肠息肉。对于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肠息肉史、长期抽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食物、便秘或腹泻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发现肠息肉后,医生会根据息肉的大小、数量、位置和病理性质等因素选择治疗方案。由于息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癌变的风险,因此,只要发现息肉,最好及时切除。小息肉一般可以在做肠镜检查时摘除并送病理检查。直径大于3厘米的腺瘤,特别是绒毛状腺瘤,一般需要通过手术切除。如果已有癌变,则根据癌变范围选择局部肠壁或肠切除手术。

  • 我最近出现大便发黑的情况,有些担心,于是在网上咨询了一位医生。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和饮食习惯,然后建议我去医院做了相关检查,包括大便常规、大便潜血和血常规。医生告诉我可能是因为食物或者溃疡引起的,让我注意避免吃颜色深、含铁多的食物,比如奥利奥和颜色深的青菜。医生还提醒我,如果大便两到三天一次,问题不大,但如果是拉稀就可能有问题,需要及时就医。

    我对医生的建议感到非常满意,觉得他非常专业和负责。我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感谢医生的帮助。

  •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肠息肉这一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也成为了患者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肠息肉的治疗必须建立在明确的诊断基础之上。传统的肠道检查方法往往存在痛苦大、准确性低等问题,而现代的无痛电子肠镜检查则具有无痛苦、高分辨率、全面彻底等优点,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肠息肉,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等。药物治疗适用于体积较小、症状轻微的肠息肉;内镜下微创手术则适用于体积较大、位置较高的肠息肉;而传统手术则适用于复杂或恶性的肠息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还需关注以下几点:

    • 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经验丰富的医生。
    • 了解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 注意术后护理,遵循医嘱进行复查。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肠息肉复发。

    此外,以下内容也将对肠息肉的治疗有所帮助:

    • 饮食调理:保持饮食清淡,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 运动锻炼:适当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加重肠道负担,增加肠息肉的发病率。
    •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肠息肉,早期治疗。

    总之,肠息肉的治疗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通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可以战胜病魔,重获健康。

  • 肠息肉是常见的肠道疾病,其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目前,肠息肉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圈套切除术、内镜电灼术、黏膜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等。

    当肠息肉位于直肠或乙状结肠时,可以通过肛门进行手术切除,这种手术方式创伤较小,恢复较快。而对于位于结肠的肠息肉,由于其距离肛门较远,通常需要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这种手术方式视野更清晰,手术更精准。

    术后,患者需要禁食一段时间,期间可以通过静脉输液进行支持治疗。2-3天后,患者可以开始吃一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除了手术治疗方法,肠息肉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避免吸烟和饮酒等。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肠息肉。

    如果肠息肉患者出现腹胀、腹痛、大便带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 肠镜检查是诊断肠息肉的重要手段之一,而肠息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电切和钳除两种。本文将对比分析肠镜息肉电切和钳除两种手术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肠息肉的治疗。

    肠镜息肉电切手术与钳除手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1. 治疗效果更彻底:电切手术能够将息肉彻底切除,降低复发率。

    2. 止血效果良好:电切手术在切除息肉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止血,减少出血量。

    3. 适应症更广:电切手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肠息肉,包括直径较大的息肉。

    然而,电切手术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以下情况应考虑钳除手术:

    1. 息肉直径小于0.3厘米。

    2. 息肉位于肠壁较薄的位置。

    3. 患者体质较弱,无法耐受电切手术。

    术后注意事项:

    1. 饮食方面:术后应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

    2. 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复查: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4. 护理: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感染。

    总之,肠镜息肉电切和钳除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缺点,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做好术后护理,以促进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