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

找医生 >

李沛 >

医生详细解答睡眠问题、胃肠炎和更年期症状

疾病详情
我有睡眠问题,胃肠炎,怕冷,上交热,下交寒,乏力,头疼,晨起腰疼,乳腺有点疼,是否需要补气血或钙?患者女性44岁
就诊科室: 普通内科
医生建议
根据你的描述,你可能患有慢性结肠炎更年期综合征。建议你注意饮食,忌辛辣刺激,配药物治疗。晚餐吃7成饱,避免影响入睡。适当运动可以缓解晨起腰疼。由于你正处于更年期,可能需要补钙。乳腺疼痛需要去医院检查,了解具体情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问答详情
问答交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诊疗建议
登录查看该医生的全部信息 >
扫码登录
微信扫码,随时提问
医生
您好,最近有哪些不适症状?
患者
我睡眠浅,半夜会醒来,但马上又睡着了,爱做梦。
相关问诊

我偶尔喝酒,最近想接种疫苗,想了解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7

医生建议:在接种疫苗前24小时内避免饮酒,以免影响疫苗效果。接种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副作用,如发热、头痛等,这是正常现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很重要。对于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建议在接种前向医生咨询。如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您刚刚接种了疫苗。

李沛

副主任医师

桐柏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最近出现了头痛、恶心和乏力等症状,想知道可能的病因是什么?患者男性57岁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9

医生建议:根据你的症状和病史,可能存在多种疾病的可能性,包括感染神经系统问题代谢紊乱等。我们建议进行抽血化验和其他相关检查来确定具体的病因。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非常重要。请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在必要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李沛

副主任医师

桐柏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我打篮球时发了跟腱炎,最近用力时会有些疼痛,想知道能否同时使用扶他林软膏和麝香壮骨膏?患者男性17岁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总交流次数:13

医生建议:对于跟腱炎,需要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麝香壮骨膏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但请先咨询医生或药师。同时,建议避免过度使用受伤的脚踝,适当进行物理治疗和按摩。

李沛

副主任医师

桐柏县人民医院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文章 退热药物选择

发热是许多疾病共有的症状之一,过度的发热会使人体机能发生障碍,导致抽筋、惊厥等严重反应,发热过久还会造成人体消耗增加、营养供给不足,引发其他病症。 退热药物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从而降低体温。 临床上使用的退热药多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又称为非甾体抗炎药),常用剂型有口服剂型、注射液、栓剂等。 常用退热药的分类 1. 口服退热药 口服剂型为首选,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安乃近、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等。 口服剂型包括滴剂、分散片、干混悬剂、缓控释片、混悬液、胶囊、咀嚼片、颗粒、口服溶液、口服崩解片、泡腾颗粒、泡腾片等。 (1)阿司匹林 价廉易得、疗效显著。但自美国 1984 年披露瑞氏综合征与阿司匹林有关后,已立法撤销阿司匹林作为儿科制剂。 WHO 亦不主张给予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热的儿童应用阿司匹林。 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也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2)安乃近 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临床。70 年代因出现本品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报道。我国现已很少使用。 所以,首选的口服退热药为「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可适用于 3 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另外,对乙酰氨基酚有引起溶血的报道,有溶血风险的患者退热时可以选择布洛芬。对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无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布洛芬。 注射剂 适用于意识不清、进食差、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 药品种类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氨酚比林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 此类药物作用快、体温下降迅速,患者出汗较多,使用时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 且由于患者体温下降过快,不良反应多,目前临床已很少使用。 栓剂 对于意识不清、进食差、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还可以考虑用栓剂,比如吲哚美辛栓、阿司匹林栓、小儿布洛芬栓、右旋布洛芬栓等。 栓剂的吸收不经过肝脏,直接从肠道黏膜吸收入血,不刺激胃肠道,比口服给药起效快。但从吸收率来讲,栓剂需要通过黏膜吸收,吸收率比口服用药低。 所以,一般口服的最大剂量是每次 15 mg/kg,用栓剂的时候,剂量就要相应大一点,每次最大剂量可以用到 20 mg/kg。 退热药如何用? 退热药的使用原则 首选口服剂型。一般 6 小时用一次,一天最多使用 4 次,连续使用不要超过 3 天。使用退热药前、后均要注意监测体温。 常用口服退热药的使用剂量 1. 对乙酰氨基酚 12 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 500 mg;6~12 岁儿童一次 250 mg;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 4~6 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 小时内不得超过 4 次。 12 岁以下儿童按照每体重给药。缓释剂型每 8 小时给药一次,24 小时不超过 3 次。 2. 布洛芬 12 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 200 mg,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 4~6 小时重复用药 1 次,24 小时不超过 4 次。 12 岁以下儿童按照每体重给药。缓释剂型早晚各一次给药。 3. 其他剂型退热药的使用剂量 (1)对乙酰氨基酚注射液:肌肉注射一次 0.15~0.25 g。 本品不宜长期应用,退热疗程一般不超过 3 天。 (2)氨酚比林注射液:肌内注射,一次 2 mL。 一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由于肝肾功能发育不全禁用。 (3)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肌内注射。 成人一次 2 mL,或遵医嘱。在监护情况下极量为一日 6 mL。2 岁以下:0.5~1 mL/次;2~5 岁:1~2 mL/次;大于 5 岁:2 mL/次。需要注意的是本品不宜连续使用。 (4)吲哚美辛栓:直肠给药。 轻轻塞入肛门约 2 cm 处,一次一枚,一日一次,每日剂量不宜超过 2 枚。 (5)小儿布洛芬栓:直肠给药。 1~3 岁小儿,一次一粒(塞肛门内约 2 厘米处),症状不缓解,间隔 4~6 小时重复一次,24 小时不超过 4 粒。3 岁以上小儿推荐使用每枚 100 mg 的栓剂。 (6)阿司匹林栓:直肠给药。 12 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 1 粒,塞入肛门内约 2 厘米处。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 4~6 小时重复用药 1 次,24 小时不超过 4 次。 退热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1. 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超过最大剂量使用会造成肝损伤。 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氨酚伪麻那敏胶囊、白加黑感冒片等。 如果使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时,同时服用上述复方感冒药,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因此用药前要仔细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含相同有效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2. 布洛芬退热作用比较强,使用时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发热患者。 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布洛芬不良反应可能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儿童应慎用。 3. 持续高烧,可以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间隔是 4 小时。 当对乙酰氨基酚用了最大剂量后 2 小时烧没退,可以交替使用布洛芬,这两种药交替使用的最小时间间隔是 2 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的次数不变。 4. 使用退热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是「治标不治本」。 需要查明发热原因,常规意义上的退热药只起降温作用,并不针对引起疾病的病原体进行治疗。 比如细菌性肺炎引起高热时,首先需要使用抗生素控制细菌,从而达到彻底消炎降温的效果。

李沛

副主任医师

桐柏县人民医院

1336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幽门螺杆菌

一、什么是幽门螺杆菌(Hp)? Hp是一种极易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革兰染色阴性螺旋状细菌,从口腔进入人体后可定植于胃型上皮,难以自发清除,很容易造成持久或终生感染。 由于Hp易传播、难清除,全球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人感染Hp。我国Hp 感染率平均为59%,因此Hp检查结果阳性在临床工作中十分常见。 二、Hp有哪些危害? Hp可导致以下问题: ➤ 消化不良 ➤ 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 ➤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 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 ➤ 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等 三、哪些Hp阳性患者推荐根除Hp? 《幽门螺杆菌感染基层诊疗指南》指出,两大类人群强烈推荐根除Hp,另有十大类人群推荐根除Hp,临床工作中可根据表1查找判断: 表1 幽门螺杆菌根除指征 四、哪些Hp阳性患者可以不根除Hp? ➤ 无表1列举的12个根除指征的成年人 ➤ 14岁以下无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的儿童与成人相比,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低,且根除治疗的不利因素较多,包括抗菌药物选择余地小、儿童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低等;加之儿童感染Hp后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因此很多儿童可以不根除Hp。 然而,建议对消化性溃疡和有消化不良症状的儿童根除Hp。 ➤ 部分老年人 一方面,老年患者对Hp根除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降低,且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Hp预防胃癌的获益较低。 因此,即使老年患者存在“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Hp根除指征,由于身体状况不一,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一定需要根除Hp。

李沛

副主任医师

桐柏县人民医院

1389 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改善

1. 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6 g,增加钾摄入量。 2.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3. 控制体重,使BMI<24.0 kg/m2 ;腰围:男性<90 cm,女性< 85 cm。 4.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 5. 不饮酒或限制饮酒。 6. 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4-7次,每次持续30-60 min。 7.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李沛

副主任医师

桐柏县人民医院

1378 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