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京东健康

查知识

孤独症

孤独症

别名:儿童孤独症,自闭症,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小儿孤独症

就诊科室:

小儿内科 精神科

微信扫码 随时提问

孤独症相关科普内容

文章 孤独症的治疗有什么办法?

赵驿鹭撰稿,杨莉审校 当孩子已经被诊断为了孤独症,及时开始有效的治疗就成为了当务之急。然而,现在针对孤独症的治疗手段五花八门,其中也不乏为了获取不当利益而设置的“陷阱”。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治疗方式?如何识别“陷阱”?什么时间开始治疗效果最好? 一、教育康复 教育康复是迄今为止改善孤独症儿童症状最有效的方式。教育康复有很多种,包括应用行为分析和发展理念下的教育干预技术(如地板时光、关系发展介入、丹佛模式、结构化教学等)。其中,应用行为分析是有最多证据支持的改善患者社会适应和生活能力的方式。 研究表明,教育干预的时机越早越好。早期系统性、高强度的训练对孩子日后功能恢复极为有益。但尽管如此,孤独症目前仍然无法被有效治愈,教育训练不仅要及时,也要长期。 二、药物治疗 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但孤独症儿童较比常人更容易出现诸如情绪问题、注意缺陷、问题行为、其他精神障碍等等,若儿童存在这些问题,则可以采用精神药物对症治疗。比如,若孩子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则可以考虑用哌甲酯、托莫西汀加以治疗。利培酮、阿立哌唑也是孤独症儿童出现攻击自伤行为、情绪障碍、易激惹行为的常用药物。 三、饮食疗法 尽管目前的研究已经证实了孤独症儿童更常出现消化不良、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存在肠道菌群的失调,但仍需要注意两点:一、孤独症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疾病,肠道变化并不能解释疾病的发生,相反,它只是冰山一角;二、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饮食制剂被批准用于孤独症治疗,家长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给孩子建立更健康、营养的饮食模式,但切记不可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其中。 四、基因疗法、干细胞疗法、磁刺激疗法… 不论是基因疗法、干细胞疗法、磁刺激疗法还是针灸疗法等,目前都不作为主要手段推荐,也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这些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五、社会支持 和谐、友善的社会支持是人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星孩们也不例外。而与常人不同的是,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对星孩是极为巨大的挑战,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予以星孩格外的重视。 家长需要意识到,社会支持对孤独症儿童的意义不亚于传统的治疗方式,甚至从长远来看有过之而无不及。 家长可以在多个层面上积极的营造、建设环境,小至家庭、社区,大到幼儿园、学校。比如保持家庭内的民主交流、自由沟通,在不失规矩的同时给孩子最大程度的理解和宽容。当孩子上学后,家长可以与学校老师建立起友好的关系,让老师理解孩子的不同,适当特殊化对待。如果老师能进一步呼吁同学多关照、帮助他,包容他与别人不一样的特点,而不是挖苦嘲笑,那么孩子也更容易发展社交能力,而不是因为人际关系上的挫折出现种种情绪问题。 总的来说,教育干预是目前治疗孤独症最有效的手段,而一些诸如干细胞疗法、磁刺激疗法则应慎重。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保障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而一旦孩子出现了一些其他问题,比如情绪问题、抽动时,就要考虑针对这些情况进行药物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增强孩子能力、提升技能、学习一定的社交技巧,并最终成为具有社会功能的成年人。但星孩是一个大群体,能力差异极大,因此治疗也应该个体化,在实际生活中根据孩子的情况把握合适的方式。

杨莉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112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孤独症患儿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孤独症患者中以男孩多见,男孩比女孩多3~4倍。根据美国8岁儿童数据显示,自2012年到2020年,孤独症的发病率由1/68上升至1/54,而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0~6岁精神病残疾儿童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病残疾儿童约占36.9%,约为4.1万人。孤独症需长期持续性治疗。 一、药物治疗 目前还缺乏能够改变孤独症的病程,改善核心症状的药物。药物治疗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盲目用药。 抗抑郁药:抗抑郁药多选用氯丙咪嗪、丙咪嗪等,能够减轻刻板行为、攻击行为,改善社会交往能力。 抗精神病药物:常用的有氟哌啶醇、舒必利。前者可改善患儿的多动、刻板行为,稳定情绪;后者则可改善孤僻、退缩患儿活跃、语言增多,使,并改善情绪。盐酸利培酮也可改善患儿症状。 维生素B6和镁剂:有研究报道大剂量维生素B6和镁剂可能改善患儿的症状。 二、其他治疗 干预治疗:干预的基本目标是改善核心症状,即促进患者的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矫正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刻板行为和不良行为,让患者掌握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此外,减轻和消除伴随的神经、精神症状。 康复训练:至今国内外公认的改善孤独症核心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最有效方法。目标是促进患者的语言发育,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多数孤独症患者在学龄前不能适应幼儿园的教育,可在康复机构或特殊教育学校接受康复治疗师和特殊教育教师等提供的康复训练和特殊教育。学龄期语言交流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所提高以后,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学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教育,仍有部分患者需要继续特殊教育。 心理治疗:多采用行为治疗,主要目标是强化已经形成的良好行为,矫正影响到接受教育和训练、社会交往或危害自身安全的异常行为,如刻板行为、攻击性行为、自伤或自残行为等。认知治疗适用于智力正常,或学龄期、青春期的孤独症患者。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自己与同龄人的差异,自身存在的问题,激发自身的潜力,发展有效的社会交往技能。家庭治疗和咨询能使孤独症患者的父母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掌握恰当的养育技能和应对技巧。

手护妈妈

110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孤独症患儿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孤独症属于广泛发育性疾病,是其中最常见、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多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刻板重复行为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约70%的患儿同时伴有精神发育迟滞。能够导致孤独症发生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学因素、病毒与免疫学因素、神经生化与神经内分泌因素、脑结构与脑电生理学因素、围生期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等。 一、孤独症的发病原因 遗传学因素:有研究证实,孤独症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遗传率高达80%~90%。 病毒与免疫学因素:病毒可能潜伏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把其DNA整合到宿主DNA上,翻译出异常蛋白质,作为异体抗原,它们可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行免疫应答。 神经生化与神经内分泌因素:孤独症的神经生化问题也就是研究突触和中枢神经递质的问题,由于脑能神经递质发育不成熟,可导致患儿行为和精神异常。 围生期因素:围生期损害,如出生时窒息、缺氧、脑轻微损伤等,在患儿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辅助作用。 社会心理学因素:有研究证明,孤独症不是任何单独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原因引起的。孤独症是一种广泛发育性障碍,儿童发育和成长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儿童的言语、社会技能的获得和发展。 二、哪些人群好发孤独症? 有家族史者:孤独症具有遗传性,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孤独症。 免疫功能紊乱者: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功能紊乱都有伤害脑组织的可能,从而诱发孤独症。 神经发育异常者:有研究显示,孤独症患儿存在神经的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三、哪些因素容易诱发孤独症? 母孕期的不利因素:比如高龄产妇、怀孕期间出现过先兆流产、病毒感染、围生期发生过缺氧等。 环境因素:在患儿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活环境及社交与孤独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四、孤独症和自闭症的区别 孤独症和自闭症的区别,自闭症患者会表现的孤独离群不会与别人建立一些联系,就是不愿与人说话。孤独症它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疾病,主要是指在婴幼儿时期的自闭现象,引起孤独症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和胎儿在子宫里的环境因素以及营养因素等等,而自闭症属于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疾病,患者会出现社会交流问题,一般表现在缺乏和别人的交流或者一些交流的技巧,甚至和父母之间也缺少一种安全的相互依恋的关系等,非常严重的,还会出现语言交流的问题,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呆板的行为而且重复的出现。

手护妈妈

1104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孤独症患儿临床都有哪些症状表现呢?

孤独症的主要症状,目前仍以Kanner三联征为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往障碍、刻板行为重复。近年来在其认知功能方面进行了较多研究,如交会性注意、心理推论及执行功能等。 一、孤独症患儿的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 社会交往障碍:儿童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是社会交往障碍,表现为缺乏社交凝视、微笑和依恋、交会性注意缺陷、不能进行正常游戏、不能遵守社会规则、不能建立伙伴关系等。 语言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第二大主症,表现为语言表达障碍、语言理解障碍、缺乏实际意义的语言交流、自言乱语等。 刻板重复的行为障碍:孤独症患儿另一显著特点是行为方面的障碍,表现为日常生活习惯的刻板化、过分专注于某些事物、行为和情绪异常等。 2、其他症状 认知缺陷:主要表现为智力问题、注意缺陷、心理推理缺陷等。 感知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或过敏、特殊感觉偏好等。 其他:部分患儿出现多动、自伤、攻击等行为。痛觉可能迟钝,而对某些声音却过度敏感,约3/4患儿存在精神发育迟滞,但患儿能力发展可能不平衡,音乐、机械记忆、计算能力相对较好。1/4~1/3患儿会出现癫痫。 二、孤独症患儿需要和哪些疾病鉴别? 智力发育障碍:多数孤独症共病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临床上容易误诊为智力发育障碍,而漏诊了孤独症。鉴别要点是孤独症的语言发育和交流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明显落后于患者的智力发育水平,并有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的临床表现。智力发育障碍患者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与智力水平相称,智力发育全面低下。 精神分裂症孤独症:精神分裂症孤独症患者的一些临床表现,如社会交往能力低下、刻板行为以及伴有的自伤行为、冲动行为等症状,容易与儿童期起病的精神分裂症混淆。但孤独症起病于发育早期,一般在学龄前,存在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低下、语言发育延迟等临床表现,药物对患者的核心症状治疗无效。儿童精神分裂症在学龄期以后起病,发病前心理发育正常,起病后主要表现为幻觉、思维破裂、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有效。据这些特点相互鉴别。 Rett综合征:Rett综合征患者人际交流少、语言表达能力差等临床表现与孤独症类似。鉴别要点在于Rett综合征患者多是女性,以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等运动技能和智力进行性衰退为临床特征,并有明显脊柱侧凸或后凸、生长发育迟缓等躯体症状和体征。

手护妈妈

1105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关于孤独症的这些问题你知道么?

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预防孤独症,但在怀孕期间,母亲应注意保护自己和孩子,健康生活,戒烟、戒酒。 一、孤独症可以治愈么? 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这个疾病它的自然病程,十分严峻,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够明显的改善其预后,那儿童孤独症经过长期的追踪研究发现。就是相当部分的儿童孤独症的患者,经过系统的科学的,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大致30%左右的孩子,可以进入普通的幼儿园或小学学习,年龄最大的一些案例已经考上大学,国际上的研究资料也表明,儿童孤独症,经过科学康复以后可以正常的学习,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工作。所以部分孤独症患者通过合理有效的治疗,其认知水平、社会适应能力及社交技巧可以接近正常水平,但无法彻底治愈。该病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复诊,复诊时可能会进行相关检查,比如体格检查、心理评估量表、影像学检查。 二、孤独症会遗传么?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其中,孤独性障碍与Asperger综合征较为常见。就目前而言,临床上还没有证据可以表明孤独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也就是没有发现明确的遗传规律,比如传男不传女等,也没有发现有哪个基因是和孤独症相关的。但是孤独症有一定的家族聚集现象,也就是有一个孤独症孩子以后,在他的三代以内有血缘关系的可以再找出另外一个类似的孤独症 三、孤独症患儿的日常调理 1、饮食注意:孤独症患者在饮食方面无特殊要求,但应注意要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食用高蛋白的食物,增加身体抵抗力,适当补充维生素D3。 2、日常护理:孤独症患儿的护理应着眼于培养基本的生活技能,提高社交能力,促进语言发育,改善其行为问题上。鼓励患儿自己完成日常活动,促进其自理能力。家长鼓励患儿进行社交等技能训练。陪同协助患儿参加集体活动。主要是需要注意患儿是否具有攻击性,是否有自伤风险,并检测患儿的日常生活状态及情绪变化。缓解患儿紧张不安的情绪,给予患儿足够的细心、耐心和爱心,让患儿有足够的安全感,能够配合治疗。 特殊注意事项:家属要特别注意患儿的自伤及攻击风险,以保证患儿的安全。

手护妈妈

1072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临床确诊孤独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孤独症多数患儿3岁之前起病,若家长发现患儿有疑似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往障碍、刻板行为重复等的典型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若存在母孕期的各种不利因素或有家族史等诱因,又发现孩子具有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往障碍、刻板行为重复等典型表现,应及时就诊。如果患者发现疑似孤独症的表现,优先考虑去精神心理科。 一、孤独症的分类 据社会交往类型分类,孤独症可分为以下类型: 冷漠型:患儿除了必须的交流外,几乎不会主动和别人说话。 主动但怪异型:患儿有与人交流的欲望,但是交流的方式比较怪异、奇特。 被动型:当别人主动与患儿交流时,患儿能够接受,但是患儿不能发起主动交流的过程。 二、需要做的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患儿的身体发育情况,包括头围、体重、身高等检测,并进行相应的体检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 心理评估量表:包括常用筛查儿童孤独症量表、诊断儿童孤独症量表、发育评估及智力测验量表,正确评估患儿的心理情况。 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磁共振成像等,观察脑组织的结构是否发生改变,若怀疑大脑结构异常,可以采取MRI检查。 脑电图:若患者存在癫痫发作症状,如存在眩晕史或行为不成熟状态时,应采取脑电图检测,观察脑部的活动情况。 遗传学相关检查:检测患儿的核酸排列情况,排除遗传因素。 三、如何确诊孤独症? 孤独症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表现,其他表现还有以下几点:社会交往有质的损害,比如不能眼对眼的对视,不能合理的使用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及手势等,不能与同龄人交往,不能自发地与别人分享欢乐、兴趣、成就等。交流能力有质的损害,比如不能进行合理的阐述,而不伴有想用其他方式(例如手势或模仿动作)代偿的尝试;使用刻板的或重复的语言或特殊的、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缺少与其年龄相应的自发的假扮游戏或模仿日常生活的游戏。行为、兴趣或活动方面的局限的、重复的或刻板的格式,比如有一种或几种固定的、重复的、局限的兴趣,其程度和内容均属异常,且不易改变;固执地遵循某种特殊、没有意义的常规或仪式;刻板重复的行为;长期持续的只注重事物的局部。

手护妈妈

110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自闭症的临床表现

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患者的表现是发病从婴幼儿时期开始,常见的核心症状表现是语言障碍,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动作,大部分患者存在智力障碍、可以出现一些精神症状,有少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癫痫的发作。患者社会交往能力差,不能和父母以及照料者交流、被关爱时没有表现出愉快感、肢体表现僵硬、不能形成依恋关系;语言能力差,复杂的词语不理解,不能分清“你我他”人称代词,缺乏肢体语言,没有眼神交流;不能分清“亲疏”关系,不能和同伴建立很好的伙伴关系,不能够玩游戏,常在一个地方站立很久,存在重复刻板的动作,例如观看下水道的流水,观察转动的电风扇,触摸玩具熊的绒毛,重复的动作,如果强制改变,患者就会痛苦难受,这些小孩大部分都伴有智力障碍。明确诊断后,应该早期进行康复训练。

万兴松

主任医师

合肥市精神病医院

106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孤独症谱系障碍

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夏性行为为主要持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痛。.

吕静

副主任医师

滨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1078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孤独症知多少

孤独症(ASD)的发病率逐渐升高,2014 年美国 CDC 流行病学调查发病率为 1/68;我国至今尚无全国孤独症流行病学报道。在我的工作中遇到的不少小患者发现、就诊年龄都比较迟。 孤独症是什么?很多人会想,他(她)们是不说话、没朋友、又很聪明的人。是不说话吗?他(她)大多听力正常,大多数不太会说,不是不会,有的也能在开口时滔滔不绝,说得比文学大师还好,但是有时不能理解所说话语的真实含义,不能顾及听者的感受。是没朋友吗?他(她)不能发展和维系与其他人的友情,对亲人也很少会表现出依恋。都很聪明吗?30-50%儿童智力落后,半数以上正常,5%超常。 在 DSM5 中,孤独症的解释是持续存在的社会交往的损害,刻板、重复的行为、兴趣、活动模式。这些症状从儿童早期出现,影响和限制了每天的功能。什么是社会交往?什么是刻板、重复的行为、兴趣、活动模式?即使在面对同一个病例时,不同的专家有时也会做出不同的诊断,因为它没有特殊的检查手段(基于临床表现的各种筛查和诊断量表及其他辅助检查),世界各国的医生主要还是根据典型临床表现来确诊。任何一个孤独症的患者都存在语言交流、眼神接触、理解非语言信息、处理人和社会环境信息的困难,不能处理高级的感觉刺激(例:听懂笑话),不能随环境和其他人的愿望而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就是社会交往障碍的表现、刻板的表现。 孤独症那么复杂,那么难诊断,作为家长、作为没有医学背景的人怎么去发现呢?虽然医生也会对这个疾病定期筛查,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去发现,即使经验丰富的医生也是很困难的,您的参与很重要!孤独症的核心是社会交往的损害,因为这个核心问题才会有种种表现。通过这些表现去发现,发现了告诉专业的医生,比如是发育行为科医生、培训过的儿保科医生等,让他们去鉴别诊断,告诉你孩子为啥会有这样的表现。(孩子有下列哪些表现,不一定是是所有) 一、社会交往的表现 几乎没有眼神交流 没有应答性微笑 呼唤名字没反应 没有肢体语言 不会模仿 二、共同关注的表现 不会跟随他人的关注 不会跟随他人的指示 不会通过指点分享自己的兴趣 不会把玩具或其他物品拿给别人分享 三、假扮性游戏 比如:假装打电话、抱着娃娃哄它睡觉、假装在吃饭 四、理解和使用语言 不会说话或者说话迟,是孤独症就诊的首要原因。不是他们不会说话,而是他们获得语言技能比较迟。会说话的孩子可能会有鹦鹉式的语言、自言自语、不分场合、不关注旁人的反应等等表现(家长会有感觉孩子行为特别幼稚)。 如果您发现周围的孩子有一个或者几个类似的表现,让您无法解释的话,您应该和其他熟悉孩子的人再讨论、确认(在工作中经常碰到某个家长希望给孩子做个检查却遇到重重阻力而耽误,等等再等等),大家都怀疑应该及时就医。孤独症的早期诊断和干预能最大化地改善孩子的预后,改变孩子的整个发育轨迹。

杨林萍

主任医师

上海医大医院

1056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孤独症人士成年后去哪里?如何走出困境?

普通人的一生是怎样度过的? 父母开明,没有家暴;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没有遭遇过校园欺凌;也没有天灾、车祸;没有被诈骗团伙骗走所有财产;没有遭遇过性侵、抢劫;没有穷到交不起房租;也不会患重病;恰好生活在城市;会用智能手机;没事打打游戏、追追剧;这辈子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如果可以的话,恰好有一个够爱的人。 这明明是少数人的一生 可是大家却管他们叫做普通人... ——张岱樾 一、孤独症现状 我国孤独症人士数量超过1000万,孤独症儿童数量超过200万。电影中的孤独症患者,都拥有某方面超出常人的能力,只要等待那个“伯乐”出现,就能发掘潜能,开启开挂人生。可惜这些所谓天才一般的孤独症患者,称为“学者症候群”,仅仅只占孤独症患者非常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孤独症患者仍然只是一个不懂交往、不会融入,甚至生活也无法自理的普通人。 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 二、孤独症的治疗 对于孤独症的干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教育训练方法是目前唯一的有效方法,对于改善孤独症预后唯一能人为控制的因素就是“尽早干预”。 遗憾的是我国对孤独症的研究起步较晚,康复政策、教育政策与社会保障政策正在逐步完善,但都不够健全,并且国内教育体制中并无孤独症康复干预相关专业,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入职后才接受培训。 经过早期康复训练,短期内提高认知、改善口语能力较为容易,但是无论是口语交流障碍还是认知障碍,都不是孤独症症状的核心。孤独症的核心症状还是是社会交往障碍、限制性兴趣和刻板行为,而这些,恰恰需要家庭、社会的支持。 三、困境与展望 根据2022年《孤独症患者就业现状和干预措施现状》论文中表示,国内成年孤独症患者的就业机会稀缺,就业率低并且收入低下,又因孤独症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成年后就业的维持也很困难。 我国大龄孤独症群体面临着很大的困境: 1. 缺少大龄孤独症患者的补助政策,财政支持不足,立法保障缺失,大龄孤独症患者的权益无法保障。 2. 社会对孤独症的认识了解不足,民众对孤独症的包容度较差,很多用人单位拒绝接受孤独症群体,导致成人孤独症患者的就业机会稀缺。 3. 缺少教育与就业之间的衔接培训,针对大龄孤独症的康复机构少,即便北京康纳洲这样的成功机构也尚未形成成熟的运营模式。 4. 缺乏面向成年孤独症患者的托养与养老机构。 改善我国大龄自闭症患者的困境,需要家长、机构、社会多方位的努力和支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争取让每一位孤独症个体都能真正地自由生活。 从早期诊断与干预、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到教育过渡与职前技能培训,再到就业和养老,分阶段借鉴发达国家有效的方法措施,弥补我国成人孤独症教育、就业和养老方面的不足。 首先,完善大龄孤独症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孤独症患者的权益,加强孤独症知识普及,增强民众对孤独症群体的接纳度。 其次开发适合我国孤独症青少年的教育过渡计划,大力发展大龄孤独症的就业和养护一体的培训机构,针对无法生活自理的成年孤独症患者建立托养和养老机构,逐步改善成人孤独症的困境,提高我国成人孤独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小时候认为的普通人的生活,是在每个标准上都达到正常、还凑合、不好不坏的水平。可能因为年龄到了,心态变了,如今总是怀着对命运的敬畏之心,能度过这样“普通”的一生已经是非常难得且幸福的事了。人生的过程是去争取自己没有的,但首先得珍惜自己拥有的。 希望大家都免遭疾病之苦。 参考资料: [1] 王坚,秦燕青,朱晓玲.中国大陆自闭症干预方法研究综述[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039(001):66-69. [2] 张倩,沈晓燕,赵宏博,等.孤独症患者就业现状和干预措施现状[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1(39).63-66.

陈智鹏

主治医师

昆明市盘龙区人民医院

1059人阅读
查看详情
共300条记录共30页
...
...
快速问医生
健康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