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52、聚焦全程,脉向新生-如何看待静脉活性药物在慢性静脉疾病指南中的治疗地位(1)-0208-已发
聚焦全程,脉向新生 ——如何看待静脉活性药物在慢性静脉疾病指南中的治疗地位 Q1:慢性静脉疾病(CVD)是一种流行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恶化的趋势。随着病情的发展而生活质量逐渐下降且所经受的医疗负担沉重。药物治疗是慢性静脉疾病治疗的主要方式,可改善静脉功能,缓解下肢沉重、酸胀不适、疼痛和水肿等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1。其中静脉活性药物(VAD)是药物治疗的首选,而CVD患者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可分为C0-C6级,那么VAD究竟适用于哪一类CVD患者的治疗呢? A1: VAD适用于CVD任何阶段的患者:针对C0-C1级阶段的患者,首选静脉活性药物或加压治疗;对于C2~C3级的患者应首选加压治疗或者联合静脉活性药物;针对C4~C6的患者需采取手术治疗,术后结合加压治疗和(或)静脉活性药物的长期治疗。因此,静脉活性药物可用于慢性静脉疾病的全程治疗2。 Q2: 慢性静脉疾病的早期表现为无可见或可触摸的静脉疾病征象,并伴有蜘蛛网状静脉等。与之前的指南相比,2018年EVF指南强调了CVD早期症状与微循环发生异常和炎症反应相关。那么这种强调是否有依据,VAD在这个阶段如何发挥作用? A2: 指南的更新是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在2018年EVF指南中提出CVD早期的管理,也是为更加及时发现CVD,延缓疾病进展做出预防做出更明确的指示。目前已经有相关的研究可以证实VAD对CVD早期有作用。 一项观察性研究,纳入557名有CVD症状的患者(CEAP分级:C0-C3:80.1%; C4-C6:19.9%),目的是从症状缓解、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以及治疗耐受性方面评估纯化微粒化黄酮(MPFF,又名柑橘黄酮片)对CVD患者的影响。结果发现,患者服用MPFF 500 mg/片,每天两片,持续治疗2个月,CVD患者的症状(沉重、腿痛、静脉疼痛、肿胀或烧灼感和夜间痉挛)在第2个月得到改善,在第6个月得到显著改善;CVD患者的生活质量在第2个月显著提高(P<0.0001);在患者满意度方面,94.4%认为效果“好”或“非常好”,5.1%认为治疗效果满意,0.5%认为效果一般;在治疗的耐受性方面:4.2%的患者报道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胃肠道反应,在开始治疗后的2至3天出现,在治疗结束时消失3。 慢性静脉疾病是进展性炎症反应性疾病,由静脉高压启动炎症反应,同时影响微循环。炎症反应导致瓣膜和静脉壁的改变,进一步引起静脉返流,脉管内血液淤积从而加重静脉高压,形成恶性循环4。 目前研究已表明,在静脉瓣和静脉壁炎症过程中,MPFF可阻止氧化产物的产生,清除自由基,降低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粘附分子的表达。同时,MPFF通过增加毛细血管的抵抗,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等,改善微循环5。因此,MPFF能够阻止CVD的疾病进程。 Q3:下肢静脉溃疡(VLU)是慢性静脉疾病(CVD)的严重表现。由于其慢性特征,复发率高,愈合过程缓慢。VLU占CVD患者所有下肢溃疡的80%。对于这个阶段的患者,静脉活性药物在指南中的治疗地位如何呢? A3:在CVD患者中,皮肤组织不良重构最终会导致CVD活性溃疡的发展,VADs有阻止皮肤组织不良重构的作用。其中MPFF可抵消CVD和溃疡的病理生理机制,并已被证实是慢性VLU患者压迫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MPFF是2018年VLU治疗指南中推荐级别较高的VAD。此外,MPFF在既往其他VLU治疗指南中也被强烈推荐,如:欧洲静脉论坛、国际血管病学联合会、国际药物学联合会指南A级推荐,作为标准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段,用于促进静脉源性溃疡的愈合;美国胸科医师学会指南B2级推荐,与标准治疗联合,用于促进血栓后综合征中静脉源性溃疡的愈合;欧洲静脉论坛、国际血管病学联合会、国际药物学联合会指南A1级推荐,作为压迫和局部治疗的辅助手段,用于促进原发性静脉溃疡(C6)的愈合;欧洲血管外科学会指南A2级推荐,作为压迫治疗的辅助手段,用于静脉源性溃疡的治疗;美国静脉论坛指南B1级推荐,与压迫治疗联合,用于长期存在的或较大的静脉源性溃疡6。 EVF,欧洲静脉论坛;IUA,国际血管病学联合会;UIP,国际药物学联合会;ACCP,美国胸科医师学会;ESVS、欧洲血管外科学会;AVF,美国静脉论坛 Q4:目前国内外慢性静脉疾病的临床指南在不断更新,关于CVD的药物治疗推荐也越来越科学,那么在这些国内外指南中,静脉活性药物用于CVD治疗的推荐都有哪些? A4:众所周知,静脉活性药物用于治疗CVD历年来受到国内外众多指南的一致推荐,其指南地位一直都比较高,例如: ① 2014年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管理国际指南5 MPFF保留了其基于中度证据的1B级强推荐,并推荐其用作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辅助治疗;羟乙基芦丁苷、马栗种子提取物、红菇提取物和红藤叶提取物均为 2B级的弱推荐,而其他VAD给予2C级的弱推荐;羟苯磺酸钙推荐级别由2008版下肢慢性静脉疾病管理指南的A级降为2B级的弱推荐;含有香豆素和苯甲酮作为唯一有效成分的VADs已被撤出市场。 ② 2018 EVF下肢慢性静脉疾病治疗指南7推荐:在常见的静脉活性药物中,纯化微粒化黄酮的作用机制是最全面,可全面改善CVD九大症状:疼痛、沉重感、肿胀感、抽筋、灼热感、功能性不适、腿部发红、皮肤变化、生活质量,且均为1级推荐(强)。 ③ 2019年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1推荐:静脉活性药物(VAD)共同作用机制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提高肌泵功能。VAD适用于CVD各阶段的患者,可与硬化剂治疗、手术和(或)压力治疗联合使用,使用至少3~6个月。 参考文献: 1.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华医学杂志.2019;99(39):3047-3061. 2. 慢性下肢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6(3):143-151. 3. Vyacheslav A,et al. 2014;21(3):146-151. 4. Bergan JJ, et al. N Engl J Med. 2006;355:488-498. 5. Nicolaides A, et al. Int Angiol. 2014 Apr;33(2):87-208. 6. Nicolaides AN. Adv Ther. 2020 Feb;37(Suppl 1):19-24. 7. Andrew Nicolaides, et al. Int Angiol. 2018 Jun;37(3) 181-254.
学术小助手
333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64、展望下肢静脉水肿患者在临床管理新方向
展望下肢静脉水肿患者的临床管理新方向 前言: 2012年Allaert等开展了一项关于静脉活性药物用于缓解踝部水肿的荟萃分析,共纳入10项RCTs (n=1010),评估比较不同静脉活性药物在改善水肿症状方面的疗效。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静脉活性药物(MPFF、羟乙基芦丁、假叶树提取物、地奥司明)在缓解水肿方面均有效,MPFF相比其它静脉活性药物,减轻水肿的疗效更显著(P<0.0001) 1。 2019年Mansilha A等开展另一项关于纯化黄酮类成分(MPFF)对手术治疗后恢复的影响(包括静脉消融或硬化治疗)的荟萃分析,纳入5项临RCTs(n=848),结果发现MPFF的联合治疗有助于减轻术后水肿,疼痛,出血及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等2。 这两项关于静脉活性药物在CVD患者中应用的荟萃分析,不论是单独使用还是联合手术治疗,都显示出对下肢静脉水肿有显著改善。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关于下肢静脉水肿(CVE)患者的临床管理的现状及未来。 Q1:下肢慢性静脉水肿(CVE)是根据CEAP的标准定义慢性静脉疾病(CVD)临床C3级,它引起的间质液量的可见或明显增加,也反映疾病向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难以逆转的阶段发展。CVE在CVD的疾病进展中处于什么阶段? A1: CVE的发生率差异明显,从7%到20%不等,且在所有CVD患者中所占比例为最高3,CVE是静脉和淋巴系统引流功能的代偿失调的表现,也与其他CVD症状的恶化相关,有潜在的营养性皮肤疾病和静脉性溃疡风险4。 Q2:从您的回答中我们知道CVE的患病率高且有疾病进一步恶化的风险,请问在指南中静脉水肿是如何管理的? A2:2011年国际静脉病学联合会(UIP)指南指出,CVE中的保守方法基于加压治疗和静脉活性药物(VAD)。其他治疗技术,例如间歇性气动压缩,神经肌肉电刺激和减负运动,起着次要的作用5。2015年ESVS指南推荐,静脉活性药物和加压治疗可用于CVD患者C0-C4的管理6。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都开始采用保守疗法来治疗患者,包括加压袜和VAD,这与上述的指南推荐符合4。 Q3:在上述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保守治疗得到指南的推荐,也被临床医生认可,那么非保守治疗在指南中的地位如何?从您的经验来看,这些治疗方式存在哪些优缺点? A3:关于介入治疗,2015年ESVS指南建议:①泡沫硬化疗法作为静脉曲张(C2)和慢性静脉疾病(C3-C6)晚期患者(不适合手术或静脉内消融术)的第二选择(ⅠA);②不建议将泡沫硬化疗法作为C2-C6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它应该是仅在特定情况下用作主要治疗方法(ⅢA);③对于非复杂性静脉曲张(C2、C3),建议手术治疗而不是保守治疗,以改善症状、美容和生活质量(ⅠB)6。 从指南推荐来看,介入治疗可用于特定人群的管理。临床上常用措施包括:静脉内激光治疗,液体硬化疗法,射频消融术和静脉切除术等4。但UIP指南强调外科手术或硬化疗法不能保证基线CVE的降低或消除,这表明术后可能需要延长保守治疗时间5;已有证据表明,即使彻底的外科手术也不能保证消除或减少CVE 7。 Q4:保守治疗包括加压治疗和静脉活性药物(VAD),其中加压治疗作用于浅静脉和深静脉受压以及改善肌肉泵功能,从而降低动态静脉压力,以及减轻水肿。在您看来,压力治疗是否还存在不足? A4:①在保守治疗中,不论是对于医生或者患者,通常会忽视加压治疗;②不正确加压治疗时间和加压方式,会使病情进一步复杂化,加重疼痛和水肿;③医护人员对加压治疗缺乏专业知识,可对患者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④反映患者对加压治疗的依从性的研究发现,患者加压治疗时间小于4周,4-8周,8-12周,12周,大于12周的治疗率分别是14.3%,20.6%,27.2%,33.3%,4.6%,依从性是随着加压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最适合的加压时间为大于12周,但是达到这个治疗时间的患者数量却最低8。 Q5:从上述的回答中我们知道,不论是保守治疗还是介入治疗都存在不足之处,我们也知道,在既往的RCT中关于MPFF单独使用或者联合手术治疗都会为CVE患者带来很好的临床获益,近些年来,RWS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关于CVE患者的治疗是否存在这样的RWS? A5:这样的RWS是有的。2020年VY Bogachev等完成了一项评估了基于微粒化纯化黄酮类化合物(MPFF)的治疗在CVE患者中的有效性的RWS,这一项从2018-2019在俄罗斯开展前瞻性,单臂,观察性RWS,共纳入708名患者,平均研究持续时间为2.5±0.5个月,对患者总共计划进行五次随访:包括首次就诊(V0)和四次随访V1,V2,V3和V4,分别在术后14、30、60和90天进行4。医生通过观察并记录的方式,评估基于MPFF的不同治疗方式对CVE患者的不同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发现,在五个分组中(单用MPFF、MPFF +加压治疗、MPFF +加压治疗+局部治疗、MPFF +加压治疗+局部治疗+静脉手术、MPFF +加压治疗+静脉手术)对腿部沉重的改善分别为52.8%,60.5%,66.1%,80.3%,78.5%(P<0.001);腿部疼痛的改善38.2%, 64.3%, 69.7%, 82.6% ,83.1%(P<0.001);腿部水肿的改善73.7%, 65.9%, 71.3%, 82.7%, 82.4%(P<0.004),均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对CIVIQ-14量表评估的QOL(P<0.001),关节容积改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另外,在组间比较中,实验组为MPFF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为MPFF不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发现对踝关节容积的改善无显著性差异,而对CIVIQ-14量表评估的QOL有显著性差异(P<0.001)4。 参考文献: 1. F A Allaert. Int Angiol. 2012 Aug;31(4)_310-5. 2. Armando MANSILHA,et al. International Angiology 2019 August;38(4):291-8 3. Vadim Bogachev,et al. Drugs & Therapy Perspectives (2019) 35:396–404. 4. V Y BOGACHEV,et al. Phlebolymphology . 2020;27( 2):70-80. 5. A Cornu Thenard,et al. Int Angiol. 2012 Oct;31(5):414-9. 6. C. Wittens. et al. Eur J Vasc Endovasc Surg (2015) 49, 678e737. 7. Coleridge- Smith, Gloviczki, UIP CC, Prague 2011. 8. Stout N, et al. Int Angiol.2012;31(4):316-329.
学术小助手
291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67、痔和慢性静脉疾病的相伴而行,巧合还是共存?异病同治
痔病和慢性静脉疾病的相伴而行,巧合还是共存?异病同治 引言 痔病(Hemorrhoids Disease,简称HD)是常见的肛肠疾病,2013-2014年中国城市居民常见肛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人痔疮的患病率达50.28%1。近期有研究发现,痔病(HD)患者罹患慢性静脉疾病(Chronic Venous Disease,简称CVD)的可能性较高,且随HD严重度的增加而增加。同为与静脉密切相关的疾病,CVD与HD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现将近期一些主要研究的结果整理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HD与CVD是巧合还是共存?—— CHORUS和VEIN-HEMORRHOID研究的启示 为探究HD患者并发CVD的频率及二者共同的危险因素,来自7个国家的研究者在2015.01~2016.12开展的一项国际多中心横断面观察研究中共纳入5617例HD患者(CHORUS)2。结果发现,约一半的HD患者(51.2%)并发CVD,且并发CVD的患者比例随HD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I、II、III和IV度HD患者中,分别有43.1%、54.0%、54.8%和58.2%的患者并发CVD,CVD的严重程度与H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0.0001)(图1)。CVD的CEAP分级是与HD严重程度相关性最强的变量之一(P<0.0001)。 图1 HD并发CVD的患者比例 该研究还发现,导致HD患者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较大、BMI升高、便秘等。此外,女性的妊娠与分娩次数也是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以上发现均提示,临床工作者在HD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也应当询问CVD的情况。反之亦如此,尤其是当患者具备上述危险因素时。 另一项于2019.12~2020.05期间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VEIN-HEMORRHOID)3,通过静脉功能不全流行病学和经济学研究生活质量/症状问卷(VEINES-Sym)对249例HD患者的下肢静脉症状进行了评价。VEINES-Sym包括9种静脉症状:沉重,下肢疼痛,肿胀,夜间抽筋,热/烧灼感,不宁腿,搏动,瘙痒和刺痛感。患者按HD分度分为两组:0度、I度HD患者分为非HD组[Nn1] ;II度或III度患者分为HD组。相较于非HD组,HD组患者的下肢沉重、肿胀、灼烧感、不宁腿、搏动、刺痛症状评分及静脉总评分明显较低(即表现更差)(具体见图2)。在所有下肢静脉疾病的症状中,腿部沉重、夜间抽筋、肿胀和疼痛的严重程度与HD分度显著相关。 注:r为相关性系数,P<0.05有统计学意义 图2 症状评分与HD分度的相关性分析 因此,研究者提出在检查某一血管区域[Nn2] 时,询问其他静脉血管区域的症状以权衡静脉血管病变的总负荷至关重要。若患者主诉中包括某静脉区域特殊症状,或许有必要对其他血管区域的扩张性静脉疾病进行检查。这可能对确定是否为静脉源性症状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 HD和CVD的异病同治——从保守治疗改善症状到器械/手术辅助 上述两项研究从合并发病方面证实了HD与CVD的密切相关性,而治疗上二者也有共同用药——静脉活性药物(VADs)。VADs在《中国痔病诊疗指南(2020)》4与《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5中均被列入推荐用药。MPFF(纯化微粒化黄酮成份,柑橘黄酮片)则是VADs家族中的特殊成员。多项研究结果显示,MPFF可快速有效地缓解急性痔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6-8,且还能够显著降低痔病的急性复发频次、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9。此外,MPFF也可用于器械/手术的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II-IV度痔病患者的术后疼痛等症状10,联合红外线光凝术(IRP)对I-III度内痔患者的止血效果更优11。同样,在CVD的治疗方面,MPFF不仅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多种CVD症状及体征12,而且联合外科手术治疗CVD可能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出血并改善CVD特异性症状13。(见图3)因此,MPFF可谓从保守治疗与辅助器械/手术治疗两个维度来实现了对两种疾病的治疗,即异病同治。 图3 HD与CVD异病同治 HD与CVD的不解之缘——相似的病理机制与相同的药物作用机制 HD和CVD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排便过程期间因挤压窦状血管(动静脉吻合支),使得到直肠上静脉(SRV)和直肠中静脉(MRV)的静脉回流减少、扩张的神经丛内的血液停滞,从而形成静脉慢性炎症反应是HD的关键病理生理过程14;而静脉回流减少,脉管内血液淤积致使下肢静脉处于高压状态,从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形成慢性炎症反应也是CVD形成的重要环节5。MPFF可增加静脉张力、降低血管通透性、促进淋巴和静脉回流、提高肌泵功能,进而改善静脉炎症反应4[A3] ,从而实现对HD与CVD的异病同治。 总结 综上,HD与CVD的共存比例高且具有相似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手段。这一发现对临床诊疗活动有重要的启示,临床工作者在HD患者的诊疗过程中也应询问CVD的情况,反之亦然。 参考文献: 1. 江维,等. 中国公共卫生, 2016, 32(10): 1293-1296. 2. Godeberge P,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20 Apr;35(4):577-585. 3. Cuglan B, et al. Phlebology. 2021 Sep 9:2683555211030734. 4.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 26(05): 519-533. 5. 中国慢性静脉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杂志.2019; 99(39): 3047-3061. 6. COSPITE M. Angiology, 1994, 45(6 Pt 2): 566-573. 7. MISRA M C, et al. Br J Surg, 2000, 87(7): 868-872. 8. JIANG Z M,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6, 22(6): 1141-1147. 9. P Godeberge, et al. Angiology. 1994; 45(6 pt 2):574-578. 10. Zagriadskiĭ EA, et al. Adv Ther, 2018, 35(11): 1979-1992. 11. Dimitroulopoulos D, et al. Clin Ther, 2005, 27(6): 746-754. 12. Ulloa JH. Adv Ther. 2019 Mar;36(Suppl 1):20-25. 13. Mansilha A et al. Int Angiol. 2019; 38(4)291-298. 14. Margetis N. Ann Gastroenterol. 2019;32(3):264-272. [Nn1]原文中研究方案提到根据Goligher分级将受试者分为Ⅰ~Ⅳ度,但对患者分组时,是按照0和Ⅰ度,Ⅱ和Ⅲ度分组的,全文后面均未提到Ⅳ度 原文:①249 patients were enrolled in statistical analysis after excluding 178 patients who did not fulfill the inclusion criteri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hemorrhoid grade; patients with grade 0 or I hemorrhoid were classified as non-hemorrhoid group; ②Internal hemorrhoids were graded into four degrees which based on their appearance and degree of prolapse,known as Goligher’s classification. First-degree hemorrhoids (or grade I): The anal cushions bleed with defecation but do not prolapse; Second-degree hemorrhoids (grade II): The anal cushions prolapse with defecation and reduce spontaneously. Third-degree hemorrhoids (grade III): the anal cushions pro-lapse and require manual reduction. Fourth-degree hemorrhoids (grade IV): The hemorrhoids prolapse and stay out at all times and cannot be reduced. [Nn2]原文为vascular territory,已经修改措辞 [A3]已加
学术小助手
377人阅读
查看详情
文章
剪不断理还乱? 温故知新: 深静脉系统和浅静脉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
剪不断理还乱? 温故知新:深静脉系统和浅静脉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 近年在《血管外科杂志: 静脉和淋巴疾病》(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 Venous and Lymphatic Disorders)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深静脉梗阻情况下浅静脉反流处理的系统综述(A systematic review of management of superficial venous reflux in the setting of deep venous obstruction)。作者单位是米国德州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德贝基心脏与血管中心血管外科(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 Debakey Heart & Vascular Center, Houston Methodist Hospital, Houston, Tex)。 米国德州休斯顿卫理公会医院德贝基心脏与血管中心 为了充分治疗患者,深静脉系统和浅静脉系统之间的复杂关系是需要识别和理解的重要关系。在缺乏既定的治疗算法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必须诊断并存的异常,并确定要治疗的系统。除此之外,临床医生必须决定治疗的顺序,以及两个系统是否真的需要治疗以实现足够的症状控制。 以前,慢性静脉疾病的治疗仅限于管理由瓣膜功能不全引起的浅表静脉反流。现在,人们更好地了解了病理生理学是多因素的,包括小腿肌肉泵功能、静脉顺应性下降、轴向深部反流和静脉流出阻塞。 深静脉系统的慢性阻塞通常是由血栓后炎症和残留血栓形成或髂静脉的外部压迫引起的。 多项研究证明,治疗流出阻塞不会使远端反流恶化。同样,有数据支持在深部反流和慢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情况下治疗浅表静脉系统。有了这些信息,临床医生可以自信地治疗表面或深层静脉系统或两者兼而有之。 慢性静脉疾病(CVD)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根据米国的资料,仅在米国就影响>2500万成年人,其中>20%达到晚期疾病阶段。这造成了米国每个患者每月2500刀(美元)的估计经济负担,这在一些西欧国家接近总卫生预算的1%。 浅静脉功能不全,定义为导致反流的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迄今为止这种病理学最常见的形式,占CVD晚期患者的约80%。患者通常会出现下肢疼痛和/或静脉曲张、肿胀、皮肤变化,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腿部溃疡。 目前的指南建议将弹性加压疗法作为大多数患者的护理标准并对有症状患者行静脉内或手术消融治疗功能不全的浅静脉。然而,病理生理机制仍然复杂,在这些患者的子集中,浅静脉反流(SVR)可能与深静脉系统的流出阻塞有关或继发。 在May-Thurner综合征的情况下,深静脉慢性阻塞最常见的是深静脉血栓栓塞或髂动脉外部压迫后炎症和残留血栓形成。 目前的证据表明,对于仅伴有SVR的CVD患者,隐静脉消融与良好的预后相关。然而,对于并发深静脉阻塞(DVO)和SVR的患者,手术或静脉内治疗SVR是否有利于缓解CVD症状,目前尚不清楚。 传统上,DVO患者大隐静脉(GSV)的手术消融被认为是一种禁忌症,因为人们认为这将导致症状的恶化。 此外,有DVO和/或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病史的患者被排除在许多评估某些静脉内消融装置疗效的临床试验之外,这增加了在DVO背景下隐静脉消融(SVA)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不确定性。 附:深静脉梗阻情况下浅静脉反流如何处理?相关研究信息 尽管SVA已被证明在改善晚期CVD患者SVR症状方面比单独保守治疗更有效,但支持其在DVO背景下有效性的证据仍然模糊不清,而且据研究者所知,没有随机对照试验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此外,报告的关于患者选择、干预和结果评估的研究缺乏一致性,加上不稳健的研究设计,使得无法就DVO患者管理SVR的最佳治疗策略得出坚定的结论。 传统的历史实践是,如果存在深静脉血栓或慢性阻塞,则不治疗SVR,尽管最近的研究几乎没有证据支持这种做法。 起初,在DVO的背景下使用SVA似乎违反直觉,因为它意味着消除一个潜在的重要的侧支网络。然而,众所周知,大隐静脉在流出梗阻侧支代偿中的作用相对较小。 在分析具有不同等级和水平DVO的137条肢体时,Raju和Fredericks报道,在股静脉阻塞的情况下,股深静脉发生轴向转变,由腘静脉产生的重要侧支血管与股深静脉系统相连。他们也报道了在股深静脉和腘静脉系统之间偶尔发现的这种大连接,即使是在股浅静脉通畅的情况下。 在后来对57例股腘静脉梗阻的研究中,在高度梗阻病例中,该连接静脉是主要的流出道。在同样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报告说,由于重入机制,SVR的存在实际上通过增加受损深静脉系统的流量需求而恶化了阻塞的效果。 在类似的研究中,Labropoulos等人对深静脉系统梗阻和对照患者进行了广泛的生理测试,发现深侧支血管在补偿梗阻方面比隐静脉系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模拟梗阻的情况下,他们发现在存在深静脉流出梗阻的情况下,10%的肢体会因GSV消融而受到不利影响。然而,这一发现如何转化为DVO背景下SVR的实际治疗尚不确定。 在该综述中,Li等人和Raju等人的两项研究表明,无论是否存在DVO, SVA的结果仍然相似。这也意味着,实现预期结果不需要纠正基础的DVO。然而,Li等人将3级梗阻和/或全髂静脉闭塞的患者排除在研究之外。因此,可以认为,他们的患者只出现中度形式的梗阻,浅表静脉功能不全是其CVD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将解释SVA的有利结果,无论深静脉通畅状况如何。 此外,该研究中的DVO患者都没有出现活动性溃疡,因此在DVO存在的情况下,就SVA在静脉腿部溃疡愈合方面的有效性得出结论非常微妙。同样,Raju等人的研究中,大多数DVO患者都有1级梗阻,可能并不总是需要深静脉血管重建。此外,在81%的肢体中进行了瓣膜重建手术来治疗并发深静脉反流,这表明反流可能比梗阻在这些患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目前可用于消融SVR的静脉内装置,制造商的使用说明没有特别禁止这些技术用于并发DVO的患者。然而,这一亚组患者被排除在评估设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些试验和关键研究之外。 VeClose试验将氰基丙烯酸酯栓塞设备VenaSeal(Medtronic,普利茅斯,Minn)与射频消融进行了比较,排除了以前或疑似DVT的患者。此外,SeCure试验将静脉激光消融装置Venacure(Angiodynamics,Latham,NY)与射频消融和GSV的手术剥离进行了比较,报告了近端静脉阻塞作为排除标准。 此外,一项正在进行的全球上市后随机对照试验正在比较基于氰基的设备和腔内热消融设备以及GSV的手术剥离,但再次排除了DVO患者。 关于反流消融术后的术后并发症,报道的数据对于并发DVO或DVT病史是否构成较高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预测因素存在分歧。 Jacobs等人报道,深静脉血栓形成史是射频消融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唯一显著相关因素。这一发现得到了Rhee等人的证实,他们在519例静脉内消融手术的单变量分析中报告了DVT病史与静脉内热消融导致血栓形成之间的显著关联。在他们的研究中,29%接受静脉内热消融致血栓形成的患者有DVT病史,而对照组为12% (P = 0.04)。 然而,这种关联在多变量分析中并不显著。Marsh等人也报道了21%的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有深静脉血栓病史。其他研究人员认为,有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在静脉内消融手术后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然而,这种关联并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从这些研究的结果来看,可以公平地假设深静脉血栓栓塞或并存的DVO病史构成SVA后术后血栓并发症的风险因素。然而,证据仍然不一致,其他研究人员认为情况恰恰相反。 在该综述中,与单独使用SVR的患者相比,同时患有DVO和SVR的患者在SVA后没有经历更糟糕的结果。此外,Puggioni等人没有发现血栓后肢体的GSV消融与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风险更大有关。同样,在日本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30例小腿静脉无症状DVT的肢体,发现静脉曲张SVA后血栓状态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得出结论,SVA不会导致小腿深静脉血栓病史患者症状恶化。 引用的研究证据表明,尽管纳入研究的肢体数量较少,但SVA可以安全地用于并发SVR和DVO的患者。因此,这一证据不足以就腹股沟下DVO SVR的最佳治疗策略提出有根据的建议。此外,单独使用SVA在缓解症状和提高溃疡治愈率方面的疗效在这一亚人群中尚不清楚。 对于并发腹股沟上梗阻的SVR,该综述中比较不同治疗策略的五项研究中有三项发现,对于晚期CVD患者(即CEAP C4-C6),联合DVS和SVA比单独SVA更有优势。只有一项研究发现联合方法与单独使用DVS相比具有优势。 尽管这些研究结果表明SVA不应该作为腹股沟上DVO和晚期CVD患者的单独手术,但在该亚群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比较单独的DVS与联合DVS和SVA。 图: PRISMA(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的首选报告项目)研究选择流程图。 上述综述有几个局限性,主要是由于缺乏大量直接针对这一主题的调查。该综述的一个主要局限性是,大多数包含的研究都报告了DVO在腹股沟上水平的治疗策略,因此很难将他们的发现推断到股腘病变患者。 他们报告的另一个局限性是,由于研究设计、患者选择标准和结果评估的异质性,无法进行正式的荟萃分析。2020年多专业适当使用标准共识报告强调了这些缺点,该报告将SVR和DVO患者的数据描述为“混淆”,并强调需要进一步研究。 由于讨论了所有令人困惑的问题,来自当前知识体系的证据不是很强。上述综述旨在强调DVO环境中缺乏有关SVR管理的信息。因此,有必要进行更强有力的研究,以确定这部分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血管质量倡议的静脉曲张登记提供了一个大的前瞻性数据库,将适合这样的研究。在血管质量倡议组织(Vascular Quality Initiative)的静脉曲张登记报告中,没有一项研究是针对先前或并发DVO的结果分层的,这可能是一个富有成效的研究领域。 总之,现有数据有限,但表明SVR消融对近端DVO患者是安全的。当SVR消融与治疗髂静脉阻塞相结合时,晚期静脉疾病和髂静脉阻塞的患者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需要更多的当代研究来具体调查SVR消融在缓解腹股沟下梗阻患者症状方面的功效,并比较联合方法与单独髂股静脉支架术治疗腹股沟上梗阻患者的结果。
吕平
主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308人阅读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