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症状描述:

匿名用户

医生回答

张杰

向他咨询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相关问诊记录
其他文章
  • 因为我说了她一句,你啊就还是一个小女孩。在诊室里,没想到这个大姑娘的眼睛迅速泛红,眼泪就流了出来。

    两三年前她因为胆囊息肉胆囊腺肌症,我给她做了胆囊切除手术。术后恢复很顺利。但是术后几天就开始出现腹泻,稍微刺激一点的食物比如酸辣的,还有牛奶或者油腻一点的东西吃了就会拉稀。大部分的情况下大便是糊状的,但是有时是水样的。
         

    对于这种情况,我是见怪不怪,和她说不紧张一段时间就慢慢缓解了。因为术后的一段时间,机体还没有适应没胆囊的日子,会通过腹泻来表示“我不舒服”。
         

    于是在我的建议下,她饮食少油少盐少食多餐,拉稀厉害的时候吃点止泻的药。手术过了两三个月时间之后,她就没有再和我联系了。估计她的腹泻应当是没有了。

    再后来又有一次联系,是因为她感染了新冠,又是发烧,让她最受不了的是,她又再次出现了拉肚子的情况。她感到很焦虑,于是再次联系我。那时候只能线上就诊,我指导她买用了一些蒙脱石散、山崀宕碱这些药物。她的腹泻很快随着发烧症状消退,就慢慢好转了。 

    不过这一次她过来的时候,还是说拉肚子,因为她拉肚子已经有一个星期了,平时吃的肠炎宁蒙脱石都没有用。但是感觉这话锋不对,一会儿就转向了工作,巴拉巴拉的说了一通。
         

    通常来说,胆囊手术之后的腹泻不是那么厉害,而且一般来说三两个月就慢慢恢复了。但是女孩子这么长时间还有腹泻,胆囊手术之后造成的胆汁排泄规律异常可能有关系,但是很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我赶忙把话锋拉了回来,认真问了一下她拉肚子的表现。发现她平时只要休息不好,就可能出现拉肚子的表现。而且吃了辣的就不行啦,她有点不好意思的说。
         

    经过询问,我感觉她的腹泻类似于肠易激综合症的表现。这是一种肠道功能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是因为肠道蠕动异常或者加速或者变慢导致的,通常会有些诱因。
         

    继续往这方面聊下去,她就说到上周就加班了好几天,压力好大啊。看着她说起加班的委屈,我忍不住说了一句你啊就还是一个小女孩。下半句工作哪有不加班还没说出口,想不到她眼泪就流了出来。幸好此时诊室里没有其他病人,不然真的有点说不清了。
         

    看得出来她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生活也不规律,熬夜加班,这些都物化为机体的应激反应,表现为肠道蠕动加速。我不敢再聊下去了,只能安慰她,给她开了一些缓解肠道蠕动加速的药物。
         

    过两天她反馈说拉肚子好多了,虽然还是加班,但是感觉好了一些。而后再几天,不需要加班了,就好了。

    胆囊术后部分病人会在吃油腻的食物,之后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一般来说,这种现象在手术之后3到6个月都会慢慢缓解,因为机体有一个很强的代偿能力。
           

    如果这之后还是有明显的表现,那么我们就需要排除一下其他原因,不要一个帽子就扣到胆囊切除手术上。这些原因可能是肠易激综合症,也可能是食物过敏,另外还有一些病毒感染等情况。

    找到原因,针对性的处理,才能更好缓解症状。
     

  • 手术治疗
    以下情况医生可能建议手术治疗:
    因子宫肌瘤导致月经多、异常出血、贫血,经药物治疗无效者;
    因肌瘤造成不孕、反复流产;
    肌瘤直径≥4cm,但有生育需求;
    肌瘤过大,压迫膀胱、直肠,引发系列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严重腹痛、性交痛或长期慢性腹痛、子宫肌瘤蒂扭转引起的急性腹痛;
    绝经后肌瘤继续生长着,疑有恶变。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绝大多数孕妇无需特殊处理,但应定期监测肌瘤大小、与胎盘的关系及母儿状况。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肌瘤生长迅速,怀疑恶变;
    肌瘤红色变性坏死,保守治疗无效;
    发生肌瘤蒂扭转、继发感染,保守治疗无效;
    肌瘤增大压迫邻近器官,出现严重症状。
    肌瘤切除术
    对于适用于希望保留生育功能患者,多开腹或腹腔镜下进行切除。
    黏膜下肌瘤多采用子宫镜下切除。
    子宫切除术
    适用于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怀疑恶变者,必要时可于术中行冷冻切片组织学检查。术前应排除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癌、子宫内膜癌。
    肌瘤数目多、肌瘤直径大(>10cm)、特殊部位的肌瘤、盆腔严重粘连手术难度增大、未来妊娠有子宫破裂风险者及可能存在肌瘤恶变者,需进行开腹手术。
     

  • 究竟哪些人易患胃癌?

    1. 40 岁以上的男性
    40 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 96% 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 2 倍多。
     
    2. 重口味的人
    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特别烫的食物,或进食新鲜蔬菜较少者。
     
    3.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4.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
    幽门螺杆菌是被全世界公认的头号胃癌致癌因子,据研究根除幽门螺杆菌可降低39%的胃癌发病率。
     
    5. 胃有问题的人
    有胃癌癌前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做过胃部手术的人,或有胃癌癌前病变,如肠化生、异形增生(上皮内瘤变)。
     
    6. 家族有肿瘤疾病史的人
    在两三代直系亲属中,有得过消化系统肿瘤或者其他肿瘤,其得胃癌的几率就会更高。
     
    7. 有相关疾病的人
    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8.出生在胃癌高发区,或在高发区生活过的人
    胃癌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卫生条件、不同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但很多因素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有胃癌家族史或本身有胃病者更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积极治疗胃病来防止胃癌的发生。对那些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胃癌的预后与诊断时机密切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超过90 %,而且部分早期胃癌可在胃镜下治愈!中晚期胃癌即使经过外科为主的综合性治疗,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但在我国,发现的胃癌极大多数为中晚期胃癌,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于10%,远远低于日本的70%,韩国的55%。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早期胃癌呢?
     
    过去,我国一直提倡重视器质性疾病的“报警症状和体征”: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报警症状当然要重视!但早期胃癌患者可能无任何症状和体征,有症状者也是非特异性的,因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
     
    即使是进展期胃癌(中期)最早出现的症状是上腹痛,可伴有早饱、纳差、体重减轻等,而上述症状也无特异性。等到出现报警症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了,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要从症状来诊断早期胃癌,确实很难!很难!而患者大都有症状时才就诊,因惧怕还不愿意做胃镜检查。作为就诊者,千万不要以“我能吃能喝,干嘛要做胃镜”这样的话拒绝胃镜检查。
     
    只有胃镜筛查,才能大大提高发现早期胃癌的机会。
     
    国内早期胃癌发现率低下,主要原因是国内缺乏早期胃癌筛查机制,民众胃镜接受率低下!看看我们的邻国,日本和韩国,同样属于胃癌高发地区,但早期胃癌发现率很高,他们是这样做的:
     
    上世纪六十年代起,日本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镜普查,早期胃癌检出率达到70%;韩国在 40 岁以上人群中进行胃镜筛查,胃癌早期检出率在 55% 左右。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条件不一,要广泛胃镜筛查确有难度。但现在胃癌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
     
    2017年最新发布的《国内幽门螺杆菌处理共识》明确指出: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5岁以上的人群就应做胃镜检查,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早期胃癌。
     
    国内胃癌高发,应重视胃镜检查!建议如下:
     
    1. 35岁以上,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应做胃镜检查;
     
    2.40 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即使幽门螺杆菌阴性,也应马上去检查一次;
     
    3. 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 3~5 年复查 1 次胃镜;
     
    4.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要比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提前10年左右,做专业的肿瘤筛查,针对胃癌应做胃镜检查,每隔3年做一次,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比如家族中患癌成员的最小年龄为45岁,那么在35岁时就应做第一次胃镜检查;
     
    5.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 1~2 年复查 1 次胃镜;
     
    6. 病理活检证实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每 年复查 1 次胃镜;
     
    7. 病理活检证实有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即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 3~6 个月复查 1 次胃镜;
    8.病理活检证实有重度不典型增生(即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这已经是早期胃癌了,应立即内镜下治疗。

  •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一种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负重劳累而出现的关节疾病,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

    1.一般治疗:控制体重,减少体重对膝关节的负担,可有效缓解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发展。

    2.物理治疗:如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有助于缓解膝关节疼痛和肌肉紧张的症状。

    3.药物治疗: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等。

    4.手术治疗:如果病情较重,且上述治疗方法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关节镜手术、人工关节置换等。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剧烈运动等,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水平过高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中风等。以下是关于高血脂的一些科普知识。

    高血脂的原因

    高血脂的主要原因是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及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此外,一些遗传因素和疾病也可能导致高血脂的发生。

    高血脂的症状

    高血脂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脂。但是,如果高血脂长期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如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视力模糊等。

    高血脂的危害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脂可能会导致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疾病。

     

    高血脂的治疗
    高血脂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包括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等。

    高血脂的预防
    高血脂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实现。建议人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运动量,戒烟限酒等。此外,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血脂,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应该重视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治疗高血脂,以保护我们的健康。

  • 色素性紫癜可能是由于局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含铁的血红素沉积、局部感染或者物理治疗等原因导致的。

    1.局部静脉压力明显升高:如果出现了色素性紫癜,可能是由于毛细血管破裂流血引起的,这一症状导致患者出现皮肤血肿或者水肿等危害。

    2.含铁的血红素沉积:如果平时不注意身体护理,如出现皮肤炎症或者血管炎症,可能会引起血管扩张,血液外渗到皮下,由于含铁的血红素明显增多,可能会导致皮下组织出现血红色的色素瘢痕。

    3.局部感染或者物理治疗:色素紫癜也可能是由于皮肤感染引起的,感染的早期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轻微的刺痒和肿胀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会引起患处肿胀和疼痛感,甚至会引起继发性感染。色素性紫癜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 感染原因导致的慢性胸膜炎可以根治,但是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胸膜炎则较难治愈,预后较差。

    慢性胸膜炎是由于胸腔内的炎症长期持续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胸膜炎伴发胸腔积液。常见引起慢性胸膜炎的原因包括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其中,最常见的引起慢性胸膜炎的原因为恶性肿瘤。

    慢性胸膜炎是否能治愈取决于引起的原因,通常来说,化脓性胸膜炎和结膜性胸膜炎是可以治愈的,通过积极的选择药物,一般预后较好。

    而恶性肿瘤引起的慢性胸膜炎,则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比如肺癌等,相对来说其预后较差,并且需要长期的随访治疗,缓解症状。慢性胸膜炎患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引起胸膜炎的原因,并且积极治疗,切勿耽误病情。

  • 有一位家住天津60多岁的女士前段时间到医院查体,发现了肺部有一个结节。她和家人带着片子过来找我看,这个结节直径接近两厘米,位于左肺上叶,是一个实性结节,周围胸膜牵拉,临近的叶裂凹陷,周围形态不规则,看起来恶性可能性比较大,建议住院系统检查,争取手术。这位女士在我这里办理了住院,经过检查,全身其他部位没有转移。她在我这里接受了微创胸腔镜手术,术后的病理显示是一个浸润性的肺腺癌,并且侵犯了胸膜。
     
    肺结节型肺癌如果比较靠近外周,或者处于肺叶中间的叶裂部分,有可能在发展过程中侵犯胸膜或者叶间胸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肿瘤的分期就会上升。而上升的肿瘤分期就意味着更差的预后,治疗效果的下降。相当于包在肺里面的结节型肺癌来说,这种特别靠近外周的肺癌,危险度会更高。如果不能及时手术,它们会浸透胸膜后出现胸腔广泛种植转移,进而出现胸水和胸腔内的转移灶,从一个早期肺癌变成晚期,因此,对于这样位置的肺结节,要格外重视。

     

  • 孩子发烧打哆嗦时,需注意给孩子保暖,并进行物理降温、使用退烧药物进行治疗。

    1.及时保暖并测量体温:孩子发烧时出现打哆嗦的症状,可能是处于体温的上升期。此时,要注意及时给孩子保暖,避免再次着凉,同时及时测量体温,了解孩子的具体病情。

    2.使用退热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给孩子服用适当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布洛芬颗粒等,以缓解孩子的症状。

    3.物理治疗:当孩子发烧打哆嗦时,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进行治疗。比如使用温湿毛巾反复擦手心、腋下、颈部等大血管比较丰富的部位,从而达到降温的作用;还可以使用温水泡手脚的方式,从而缓解末梢循环功能,从而患者发烧发抖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措施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选择。如果孩子出现持续高热、反复发热、抽搐、意识障碍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孩子的病情。

  • 依据国人十大死因统计显示,脑血管疾病列为国人10大死因的第2到4位,每年夺走难以计数的宝贵的性命,而“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正是出血性脑中风的主要因素之一。

     

     

    脑动脉瘤是因长期受到血流不平均的压力,造成动脉血管鼓出一个囊泡,形成血管瘤。像是先天性血管异常、动脉硬化或高血压都会导致血管瘤,而且95%无症状,常是健康检查时经核磁共振血管摄影或电脑断层血管摄影被发现。

     

    囊泡变大,导致血管壁变薄,也就很容易引发破裂了。根据数据显示,当瘤体介于0.7至1.2公分,5年破裂率可达2.6%;大于1.2公分,5年破裂率可达14.5%;大于2.5公分时,5年破裂率则高达40%。血管一旦破裂,甚至来不及到医院抢救。

     

    脑动脉瘤可选择“开颅”或“栓塞”

     

    脑动脉瘤主要治疗方式有“开颅夹除”及“动脉瘤栓塞”两种手术。

     

    动脉瘤栓塞治疗(以白金线圈填塞动脉瘤腔)的好处在于手术属于微创,比较不像开颅手术那样需要动大刀。不过,线圈容易从动脉瘤颈溢出至血管内,甚至导致中风。因此,如果选择做栓塞,最好是经由医师评估脑动脉瘤的位置。

     

    开颅夹除属于精密困难手术,而且大家听到“开颅”会比较担心。除了医师经验丰富,并有良好团队配合,还可以透过高端设备提升成功率。

     

    目前,已经有可以同步血管摄影的设备。夹完的当下可直接进行脑血管摄影,确认中大脑动脉瘤是否夹除完整;如效果不佳,因仍在手术中可马上做调整,同时避免病人在术后情况尚未稳定下,从加护病房移到检查室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

     

    脑动脉瘤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务必即时“除雷”

     

    脑动脉瘤如一颗不定时炸弹,在未破裂前几乎无明显症状,除非做高阶健康检查发现,否则很难被诊断出来。

     

    症状轻的话,会有像是恶心、呕吐、颈部僵硬或突发如被棒子重击的头部剧痛。有些病人也会产生神经异常症状,如:眼睑下垂、复视、瞳孔扩大等。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失语症、意识障碍、半身不遂的问题,如果意外破裂,死亡风险非常高。

     

     

    建议有家族病史者、动脉硬化症状者及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不良的三高族等,应定期做脑血管健检。常有头痛症状者,务必前往就医,及早揪出潜在脑动脉瘤。

接诊医生

<
擅长:
擅长:

好评率

%

在线问诊量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

已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