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前列腺增生症:病因、机制及影响
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学界普遍认可的几种学说包括双氢睾酮学说、雄-雌激素协同学说、胚胎再唤醒学说、干细胞学说和间质-上皮相互作用学说。其中,双氢睾酮的作用最受重视,成为各种抗雄激素疗法的理论基础。
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到前列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前列腺位于膀胱和泌尿生殖膈之间,形态似倒置的栗子。其纵径为3cm,横径为4cm,前后径为2cm。前列腺的底部朝上,且粗大,其前部与膀胱颈紧密连接,尿道贯穿其中,后部有精囊附着。前列腺尖部朝向下,尖部细小,且与尿道膜部融合,止于尿生殖膈。底部与尖部之间为体部,体部的前面较隆凸,后面较平坦,正中央有一行浅沟,称为前列腺中央沟,此沟将前列腺后面分为左右2叶。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也称前列腺结节状增生。结节开始发生可能是基质细胞自发逆转至胚胎阶段,其生长潜力可能是基质-上皮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所致。最终形成前列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症生长有3个独立的过程:①结节形成。②移行区弥漫性增大。③结节增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内的结节状增生即开始在前列腺移行区和尿道周围组织中发生,尿道周围组织中的结节与胚胎期的间质成分相似,为基质成分,而移行区结节则为腺体成分。
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分型主要根据增生的腺体的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及平滑组织的比例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分型包括硬化性腺病、纤维腺瘤样型、腺瘤样型和纤维增生型。这些类型是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同一病例经常混杂在一起,不能截然分类。
前列腺增生症引起的下尿路梗阻可导致膀胱及上尿路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前列腺增生的大小与是否出现下尿路梗阻症状是很有相关性的,前列腺增生的部位不同所引起的症状轻重也不同。前列腺增生首先引起膀胱出口梗阻有机械性因素,也有动力性因素。机械性因素为前列腺增生造成尿道横切面积缩小和尿道延长所致,动力性因素为前列腺尿道部、前列腺组织和前列腺包膜的张力所致,α受体影响这种张力的主要因素。
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排尿困难的程度是由梗阻程度和膀胱功能状况所共同决定的。膀胱出口梗阻、膀胱无力和膀胱出口梗阻合并膀胱无力均可产生排尿困难。事实上前列腺增生时膀胱出口梗阻程度和排尿困难程度与前列腺增生的大小都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