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防虫咬皮炎:症状、治疗及预防
随着夏季的到来,虫咬皮炎也开始频繁出现。这种皮肤病是由昆虫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毒毛引起的。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虫咬皮炎的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什么是虫咬皮炎?
虫咬皮炎是一种由昆虫叮咬、接触其毒液或虫体的毒毛引起的皮肤病。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丘疹样风团,上有针尖大小的痕点、丘疹或水疱,呈散在性分布。
虫咬皮炎的致病机理是什么?
人体皮肤被昆虫叮咬、接触其毒液,或接触虫体的有毒毛刺,邪毒侵入肌肤,与气血相搏;或禀性不耐,过敏而成本病。
虫咬皮炎有何共同表现?
虫咬皮炎多见于昆虫孽生的夏秋季节,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小儿及青少年多见。皮损以丘疹、风团或瘀点为多见,亦可出现红斑、丘疱疹或水疱,皮损中央常可见有刺吮点,散在分布或数个成群。由于搔抓而水疱破裂,引起糜烂,有的可继发感染,或局部臖核肿大。局部自觉奇痒,灼热红肿或疼痛,一般无全身不适,严重者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困难等全身中毒症状。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虫咬皮炎?各有何表现?
在我们生活中,较常见的致病虫类有蠓、螨、隐翅虫、刺毛虫、跳蚤、虱类、臭虫、飞蛾、蜂等。因虫类不同,其皮损表现也各不相同,常见虫咬皮炎具体如下:
- 蠓虫皮炎:叮咬后局部出现痕点和黄豆大小的风团,奇痒,个别发生水疱,甚至引起丘疹性荨麻疹。
- 螨虫皮炎:粟米到黄豆大小的红色丘疱疹,或为紫红色的肿块或风团,有时可见到虫咬的痕迹,或因搔抓而有抓痕和血痂。
- 隐翅虫线状皮炎:皮损多呈线状或条索状红肿,上有密集的丘疹、水疱或脓疱,自觉灼热、疼痛。
- 桑毛虫皮炎:皮损为绿豆到黄豆大小的红色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剧痒。
- 松毛虫皮炎:皮损为斑疹、风团,间有丘疹、水疱、脓疱、皮下结节等,不少患者伴有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化脓。
- 蜂螫皮炎:伤处有烧灼感,或显著的痛痒感;如被群蜂同时螫伤,可产生大面积的肿胀,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晕厥。
虫咬皮炎应该如何治疗?
虫咬皮炎的治疗以外治为关键,平时以预防为主,发病后轻者外治可愈,重者须内、外合治,内治以清热解毒止痒为主。如发生虫咬皮炎,局部皮疹较多,成片红肿,水疱较大,瘀斑明显,皮疹附近臖核肿大,伴畏寒,发热,头痛,恶心,胸闷,舌红,苔黄,脉数者,则为热毒蕴结证,治疗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痒为主,方药选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地肤子、白鲜皮、紫荆皮等。外治方案:初起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用1%薄荷三黄洗剂(即三黄洗剂加薄荷脑1g)外搽;生于毛发处者,剃毛后外搽50%百部酊杀虫止痒;感染邪毒,水疱破后糜烂红肿者,可用马齿苋煎汤湿敷,再用青黛散油剂或外用颠倒散洗剂外搽;松毛虫、桑毛虫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毛刺,外涂5%碘酒;蜂螫皮炎应先拔去毒刺,火罐吸出毒汁,消毒后外用紫金锭磨水涂;也可局部外涂1%-2%薄荷、炉甘石洗剂、5%樟脑乙醇外涂止痒。隐翅虫皮炎外用肥皂水或1:5000-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再涂1:10聚维酮碘溶液;虱病可用1%γ-666霜。内服可选抗组胺药物。
如何预防虫咬皮炎?
平时注重保持环境清洁卫生,消灭害虫;衣服、被褥应勤洗勤晒,防虫藏身;儿童户外玩耍,要涂防虫叮咬药物;发病期间忌海鲜鱼腥发物,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