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肉瘤新辅助化疗:从截肢到保肢的里程碑式治疗进展
自60年代以来,骨肉瘤的治疗方法经历了显著的变革。最初,外科手术和截肢是主要的治疗手段。然而,随着70年代化疗方案的提出,多种化疗方案应运而生,开启了骨肉瘤的化疗与保肢手术新时代。
1972年,11个中心报道了1337例截肢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9%,10年生存率为16%。然而,1982年Memorial Sloan-Kettering中心的无意之举,即定制假体的使用,成为了惊世成就。通过将新辅助化疗与外科治疗相结合,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原来的20%上升到了60~80%,使得这种方法成为规范化骨肉瘤治疗的里程碑式治疗方法,并广泛应用于临床。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在于:消灭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灶;最大可能地缩小原发灶,消灭水肿区域,使肿瘤边界清楚,以利于肿瘤的局部切除;判断肿瘤化疗效果,确定化疗方案的有效性;确定术后化疗方案,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以及化疗效果的好坏关系到保肢率的高低。
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异环磷酰胺(IFO)、阿霉素(ADM)、甲氨喋呤(MTX)和顺铂(DDP)。这些药物各有特点和用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
化疗方案的设计原则是将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与周期特异性药物相结合,3~4个药物联合,毒性不重复,保证正常细胞的耐受性。术前化疗效果的临床评价依据包括局部疼痛的变化、肿瘤体积的变化、化疗前AKP高者,化疗后的变化情况、X线片检查、MRI显示肿瘤边界大小或边界的变化以及全身骨扫描(ECT)检查中核素浓聚的变化等。
肿瘤坏死率评估(Huvos)是通过对肿瘤组织坏死率的评估来判断化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评估结果分为四个等级:I级为几乎未见化疗所致的肿瘤坏死;II级为肿瘤组织坏死率>50%,尚有存活的肿瘤组织;III级为肿瘤组织坏死率>90%,可见少许残存的存活的肿瘤组织;IV级为所有组织切片未见存活的肿瘤组织。
总结经验,正规大剂量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和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根据核磁共振检查确定肿瘤切除范围可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根据术前精确的标尺像,精确设计假体及髓针尺寸;选择合理的保肢手术方法;以及使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