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慢性宫颈炎的误区:从病理类型到诊断标准
宫颈炎症在过去被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然而,最新的《妇产科学》教材已经不再采用这种分类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只讨论宫颈炎症本身。这种改变的依据主要来自于国外教科书中极少有慢性宫颈炎的分类,而中国以往的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病理类型,如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和宫颈息肉等,存在一些命名不准确或无临床诊断及治疗意义的问题。
在欧美国家的妇产科教科书中,已经废弃了“宫颈糜烂”这一术语,改称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认为其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变化的一部分。这种废弃的依据包括:显微镜下所谓的“糜烂面”实际上是被完整的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覆盖,阴道镜见到原始鳞-柱交接部外移,以及正常宫颈间质内有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宫颈间质内淋巴细胞浸润并不一定意味着有慢性宫颈炎症。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否需要治疗取决于是否合并感染和有无症状。无症状且未合并感染者不需要治疗;有症状且合并感染者,例如分泌物增多或有接触性出血,应在细胞学检查阴性后给予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过去教科书中描述的宫颈肥大并无具体的诊断标准,且关键是它并无治疗意义。宫颈腺囊肿的形成是由于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然而,正确的认识应该是宫颈腺囊肿仅是宫颈转化区生理改变的结果,并非炎症,且没有临床治疗意义。关于宫颈息肉的发生机制至今仍不明确,过去认为是慢性炎症刺激导致宫颈黏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但实际上50%的宫颈息肉发生在绝经后,而绝经后宫颈炎症却较生育年龄妇女少得多。多数国外教科书将宫颈息肉归为宫颈良性增生病变。
基于以上认识,最新的《妇产科学》教材中已经不再有慢性宫颈炎这一名词。第27章的标题为宫颈炎症,内容相当于急性宫颈炎。对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宫颈炎常分离到的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对于性传播疾病的低危人群,病因不清楚,可能与细菌性阴道病或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诊断宫颈炎症的两个临床体征是:宫颈管口或宫颈管棉拭子标本见到黏液脓性分泌物;棉签轻轻插入宫颈管,容易诱发宫颈管出血。治疗应根据病原体进行相应的治疗,针对淋病奈瑟菌的治疗方案选择的是无合并症淋病的治疗,合并上生殖道的感染不能采取此方案。对于宫颈炎持续存在,且找不到病原体的患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