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慢性中耳炎的误区:了解真相,避免危险
慢性中耳炎是一种在中耳部位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中耳的特殊位置和复杂的解剖结构,周围有许多重要的器官、血管和神经,涉及到听觉和平衡觉等重要功能。因此,一旦发生病变,很难自愈,并可能对周围重要器官的功能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尽管随着生活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高,人们对中耳炎的认识有所增加,但在临床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影响疾病的诊治,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误区:
1. 认为慢性中耳炎无关紧要。一些患者可能认为中耳炎只是听力下降或流脓,不是大问题。然而,慢性中耳炎可能引发严重的颅内外并发症,如脑膜炎、硬膜下脓肿、脑脓肿和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等致命性疾病。
2. 误以为中耳炎可以自愈。有些患者可能认为他们的中耳炎已经多年不流脓了,可能已经好了。然而,中耳病变可能处于冬眠状态,一旦机体的突发状况,可能会死灰复燃,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3. 低估中耳炎的危害。一些患者可能认为中耳炎只是一个慢性病,早治晚治听力损失都一样。然而,中耳炎的听力损失可能是由破坏了听小骨和鼓膜造成的传导性耳聋,也可能是中耳炎的大量细菌长期繁殖生长影响到了内耳的听觉器官,形成神经性耳聋。早期治疗可以避免神经性聋的发生。
4. 误解面瘫和眩晕的原因。一些患者可能不知道面瘫和眩晕与中耳炎有关。慢性中耳炎可以侵犯压迫面神经,导致半面麻痹;也可能引起严重的眩晕、恶心和呕吐。
5. 误以为鼓膜未穿孔就没有慢性中耳炎。实际上,有一种叫隐匿性中耳炎的疾病,虽然没有明显的鼓膜穿孔和耳流脓,但在怀疑中耳病变时,进行CT检查可以发现问题。
6. 对中耳炎手术过于恐惧。一些患者可能担心手术可能损伤面神经,出现面瘫,术后听力不提高或者下降,术后仍然流脓等情况。然而,对于一名经过正规训练的熟练的耳科医生,术中损伤面神经的机率是很低的。传导性聋的手术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随着医学的发展会更加成熟。术后长期流脓的情况目前已经比较少了,当然,这和手术技巧密不可分。
总之,对于慢性中耳炎,需要正确认识,积极治疗。多数慢性中耳炎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部分慢性中耳炎急性期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选择合格的耳科医师,采取合适的手术时机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