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会引起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是成年人致残的首要病因,也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第三大致死病因。约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引起的,而70%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2年内的卒中发生率可高达26%。
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占90%的病例。其他病因包括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迂曲、外部压迫、创伤性闭塞、内膜分离、炎性血管病、放射性血管炎及淀粉样变性等。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斑块或血栓脱落形成栓子致颅内动脉栓塞;二是狭窄造成远端脑组织血流低灌注。
临床表现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和缺血性卒中。TIA是指脑血管某一供应部位或视网膜血管的局灶性缺血引起的症状,例如短暂性偏瘫、短暂性单眼失明或单眼黑朦、失语、头晕、肢体无力和意识丧失等,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在24小时以内。RIND指神经功能缺损持续在24小时以上,但1周内完全消退的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是指脑缺血性神经障碍恢复时间超过1周或有卒中后遗症,并具有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征。
主要检查方法包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彩色双功能超声、CT血管造影(CTA)和MR血管造影(MRA)。DSA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黄金标准”,可以观察主动脉弓的类型、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性质、对侧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willis环的完整性等。彩色双功能超声是无创检测手段,通过多普勒血流测定和B超实时成像检测颈动脉斑块的狭窄程度和形态学特征。CTA和MRA借助特殊的计算机软件对目标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和成像,提供颈动脉狭窄病变的解剖学和形态学信息,也可通过颅内脑动脉系统显像了解颅内血管和脑实质病变。
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内科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术(CAS)。非手术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和他汀类药物。手术治疗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指征来选择CEA或CAS。CEA适用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度≥70%的患者,或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度≥70%,但血管造影或其他检查提示狭窄病变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患者。CAS适用于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度>50%的患者,或者无症状的颈动脉狭窄度>60%的患者,且存在心脑血管并发症或者特殊情况的患者应选择CAS作为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