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治疗肝囊肿:利弊分析与临床应用
经皮穿刺治疗肝囊肿是一种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自20世纪70年代起,专家们就开始在B超引导下穿刺肝囊肿进行引流。然而,单纯穿刺引流的复发率很高。1981年,Bean等人采用在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硬化剂—无水酒精治疗肝囊肿并取得成功。这一方法大大降低了单纯穿刺引流的复发率。
时至今日,经皮穿刺肝囊肿介入治疗已成为一种较为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该方法也适用于肝囊肿合并感染时的治疗。其治疗原理是:硬化剂能使囊肿壁上皮细胞蛋白质凝固变性、沉淀析出、脱水收敛,使其生物学活性消失,丧失分泌功能,进而促进囊壁粘连、硬化闭合、囊腔封闭,囊肿缩小后逐渐消失。
经皮介入治疗已被公认为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优选方法之一,通常需要B超、CT或MRI引导下的穿刺介入治疗。然而,病例的选择对于介入疗法的成败至关重要。该方法适用于有症状的、直径在5~10cm的囊肝有压迫症状,以较大囊肿为主,需缓解症状者;囊肿较大且患者有迫切治疗要求的。禁忌证包括凝血机制不良、对硬化剂过敏及伴有大量腹水者。特别是当抽出的囊液中含有血液、胆汁,提示囊肿可能与血管、胆管相通者,亦不宜注入无水乙醇等硬化剂,以免破坏肝内重要的管道系统。
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经皮穿刺治疗肝囊肿具有多项优点。首先,操作简单、安全,大部分病例的治疗可在门诊进行,患者经济负担轻,亦可在基层医院开展;其次,适应证广泛,可应用于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而不宜手术的肝囊肿患者,年老体弱、或合并多脏器疾病的老年患者尤为适宜;再者,创伤小、痛苦轻、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此外,可重复进行,且疗效满意,显效率高可达90%;最后,应用灵活,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于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时术中联合运用,以进一步提高总的疗效。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复发率较高、往往需要多次穿刺注射、总的治疗周期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