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与痴呆:概念、诊断标准与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引起的认知功能下降。VCI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了所有与血管因素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涵盖了从轻度认知损害到血管性痴呆的不同严重程度的状态。VCI的病理特征多样,可能涉及皮质大梗死、单个关键部位梗死、多发小梗死、脑出血、低灌注所致的皮质病理改变等多种情况。
在VCI的诊断中,执行功能的损害是一个敏感指标,但并非特异性表现。目前,VCI的诊断标准仍在发展中,NINDS-CSN VCI一致性诊断标准为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指导,但缺乏可操作性的操作性诊断标准。研究表明,弥散张量磁共振显像(DTI)与VCI患者临床表现相关性高,且提示并非所有白质病变都是缺血灶。
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ND)是VCI的一个亚型,专指与血管因素相关的、未达到痴呆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VCIND并非必然转归为痴呆,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对VCIND进行长期随访,观察并分析未转化为痴呆甚至认知恢复正常的人群,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该认知状态的认识,并能进一步了解环境因素与病理改变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aD)是由脑血管病引起的、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的认知功能损害。VaD的概念提出已有一个世纪之久,但至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了,其诊断标准仍不十分理想。目前应用较广的NINDS-AIREN标准比DSM-IV、加州ADDTC标准更为严格。VaD的患病率在3-6%之间,但文献报道则为0-20%不等,现仍无法确定,不同国家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数据的差异究竟是源于人种、地理、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还是由于诊断标准和方法学的不同而造成的。
混合型痴呆可能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血管性因素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充分了解。采取积极手段预防及治疗血管性危险因素,防止下一次“脑血管事件”对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损害,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