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成功治疗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
先心病患儿合并气管狭窄是一种罕见但极其难治的疾病。这种疾病通常由先天性双主动脉弓、肺动脉吊带、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等形成完全闭合或半闭合的血管环,或者由粗大的肺动脉压迫气管引起狭窄。患儿在术前可能出现声嘶、喘鸣、屏气、呼吸困难等症状。即使手术解除压迫,由于气管长期受压塌陷、软骨发育不全或再次受压等原因,术后不能复张,长期无法脱离呼吸机,导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一系列危及患儿生命的并发症。
目前,治疗狭窄气管的主要方法包括:1.气管内植入钛镍合金支架;2.手术切除狭窄段吻合;3.采用传统气管外悬吊技术。然而,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风险。例如,支架异位、出血、黏膜水肿、误咽等并发症可能会发生;吻合口水肿、疤痕增生再次导致狭窄的风险也较高;而传统气管外悬吊技术由于气管外侧没有刚性支撑,受到周围组织挤压时会再次狭窄。
最近,一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患儿带来了希望。该技术创造性地采用了微型骨板外固定手术方案,解除周围组织对气管的压迫后,将狭窄气管外侧壁牵拉固定于环绕其的微型骨板上,使塌陷气管再次扩张。这种方法避免了损伤气管黏膜导致肉芽组织增生、再次狭窄的风险;同时,微型骨板外固定也可使用专用热弯曲器加温弯曲成理想形状,适应气管的需要。由于外固定骨板所需空间极小,既避免了术后周围组织压迫气管再次狭窄的风险,又不会挤压其他组织。术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精确定位狭窄气管段,保证手术精准完成。微型骨板由聚左旋乳酸(PLLA)制作而成,术后可在人体内分解,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这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意味着气管受压导致的狭窄不再是先心病患儿的噩梦。对于此类患儿,国内曾有报道,4例患儿行先心病手术同时,仅2例痊愈,1例死亡,1例术后再次狭窄放弃治疗。因此,气管狭窄堪称先心病患儿的噩梦。而本次手术应用微型骨板外固定牵拉气管狭窄段,促使其充分张开,给予了更多患儿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