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母婴阻断的临床管理流程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是母婴传播。为了切断这种传播方式,需要对慢性HB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规范化管理。我们根据国内外公认的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最新研究成果,制定了《乙型肝炎母婴阻断临床管理流程》,涵盖了从初次产检的筛查到婴儿乙型肝炎免疫接种效果的评价,共10个连续的环节。
首先,在门诊初次产检时,所有孕妇都需要进行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筛查。如果HBsAg阴性,提供检测结果咨询,并指导常规孕期保健;如果HBsAg阳性,需要进一步评估乙型肝炎相关病情,包括检测HBV DNA水平、肝功能生化指标和上腹部超声。
对于HBV DNA阳性的孕妇,需要根据ALT水平和肝硬化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ALT显著异常(≥5×正常值上限)或诊断为肝硬化者,建议在充分沟通和知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或替比夫定(LdT)进行抗病毒治疗。
在妊娠中期,需要检测HBV DNA水平,并根据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如果孕妇HBV DNA≥2×10^6 IU/ml,建议在妊娠24~28周使用TDF或LdT进行抗病毒治疗。分娩前需要复查HBV DNA,以了解抗病毒治疗效果及母婴传播的风险。
新生儿出生后,需要立即移至复苏台,清除体表的血液、黏液和羊水,并安全断脐。同时,需要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100 IU和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随后在婴儿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注射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10 μg/0.5 ml)。
如果婴儿第2针乙型肝炎疫苗延迟时间在3个月以内,则尽快补打第2针,第3针仍在6月龄时注射;如果超过3个月,应尽快接种第2针疫苗,至少间隔2个月后可接种第3针。
对于低体质量儿(<2000 g)或早产儿,需要在出生12小时内接种HBIG 100 IU+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并于1、2和7月龄各注射一针乙型肝炎疫苗10 μg/0.5 ml。
完成三针乙型肝炎疫苗注射后1个月,需要检测HBsAg和抗-HBs,了解免疫应答和HBV母婴阻断情况。
如果母亲未服用抗病毒药物,新生儿接受规范的联合免疫之后,可以进行母乳喂养;如果以阻断母婴传播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停药,可以母乳喂养;如果以治疗乙型肝炎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孕妇,分娩后继续用药,目前不建议母乳喂养。
产后,需要继续随访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状况。对于产后继续服用抗病毒药物者,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随访方案进行随访;对于产后停药者及未服用抗病毒药物者,产后6~8周复查肝功能、HBV DNA。
最后,需要对婴儿完成乙型肝炎全程免疫接种1个月后的免疫接种效果进行评价。如果HBsAg阳性,伴或不伴HBeAg阳性,表明免疫接种失败,发生母婴传播;如果HBsAg和抗-HBs均为阴性,无论抗-HBe及抗-HBc阳性与否,建议检查HBV DNA;如果HBsAg阴性,同时抗-HBs阳性表明免疫接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