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常见问题解答与注意事项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起源于胃黏膜上皮。它可以发生在胃的不同部位,如胃窦幽门区、胃底贲门区和胃体部。胃癌的异质性很高,同样病理类型和病期的患者可能对治疗的反应截然不同,预后也会有很大差异。
很多人认为胃癌一定会引起胃疼,但实际上只有30%-40%的患者早期就会出现上腹疼痛。早期胃癌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进展期胃癌则可能出现消化不良、早饱感、体重减轻、吞咽困难、黑便等症状。
如果你有胃部不适,吃药缓解后就认为不是胃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上腹不适、饱胀感、反酸、嗳气等症状既可能是胃癌的表现,也可能是胃炎等良性疾病的症状。口服胃动力药、制酸药可以缓解症状,但这可能会掩盖病情,延误治疗时机。如果你有胃部问题,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胃癌的生存期与肿瘤分期有关。一般来说,约30%-40%的胃癌患者能够生存5年。接受胃癌根治术后的各期患者5年生存率大致如下:Ⅰ期约90%、Ⅱ期约70%、Ⅲ期约30%、Ⅳ期约10%。然而,这只代表具有相似情况群体患者的生存情况,对于个体而言生存期可能较长也可能很短。
胃癌与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所有胃癌都会遗传。家族成员生活环境相同、生活习惯相似,因此可能出现家族中多个成员发生胃癌的家族聚集性现象。
胃癌的分期主要通过TNM分期系统进行评估。其中,T指肿瘤原发灶浸润深度;N指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M指远处脏器(如肝脏、肺、腹膜等)转移。用TNM三个指标的组合划出特定的分期,指导后续治疗、判断预后。TNM分期越高,则病情越晚、生存期越短。
胃癌临床分期主要是通过胃镜、内镜超声、腹部CT、PET/CT、磁共振以及腹腔镜等诊断性检查手段评估。胃癌临床分期是实施胃癌综合治疗方案的需要,不同分期可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胃癌的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直接浸润、血道转移、淋巴转移和腹腔种植性转移。其中,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胃癌患者可以实施微创手术,包括内镜下切除(ESD手术)、腹腔镜或机器人腹腔镜胃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是一种手段,仍以肿瘤根治和手术安全为前提。
即使进行了根治性胃癌手术,胃癌仍然有可能复发。胃癌复发转移是指,在手术后在残胃、吻合口、或者是周围淋巴结及肝脏、腹膜等处再次发生了相同类型的肿瘤。因此,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标准的术后辅助治疗及随访检查,早发现、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