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腹股沟疝的解剖特点与治疗考量
在生命的两端,尤其是小儿及少年阶段,腹股沟疝的发生率较高。虽然确切的发病率不明,但据研究,1-5%的儿童和青少年可能会患上此病。早产儿的风险更高,女性的发病率为2%,而男性则在7-30%之间。从出生到15岁,腹股沟疝的累积发病率为:男性6.62%,女性0.74%。
对于小儿疝的治疗,手术及方式、手术年龄等一直是决定性的因素。然而,手术方法的选择存在一定的争议。以下是一些问题和观点,供讨论和商榷。
首先,儿童的年龄段划分并不统一。通常按照人口年龄阶段的分布,0-14岁为少儿组。但在医学界,医院将儿童规定为14岁以下作为医学治疗人群。因为人身体发育及疾病的特点等原因,14岁以下的儿童在临床医学角度上具有充分的年龄特点。
其次,儿童在解剖上腹股沟区有其特点。胚胎时期,腹膜在腹股沟区内环处会向外侧出芽,形成一个囊袋样的突出。男性睾丸在腹腔内发育后,形成一个引带,随着引带逐渐下降,最后突破腹股沟区进入阴囊。在胎儿期的第八个月,鞘状突的底端盲袋将大部分睾丸包裹,形成鞘膜腔。出生时,这个相通的鞘膜通道必须从内环口的起始部位开始闭合,精索、睾丸内的鞘状突也逐渐闭合、萎缩。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鞘状突未关闭,形成了小儿腹股沟疝的病理生理基础。
基于以上演变,我们认为原发小儿腹股沟疝全为斜疝(不包括罕见的直疝或股疝),与胚胎过程中睾丸(女性为圆韧带)的下降、穿透腹壁有关,这与成年人后天获得性的腹股沟疝机制不同。
关于儿童腹股沟区的鞘状突变化的实质,学术上称为鞘状突上皮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实际上是一个典型上皮细胞转化成为间质细胞的过程(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此处上皮会按照基因程序出现凋亡,即程序性死亡,而后鞘膜腔就与腹腔完全不相通。但在睾丸地方会留下一点鞘膜不闭合,称之为睾丸鞘膜腔,这个睾丸鞘膜干什么?有什么作用?对精子发育有关,降温有关。但若干未知条件会影响这一过程,如早产儿造成鞘状突EMT中止、鞘膜通道闭合受阻导致通道的持续开放,就会形成鞘状突未闭合,这是小儿腹股沟疝形成的病理生理基础。
综上所述,小儿腹股沟疝是先天获得的,由于一些未明因素导致鞘状突未关闭--产生斜疝的根本原因。小儿的骨盆狭窄、腹壁肌肉薄弱,内环口和外环口的距离很近,导致了腹股沟管的短而直,直接面对腹腔压力的方向;同时腹壁厚度与腹股沟的比例过大,不能形成腹股沟盒的概念,所以小儿斜疝不具备做修补的物质基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身体的发育,骨盆及肌肉逐渐以耻骨联合为中心被拉宽、肌肉逐渐增厚,腹股沟管的长度也随之增长、斜度变大,腹壁厚度与腹股沟的比例逐渐缩小,形成腹股沟盒,而腹股沟管内环口逐渐逃离了腹腔内压力的直接作用。这就是小儿腹股沟疝的病理生理和解剖学基础,疝外科医生应该明白理解这些机理。
关于现阶段所做的各种“修补”手术,各位可以在有关杂志上找到已经发表了种种小儿疝的修补文章、论著。然而,这些术式尚找不到理论基础,是未有根基的产物。我们认为小儿及青少年不具备常规外科修补的解剖基础。腹股沟疝的修补,无论是组织缝合修补,还是使用补片的修补,都需要一个稳定的支撑系统,包括肌肉、韧带、筋膜甚至是骨骼。这个系统在没有形成腹股沟盒结构的小儿或儿童中,明显是不稳定的。儿童生长发育虽然迅速,但在14岁以前,以上结构较成年人明显薄弱。在发育的过程中,以上支撑系统动态的变化也不允许局部做大创伤的、永久性的修补固定,因为修补固定本身就会影响支撑系统的正常发育。因此,修补手术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成为冰山一角。
最后,关于儿童疝高位结扎的考量,首要考量是做到高位,甚至是超高位,即超过内环口的水平。超高位的疝囊结扎,腹腔镜下操作对比开放手术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腹腔内直视下,将结扎的穿刺点,更靠外、上方,这在一定水平上,将小儿腹股沟管的斜度尽量拉大、长度尽量拉长,这就所谓的超高位结扎,如此结扎后重建的内环口更靠外上方,尽量做到了模拟腹股沟盒结构、缩小腹壁厚度与腹股沟管长度的比值大小。小儿腹股沟管的斜度、长度增加以后,受力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由正对腹内压力的方向转变为斜对腹内压力的方向。进一步降低了复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