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中医辨治与验案分享
高血压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可能伴随心脏、血管、脑、肾脏和视网膜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改变。根据中医的认识,高血压病可以归类为“头痛”、“眩晕”等范畴,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涉及“心悸”“胸痹”、“水肿”、“中风”等病证。
【病因病机】
高血压病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包括体质的阴阳失衡、禀赋不足、脏腑亏损等内因,以及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劳倦虚衰等常见因素。长期精神紧张、忧思郁怒等情况会导致肝气郁滞,日久化火,肝火亢盛,火耗伤阴,肝肾阴虚,肝阳偏亢,引起头痛头晕、面赤心烦、目涩而干、耳鸣等症状。若肝阳暴亢,阳亢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扰动心神,则可能出现四肢面部或唇舌发麻、筋惕肉瞬、手足颤抖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口眼歪斜、中风晕厥的情况。饮食不节、脾失健运也可能导致痰浊内生,痰浊阻滞经脉,挟肝火上扰清窍,或者肝气郁结,木不疏土,脾失健运,痰湿内生,阻遏气机,升降失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或者下焦阳气虚衰,水湿不化,阻遏气机升降,同样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产生头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胸痛、呕恶等症状。年老体衰、肾水不足、木少滋荣也可能导致阴虚阳亢;水亏不能上济心火,或者劳心过度,耗伤阴血,心火炽盛,下汲肾水,均可导致心肾不交,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状。元气亏损、血行不畅则可能引起气虚血瘀,产生眩晕心悸、神疲肢倦、气短乏力、心痛舌紫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多由于肝、肾、心、脾的阴阳平衡失调和阳亢、内火、痰浊、血瘀等邪扰乱所致。
【诊断要点】
在中医的辨证论治中,高血压病的病机关键是肝肾阴阳失调,病理因素有风、阳、火、痰、瘀,病位主要在肝肾,可涉及心脾和冲任。证多虚实夹杂,早期以实证或本虚标实为主,晚期以虚证为主。具体而言,首先需要辨清病理性质,掌握阳亢与阴虚、标实与本虚的主次;其次,需要区别病理因素,标实为主者,应分清风、火、痰的主次、兼夹,以及审察脏腑病机,本虚为主者,应鉴别肝、肾、心的主次。
【辨证施治】
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是紧紧抓住阴虚是本,阳亢是标的基本病机,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调整肝、肾、心、脾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祛除风、火、痰、瘀等实邪,以恢复机体的正常功能。具体而言,虚者应予以滋阴,阴虚及阳者又当温养,或者柔肝、滋肾、养心、健脾;实者当据证予以潜阳、熄风、清火、化痰。以下是六个常见证型的分证论治方法: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痰湿阻逆证和气虚血瘀证。每个证型都有相应的主症和治法,需要根据病情轻重缓急、舌脉等变化,加减用药。
【验方偏方】
此外,中医还有一些验方偏方可以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例如针箭颗粒、泽泻降压颗粒、玄参丹参饮等。这些方剂的组成和用法都有详细的说明,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高血压病患者。
【针灸推拿】
针灸和推拿也是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手段。针灸治疗包括体针、耳针和穴位敷贴等方法,推拿则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缓解症状。这些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临证备要】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用辩证等方法治疗高血压病,通常是建立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在于纠正机体阴阳的失调,改善临床症状和代谢障碍,以及减少靶器官损伤等。高血压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眩晕、耳鸣、肢麻及血压持续升高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同时,临床上还需要注意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主要与继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验案举隅】
以下是三例高血压病的中医验案,展示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实际效果。每个验案都有详细的病例描述、治疗方法和按语,供参考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