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又称肠道无神经节细胞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消化系统疾病。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HD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但术后仍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给患儿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因此及时掌握相关知识和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小肠结肠炎是HD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其典型症状包括腹泻、痉挛性腹痛、粪便带有奇臭味和体温升高等。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清洁洗肠和药物保留灌肠等。对于较重的病例,可能需要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全身治疗措施。预防小肠结肠炎的发生,除了避免感染和肠道粘膜屏障机制缺陷外,还需要注意吻合口梗阻、肠管神经发育不成熟或异常、近端肠管切除长度不够、远端直肠内括约肌肥厚或切除不够等因素。
便秘复发是HD术后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尽管现代外科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仍有部分患儿术后再次出现便秘。便秘复发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近端肠管切除不足、远端肠管或肌鞘保留过多、吻合口并发症、肠道神经发育不成熟或异常等。初期治疗可以采用扩肛治疗,正确有效的扩肛能够刺激肠蠕动,减轻腹胀。如果出现无神经节细胞肠段残留超过3cm、拖下移行段伴有“新直肠”扩张、反复扩肛后仍有较长或较高的狭窄、拖出肠管扭转、梗阻症状保守治疗无效等情况,可能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控便功能差是HD患儿术后面临的挑战之一。手术虽然可以改善排便功能,但仍有部分患儿术后出现污便。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需要重视术后康复治疗,包括定时排便训练、饮食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同时,增强患儿体质和消除心理压力也非常重要。
肛周皮肤糜烂是HD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婴幼儿肛周皮肤层薄嫩,易受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等因素影响而出现红肿、糜烂或大面积溃烂。处理措施包括每次排便后用生理盐水棉球和0.05%碘伏棉球清洁肛门局部,干软敷料蘸干,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干燥。同时,使用造口粉和皮肤保护膜也能有效减轻潮湿对受损皮肤的刺激,降低小肠结肠炎及肠道感染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