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合理抗生素使用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LRl)包括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炎症。其中,肺炎是对小儿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主要感染性疾病之一。细菌是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在治疗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将重点讨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问题。
气管支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可能伴有干咳或痰咳。该病的病原以病毒为主,细菌不是主要致病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细菌病原的可能性会增加,例如免疫功能缺陷、营养缺乏病、原有呼吸道疾患、早产儿、未成熟儿、病程≥7d的患儿等。主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等,偶有其他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百日咳杆菌和肺炎支原体也是重要的病原,尤其在3个月以下和7岁以上儿童中。对于明确为细菌性、肺炎支原体性或衣原体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患者,或者伴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抗生素是有指征的。病原为百日咳杆菌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时,应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程通常为7~10天,病原为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时,疗程可能需要2周以上。
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主要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典型症状有频繁咳嗽和发作性喘憋。病毒是主要病原,约占90%,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和细菌也可能引发本病。对症治疗和保持气道通畅是治疗的重要方面,抗生素仅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例如病情严重、病程≥7天、早产儿、未成熟儿、营养缺乏病儿、原有心肺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病者或已明确有细菌感染者。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肺炎
肺炎是威胁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病毒和细菌是各年龄段小儿肺炎的两大主要病原。肺炎的诊断必须是全面和综合的,包括症状、体征、X线胸片和实验室检查等。肺炎可以分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和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两大类。CAP的抗生素选用应覆盖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HAP的病原学检查和抗生素选择更为复杂,需要考虑混合感染的可能性。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病原菌有肠杆菌科细菌、B族链球菌、李司特氏菌等,治疗时应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和患儿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抗生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包括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用药间隔时间等,同时要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喹诺酮类抗生素不推荐在小儿ARI时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6岁以下小儿禁用,6岁以上小儿慎用。
抗生素使用原则
抗生素的使用应基于病原学联合检测,尽早确立病原学诊断。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均应使用抗生素。初始治疗72小时后,应对病情和疗效进行评估,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常用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应参考相关指南和表格,具体使用应因人而异,视病原细菌、病情轻重程度和有无菌血症存在等因素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