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梅毒: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
梅毒螺旋体(Tp)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梅毒,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严重威胁。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心血管梅毒等严重类型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神经梅毒由于其隐匿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不典型性,仍然在中国等地日益增多,严重危害国家公共卫生安全。
一项荷兰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为0.47/10万,每年新增60例,男女比为3:1,男性发病高峰年龄为35~65岁,女性为≥75岁,15%的患者合并HIV感染。HIV感染人群中神经梅毒的发病率为0.6%~16%。中国目前尚无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但个案报道和数例病例分析报道日益增多。
研究表明,局部Th1型免疫反应可能参与Tp的清除过程。细胞免疫在神经梅毒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CSF中白细胞介素17A和干扰素γ显著高于非神经梅毒组,且其水平与CSF中细胞因子的增多程度相关,提示产生这两种细胞因子的Th细胞可能与神经梅毒的炎症反应有关。调节性T淋巴细胞可能在Tp持续存在和神经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神经梅毒可分为早期神经梅毒和晚期神经梅毒,前者包括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脊膜梅毒和脑脊膜血管梅毒,后者包括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各型之间可能存在重叠,加之抗生素的不规范应用,使本病误诊率高达73.3%。无症状神经梅毒无任何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仅为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和CSF实验室检查异常,漏诊率极高。脑脊膜梅毒和脑脊膜血管梅毒均为Tp侵犯中枢神经系统间质组织引起的病变。麻痹性痴呆和脊髓痨是Tp侵犯脑实质引起的病变,早期表现为健忘和人格改变,经历记忆力和判断力等认知功能下降的过程后,最终发展为严重的痴呆。
神经梅毒临床表现无特征性,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需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急性发作的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需考虑脑脊膜梅毒的可能性,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应考虑是否存在脑脊膜血管梅毒。临床高度怀疑神经梅毒时,需进行梅毒血清学和CSF检查,CSF检查是诊断本病的关键之一。
神经梅毒推荐治疗方案为水剂青霉素G静脉滴注,连用10~14天;或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周1次肌内注射,同时口服丙磺舒治疗,必要时,继以苄星青霉素G每周1次肌内注射。替代方案为头孢曲松每日1次静脉给药,连续10~14天。神经梅毒足量规律治疗后需随访3年或更长,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学检查和CSF检查,其中CSF细胞计数是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