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病因及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结肠的弥漫性粘膜炎症和溃疡性病变。这种疾病的原因尚未明确,但它主要影响结肠的粘膜,并以溃疡为主。多数情况下,直肠及远端结肠受累,但也可能向近端扩展,甚至波及整个结肠。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泻、粘液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症状,病程漫长,反复发作,逐年加重,难以痊愈。UC还可能伴随多种肠外表现及并发症,少数患者甚至可能出现暴发型发病,病情严重,威胁生命。
在公元前640年至公元170年间,古希腊医生Hippocrate、Aretaeus及Soyanus等就注意到了肠溃疡伴出血及腹泻的病例。1859年,Wilks通过尸解发现了大肠中大小不等的溃疡形成。1875年,Mason首次将本病与特异性细菌性痢疾区分开来,并使其独立出来。1903年,Wilks及Boas将此类疾病命名为“溃疡性结肠炎”,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09年,Lokhart-Mummenery首次使用乙状结肠镜诊断溃疡性结肠炎。1893年前,1956年我国文士域等首先报告国内病例。1962年,Baron首次使用柳酸偶氮磺胺吡啶对照研究治疗本病。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所属医学科学国际委员会将本病订名为“特发性直肠结肠炎”。1978年,我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制定了统一的诊断标准并称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UC在欧美国家比较常见,且病情严重,死亡率高。据报道,各国10万人口之中发病率依次为:英国79.9,美国(白人)42,新西兰41.3,瑞士17.5,法国11.0,德国10.9,西班牙6.4,澳大利亚5.6,日本3.0。我国过去炎症性肠病(IBD)并不太多见,其中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较克隆氨病多。但近年IBD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可能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的改变,卫生知识的普及和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纤维结肠镜的普及等有关。国内该病的症状相对较欧美国家轻,国外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子之比为1:1.3~1:1.5。国内统计为男稍多于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多。
中医对UC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素问·太阴阳明篇》就载有相关描述。根据其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久泻”、“痢疾”、“便血”、“滞下”、“肠辟”等病范畴。中医医籍中并无结肠炎的病名。中医学经历了数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较为丰富的、较完整的、独特的、行之有效的诊治痢疾、泄泻的理论和经验。给后人治疗本病以不少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