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与预后:早期干预与个体化治疗策略
在当前医学水平下,类风湿关节炎仍然无法被完全治愈。因此,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防止关节破坏,保护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积极、合理地使用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DMARDs)是减少致残风险的关键。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糖皮质激素可以缓解症状,但关节炎症和破坏仍可能发生或进展。现有的DMARDs有可能减轻或防止关节破坏的作用。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原则是迅速给予NSAIDs以缓解疼痛和炎症,并尽早使用DMARDs以减少或延缓骨破坏。药物选择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和简便的原则。甲氨喋呤(MTX)、柳氮磺吡啶和羟氯喹是常用的首选DMARDs。视病情而定,可以单独使用或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DMARDs联合治疗。对于单一DMARDs疗效不佳、进展性、预后不良和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采用机理不同的DMARDs联合治疗。联合用药时,剂量可以适当减少,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比较疗效,并密切监测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治疗反应的评价不仅包括关节压痛、肿胀程度和关节数的变化,还应包括功能状态的评价和医生及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总体评估。所有患者都应定期监测病情的活动性,早期、急性期或病情持续活动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直至病情控制。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可以每半年随访一次,并根据治疗药物的要求定期化验相应指标。
虽然DMARDs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不能治愈类风湿关节炎。因此,治疗后症状缓解并不等于疾病的根治,近期有效也不等于远期有效。原则上不应停止治疗,但可以依据病情逐渐减量维持治疗,直至最终停用。早期、正确的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缓解,只有少数最终致残。
目前尚无准确预测预后的指标,但通常认为男性比女性预后好,发病年龄晚者较发病年龄早者预后好,起病时关节受累数多或有跖趾关节受累、或病程中累及关节数大于20个预后差,持续高滴度类风湿因子阳性、持续血沉增块、C反应蛋白增高、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均提示预后差,有严重周身症状和关节外表现预后不良,短期激素治疗症状难以控制或激素维持剂量不能减至10mg/日以下者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