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心血管疾病的十大防治误区:年轻人也需警惕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但很多患者对其防治存在十大误区。走出这些误区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中之重。
NO.1:老年人才得心血管疾病?实际上,高血压和冠心病不仅仅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年轻人,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定期测量血压,并注意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饮酒和口味过咸等,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NO.2:运动量越大越好?并非如此。对于长期工作紧张、体能透支的人来说,激烈运动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可能会增加发生意外的风险。适当的运动强度是指运动后有点喘、微微流汗、讲话不累。
NO.3:尽量不吃药?心绞痛的急救用药如硝酸甘油等,只有长期吃且每天吃的频率又很高的时候,才可能产生耐药性。间断服用,甚至一天吃上三四次,并不会形成耐药性。及早服药治疗可以迅速缓解病情,减轻心肌损伤,减少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NO.4:急性心梗保守治疗好?冠心病介入治疗已有20多年的历史,它为冠心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在我国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梗等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但效果很不理想。
NO.5: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即使放了支架,同样应注意按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
NO.6:化验结果正常无需调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正常并不一定不需要调脂治疗,关键要看个体情况。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135毫克/分升,就健康人而言属正常范围,无需调脂治疗;但对患过心肌梗死,或是做过支架治疗、冠脉搭桥手术者,或是患糖尿病者,或同时有上述多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则该血脂水平就偏高。
NO.7:血脂正常后即可停药?血脂异常是一种血脂代谢紊乱疾病,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性疾病。通过服用降脂药物,血脂可以长期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但并不等于血脂异常就治愈了。一旦停药,血脂会很快再次异常。
NO.8:调脂药物副作用大?就目前最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来说,大多数人对它的耐受性良好,通常只有0.5%~2%的病例发生肝脏转氨酶升高的不良反应。减少药物剂量后,常可使这些人升高的转氨酶下降,再次增加剂量或选用同类药物时,转氨酶常不会升高。
NO.9:高血压没症状不用治疗?大约有50%的早期高血压病人没有任何症状,这种高血压潜在的危险很大。高血压病因复杂,临床分型很多,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性、适应性和耐受能力又各不相同,各种降压药的性能也各异,因此不能用相同的模式服药,而应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
NO.10:血压低于140/90毫米汞柱即可?国外最新研究资料显示,55岁时血压正常者以后90%发生高血压;40~70岁的人,血压为115/75~185/115毫米汞柱者,收缩压每增加2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每增加10毫米汞柱,心血管疾病危险增加一倍。血压越高,未来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越大,应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35/85毫米汞柱以下。对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患者,血压水平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这样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延缓肾功能的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