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新生血管生成、筛查、免疫治疗及维持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肺癌新生血管生成是肺癌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该过程涉及多种细胞和因子,包括肺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周细胞、炎性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等。其中,缺氧诱导因子(HI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家族、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PDGF受体(PDGFR)家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FGF受体(FGFR)家族和Delta配体4通路(DLL4/Notch)等因子起着关键作用。肺癌的新生血管与正常血管在形态和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条理紊乱、分布不均、形态扭曲、成熟性差、缺乏支持细胞,并且局部低氧或缺氧。针对VEGF的抗体贝伐单抗(Bevacizumab)已被证明可以显著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可用于与以铂类为基础的一线化疗联合,亦可用于晚期患者的维持治疗。其他针对VEGF的新抗体,如Ramucirumab和Aflibercept等,也正在进行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初步结果显示出可喜的前景。
肺癌筛查一直是肿瘤学界的研究热点。美国临床大样本试验(NLST)表明,低剂量螺旋CT(LDCT)相比普通X线胸片可以使肺癌的死亡率降低20%,全病因死亡率降低6%。然而,该研究也发现,在筛查出的结节中,90%以上最终被证实为良性病变,且0.08%的受试者死于获得病理组织的过程。因此,LDCT筛查早期肺癌的利弊仍需进一步探讨。
肺癌免疫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焦点。该治疗大致经历了两个策略阶段:第一种策略是通过增加免疫攻击细胞的数量来增加“友军”的数量,第二种策略是通过解除肿瘤细胞的免疫保护机制来解除“敌军”的抵抗。近年来,针对免疫检查点的调控治疗,特别是针对程序性死亡(PD)-1受体(PD1)及其配体(PD-L1),和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Nivolumab和Ipilimumab等药物已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能成为肺癌治疗的新策略。
肺癌的维持治疗旨在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培美曲塞、多西他赛等药物已被批准用于维持治疗。然而,关于维持治疗的研究设计的严谨性和合理性仍然是肿瘤学界学者探讨的热点。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以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