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疱性类天疱疮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大疱性类天疱疮(B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偶尔也会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临床表现为紧张性水疱和大疱,尼氏征阴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通常不伴随黏膜损害。BP患者的血清中产生针对皮肤基底膜带的循环自身抗体,包括抗表皮基底膜抗原230 000(BP230,BPAG1)和180 000(BP180,BPAG2)两种主要自身抗体,简称为抗BP230和抗BP180。抗BP230的致病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抗BP180抗体可以直接与皮肤基底膜的半桥粒蛋白BP180胞外区域的膜近端非胶原16A区域(BP180 NC16A)结合,激活补体,趋化炎症细胞到达炎症部位,释放蛋白水解酶,从而引起水疱和大疱。
目前有多种评估BP病情严重程度的方法,但两个评分体系得到了广泛认可并通过了相关的效度检验。其中,自身免疫性疱病严重程度评分(autoimmune bullous skin disorder intensity score, ABSIS)由三部分组成,包括皮肤严重程度评分、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程度评分和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另一个评分体系是BP面积指数评分(bullous pemphigoid disease area index, BPDAI),专门针对BP患者的疾病评分,分为皮肤评分、黏膜评分和主观瘙痒程度评分。国内学者多根据体表受累面积进行分类,< 10%体表面积受累者为轻度,10% ~ 50%为中度,> 50%为重度。
BP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直接免疫荧光(DIF)、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查和特异抗体检测。临床表现为在外观正常或红斑基础上出现紧张性水疱和大疱,尼氏征阴性,伴瘙痒,黏膜损害轻或无。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下水疱,疱液中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少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IF检查阳性率较高,表现为基底膜带IgG、IgM、C3线状沉积。IIF检查可以检测患者血清中出现的抗基底膜带抗体,以IgG为主。盐裂试验IIF多采用正常人皮肤,在1 mol/L NaCl作用下,表皮和真皮发生分离,BP患者血清荧光沉积于表皮侧。ELISA检测抗BP180抗体,90%以上的BP患者血清中可出现抗BP180抗体,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免疫印迹可以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体是否识别180 000和(或)230 000蛋白。典型临床表现、组织病理、DIF或IIF特征性表现及抗BP180阳性可以确诊。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一般治疗包括保护皮肤创面和预防继发感染,保持创面干燥,高蛋白饮食。局限性或轻度BP的治疗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和烟酰胺联合治疗以及系统用激素。泛发性BP的治疗包括外用激素、系统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顽固性BP的治疗包括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血浆置换和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