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相关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如何抗病毒治疗?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癌(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国施行肝切除术的患者大多合并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1,2。 对于HBV相关肝细胞癌(HBV-HCC)患者,若HBsAg阳性,建议术前即启动抗病毒治疗 3,4。
那么,对于术前已经启动抗病毒治疗的HBV-HCC患者,肝切除术后应该如何规范的抗病毒?
1. HBV-HCC患者检测HBV DNA阳性,术后应长期服用NAs并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HBV DNA越低越好
HBV-HCC患者检测HBV DNA阳性,应在术后给予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As)抗病毒治疗,可减少复发、延长生存时间,首选快速、强效、低耐药的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或丙酚替诺福韦(TAF)1,5。
对于抗病毒治疗的目标,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原文提出,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和2019年《非一线NAs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策略调整专家共识》,要求HBV DNA<20 IU/mL4。
一项韩国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新诊断为HBV-HCC,且在确诊时伴有低病毒血症(LLV,定义为HBV DNA阳性但≤2000 IU/mL)的患者565例。主要终点为总生存率。生存期为自确诊之日起开始随访至死亡或末次随访时间(最晚2017年12月31日)。至少每3~6个月复查一次血清HBV DNA水平。根据随访期间HBV DNA水平分为三组:
①持续病毒学抑制组(MVR,定义为获得完全病毒学应答,HBV DNA<9 IU/mL,187例)
②LLV组(221例)
③HBV复燃组(定义为随访中HBV DNA至少一次升高至>2000 IU/mL,157例)
中位随访时间4.5年, 结果显示,MVR组、LLV组和HBV复燃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3%、67.3%、61.7%(P=0.015,图1)。这提示,对于HBV-HCC患者,HBV DNA降得越低越好6。
图1 低病毒血症组、持续病毒学抑制组和HBV复燃组的总生存Kaplan-Meier曲线
2. HBV-HCC患者检测HBV DNA阴性,应高度重视HBV再激活,也建议术后长期NAs治疗
2014年《HBV/HCV相关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建议,HBV-HCC检测HBV DNA阴性接受手术治疗者,应高度重视HBV再激活,并密切监测HBV DNA;如监测过程中HBV DNA阳性且间隔2周复查仍为阳性,则可选择NAs长期治疗5。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报道了一例有15年HBV感染病史并服用拉米夫定(LAM)治疗的患者,在检测到LAM耐药突变后联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但5个月后诊断为HCC。手术治疗后继续接受抗HBV治疗,3年后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继续巩固治疗13个月,停药1个月发生HBV再激活,出现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此时重新启动LAM+ADV治疗2个月,ACLF病情得到持续缓解,肝功能恢复正常,HBV DNA再次降至不可检测。但是,约1个月后检查发现HCC复发(图2)7。
图2一例HBV-HCC患者的术后随访情况
(注:HBV DNA正常范围:<103 copies/ml;ALT正常范围:0-40 U/L)
这可能是因为,13个月的术后抗病毒治疗并不能清除肝细胞核内的HBV cccDNA,因此即使HBV DNA控制良好,高水平的cccDNA还是可以导致HBV持续复制,提示无论是否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HBV-HCC术后都必须长期进行抗病毒治疗7。
因此,手术治疗的HBV-HCC患者,为了防止术后HBV再激活,即使HBV DNA阴性或经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转阴,也建议长期持续进行抗病毒治疗。
3. 权威指南一致推荐,抗病毒治疗应贯穿HBV-HCC治疗全过程 1,4
综上所述,肝切除术可导致HBV再激活,为了获得更好的生存获益,建议接受手术治疗的HBV-HCC患者从术前就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并且术后坚持用药,抗病毒治疗需贯穿治疗全过程。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中华实用外科杂志. 2017; 37(5):525-530.
3.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 等.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35(12):2648-2669.
4.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
5. 肝细胞癌抗病毒治疗专家组.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 6(5):163-170.
6. Kim TS, et al. J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9 Nov;34(11):2028-2035..
7. Wei Q, et al. J Res Med Sci. 2013 Aug;18(8):7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