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甲~戊型肝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非甲~戊型肝炎的研究成为了关注热点。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者们陆续提出GB病毒C、TT病毒和SEN病毒等可能是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原体。然而,近年来,这些提法逐渐被否定,研究显示,许多所谓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实际上是已知的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急性病毒性肝炎中,大约有10%~20%的患者在甲、乙、丙、丁和戊型肝炎的诊断试剂检测中呈现阴性,因此被诊断为“非甲~戊型肝炎”。为了研究这种肝炎的病因,全球学者们投入了大量的研究。GB病毒C(GBV-C)、TT病毒(TTV)和SEN病毒(SENV)等被认为是可能的病原体。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许多所谓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实际上是已知的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关于GB病毒C的研究表明,GBV-C不引起“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证据包括:GBV-C RNA阳性和阴性人群的ALT和(或)AST水平无差异;单独感染GBV-C者无肝病证据;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GBV-C阳性率与其他人群无异;HBV或HCV合并感染GBV-C者不影响病情及其慢性化进程。
TT病毒的研究也表明,TTV不引起“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证据包括:各类人群的TTV阳性发生率相同;TTV阳性和阴性人群的血清生化学指标及肝活检无差异;经输血或母婴传播TTV者无ALT异常;对母婴传播TTV婴儿随访6个月至5年,也未发现肝炎;合并感染TTV对急性肝炎自然史无影响;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合并感染TTV,并不影响病情及慢性化进程。
已知肝炎病毒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的研究中,约有55.7%的“非甲~戊型肝炎”患者为已知的肝炎病毒感染。分析已知肝炎病毒感染漏检原因,主要包括病毒基因的多态性及变异、抗原表位构象改变、各厂家生产的试剂盒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HCV/HEV感染早期存在“窗口期”、一些免疫障碍或免疫低下的病人可能测不到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以及目前我国有一些医院采用定量PCR检测病人的HBV和HCV核酸,但该法的灵敏度低于巢式PCR,可能漏检。
因此,在研究“非甲~戊型肝炎”的病原时,必须排除已知的肝炎病毒感染。这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这种肝炎的病因,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