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4岁前常赤足
近年来,日本兴起了一股‘赤足热’,许多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安全的环境中赤脚走路。据当地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赤脚走路的训练,80%以上的幼儿体质得到了增强,不仅减少了伤风感冒等疾病的发病率,还有助于身高和体重的增长,同时还能有效预防扁平足的发生。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骨病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张余指出,4岁前的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脚部骨骼、肌肉、肌腱等组织都在迅速发育。在安全的环境中赤脚走路,尤其是走细沙路,可以刺激脚底穴位,调节肌体内许多功能。脚部汇集着多个经脉穴位,与内脏器官紧密相连。通过在细沙地上行走,可以刺激这些反应点,有利于保持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和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此外,婴幼儿经常赤脚活动,还能提高踝关节的柔软性,防止扁平足的发生。踝关节的柔软性对于保持平衡和预防跌倒至关重要。如果踝关节僵硬,人在活动时容易跌倒;踝关节柔软性差,在走路较多的情况下足弓容易变硬甚至变形,导致疲劳。幼儿稚嫩的足底皮肤,经常直接接触地面摩擦的刺激,可以增强足底肌肉和韧带的力量,促进足弓的形成,有利于缓冲走跳时引起的震荡。
为了确保孩子安全,避免足底受伤或跌倒,家长可以在冬天或恶劣天气下,给孩子穿上防滑袜再走路。但张余提醒,袜子不宜过厚,尤其是在夏天户外行走时,应选择轻薄透气的防滑袜。因为孩子活泼好动,容易出汗,脚捂在厚袜里容易导致脚部软组织炎症。无论是否穿袜子,赤脚走路一段时间后,都应及时洗净脚掌。
关于‘婴幼儿不穿鞋脚会大’的说法,张余认为这是多余的担忧。因为脚的大小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父母的脚不大,孩子的脚也不会太大。如果为了让孩子脚小、好看而强迫他们穿鞋,反而可能造成一系列反效果,如宝宝的脚掌得不到更好的舒展,容易导致畸形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