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提供的新冠疫苗接种建议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学术小助手
学术小助手

由于COVID-19疫苗目前体现出了较高的安全和有效性,因此,包括美国CDC在内的全球相关机构近期放宽了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已接种疫苗个体的隔离及防护建议。然而,基于大多数疫苗试验会将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占成年人比例约5%)排除在外,疫苗对于该类人群的疗效尚未可知,包括加强剂量的必要性、疫苗接种后抗体检测的效用以及长期保持社交距离及戴口罩的实用性等问题。

迄今为止,许多疫苗研究包括评估一剂或两剂疫苗(主要基于mRNA)后抗SARS-CoV-2刺突蛋白抗体反应的队列研究,使用了各种血清学检测,并且通常会将反应与具有免疫能力的人(通常经历近100%的血清转化)的反应进行比较。

 

图表1:关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抗尖峰抗体反应的评审研究总结

一个数据前提是,我们还并不知道刺突蛋白抗体反应的临床意义。事实上,FDA最近给出建议,认为不应该检查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因为阳性滴度可能无法完全反映保护,而阴性滴度则可能无法表明易感性。相比之下,T细胞反应(在血清学检测中不直接测量)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尤其是针对严重疾病。

尽管如此,一些临床上的教训正在出现。数据显示,使用损害B细胞功能的免疫抑制剂(如霉酚酸酯、利妥昔单抗)与疫苗抗体反应不佳有关,年龄较大也是如此。即使是低剂量皮质类固醇也可能损害血清学反应。癌症患者如果在停止治疗时接种疫苗,其血清转换的可能性会增加。不过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可能是一个例外。

鉴于许多疫苗的功效都被证明会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减弱,COVID-19疫苗可能也是如此的原理。那么,第三剂是否是有益的?

在一项第三剂疫苗在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性试验中,研究人员描述了30名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的疫苗增强结果。在初始疫苗接种期间,30名患者中有57%接受了2剂162b2 疫苗(Pfizer/BioNTech),43%接受了2剂mRNA-1273疫苗(Moderna)。这些受者在接种两剂mRNA疫苗后,抗体反应很低或没有可测量的反应。随后,一半接受了Ad26.COV2.S(强生)疫苗的加强,另一半接受了第三剂mRNA疫苗。在初始抗体反应低的6名患者中,100%在第三次给药后达到了高抗体效价;在对初始系列没有反应的24人中,只有25%在此之后发展出了高滴度。

 

图表2:接种第三剂疫苗后的自我报告反应

这是第一份关于接受第三剂针对SARS-CoV-2的疫苗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的报告。令人鼓舞的是,三分之一抗体滴度呈阴性的患者和所有抗体滴度呈低阳性的患者在第三次给药后抗体滴度增加。此外,考虑到这些疫苗可以带来的好处,疫苗反应似乎是可以接受的。然而,抗体反应似乎各不相同,潜在的风险,如器官排斥,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评估。

这些观察结果将在不久之后为临床提供援助,来确定是否可以将帮助器官移植等免疫抑制患者预防新冠的疫苗加强剂量纳入临床实践,就像乙型肝炎和流感疫苗接种一样。但在当下的临床阶段,应该如何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提供接种疫苗后的检测及建议,主要出于以下几个问题的考虑。

接种疫苗后是否应当检查常规刺突蛋白抗体滴度?

目前,科研结果的临床意义尚未得出结论,因此并不推荐常规滴度,因为它们可能会产生虚假的保护或虚假的脆弱性担忧,而一些市售检测不针对刺突蛋白,预计只有在自然感染后才会呈阳性。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是否应该接受额外剂量的疫苗?

从科研试验来看,支持这种做法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数据非常有限,这超出了当前的紧急使用授权,但针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正在进行中,或可期待下一步的数据建议。

接种疫苗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是否应该遵循戴口罩和社交距离指南?

将疫苗接种和口罩、社交距离等掩蔽建议联系起来的新CDC指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尤其具有挑战性,这会导致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选择不防护的未接种疫苗的个体,特别是在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执行此建议的情况下。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来说,虽然他们应该接种疫苗,但并不能以此来保证自己的安全,因此,他们应该继续戴口罩并保持社交距离。同时,医生鼓励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接种疫苗,也有助于降低新冠传播风险。

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应该如何处理疫苗接种的时间?

只要有可能,疫苗接种应在免疫抑制减弱的时候进行。例如,在化疗周期之间,实体器官移植之前等。其中,利妥昔单抗可能会造成问题出现(由于其对B细胞的强效作用),应尽可能在接近周期结束时接种疫苗。

此外,根据传染病医学博士的观察,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应该减少所需的免疫抑制以增加疫苗反应,特别是在移植受者中。然而,美国风湿病学会确实曾提出建议,对于那些疾病稳定的患者来说,在接种疫苗后1至2周内应进行一些免疫调节治疗(例如霉酚酸酯、甲氨蝶呤)。

针对上述几个问题所提供的合理指导是基于有限的数据及常识得出的。目前,几项试验计划中和正在进行的研究将有望为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所面临的疫苗接种问题提供更明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 Daniel K, et al. How Should We Advise Our Immunocompromised Patients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NEJM Journal Watch 2021 Jun 14.
2. Werbel WA, Boyarsky BJ, Ou MT, et 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Third Dose of SARS-CoV-2 Vaccine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A Case Series.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21 Jun 15.
3. Jackson LA , Anderson EJ , Rouphael NG , et al; mRNA-1273 Study Group. An mRNA vaccine against SARS-CoV-2—preliminary report. N Engl J Med. 2020;383:1920-31.
4. Boyarsky BJ et al. Immunogenicity of a single dose of SARS-CoV-2 messenger RNA vaccine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JAMA 2021 May 4; 325:1784.
5. Boyarsky BJ et al. Antibody response to 2-dose SARS-CoV-2 mRNA vaccine series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JAMA 2021 Jun 1; 325:2204.
6. Marinaki S et al. Immunogenicity of SARS-CoV-2 BNT162b2 vaccine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 Am J Transplant 2021 Apr 17.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内容不得侵犯第三方的合法知识产权,若产生相关纠纷,作者需自行承担。
刘雨洁,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纽约大学研究生在读,关注神经科学、生物制药、基因技术、细胞技术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
#预防#新冠疫苗#疫苗
2021-10-13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有帮助 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