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精神压力会引发二次心肌梗死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学术小助手
学术小助手

根据2020年ACC.20/WCC的研究,对于一些心肌梗死(MI)幸存者来说,精神压力——相对于身体压力来说——可能是一个更强的引起心肌梗死复发或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子。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调查了精神压力导致的心肌缺血是否与心肌梗死幸存者的不良预后有关,以及这种压力测试与传统运动带来的压力有何不同。研究参与者中包括306名年龄在61岁或以下(平均年龄在50岁,从22- 61岁不等)的成年人,其中65%为非洲裔美国人,50%为女性。

所有的参与者均接受了两种类型的压力测试:一种是心理压力测试,即即兴带有感情色彩的演讲;另一种是传统的压力测试,使用药物或运动负荷试验。主要终点随访中位数为3年,终点指标包括再发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的复合终点,通过独立的医疗记录核查和死亡记录来判定。压力测试中的心肌缺血判定通过心脏核磁扫描进行评估。

总体而言,16%的患者出现了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35%的患者出现了运动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这表明传统的运动或药物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更为常见。经过3年的随访,10%的患者(28例)再次发生了心肌梗死,2例死于心脏相关问题。

心肌梗死或心血管相关死亡的发生率在精神应激性缺血患者中是无精神应激性缺血患者的2倍多,分别为10例(20%)和20例(8%)。即使在调整了临床危险因素和抑郁症状之后,急性精神压力与心肌梗死或死亡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相比之下,传统的运动负荷诱发的心肌缺血与主要终点无显著相关性。

 


   “在我们的研究中,由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是一个比传统压力测试更好的风险指标,”首席研究员Viola Vaccarino医学博士说。

Vaccarino解释说,“这是在相对年轻的MI幸存者中进行的唯一同类研究。“这些数据指出心理压力对心脏和心脏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影响。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证据证明心理压力是如何影响治疗结果的。目前的临床指南中并没有具体提到心理压力。”

研究还发现,精神应激和传统应激之间并没有很强的相关性,这表明了它们是通过不同的途径发生的。事实也说明,与身体压力应激相比,由情绪引起的压力应激对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有着独特的机制,”Vaccarino说。

 


参考链接:https://www.acc.org/latest-in-cardiology/articles/2020/03/18/15/42/can-stress-trigger-a-second-mi-yes-new-research-suggests-acc-2020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