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是“吃”出来的?

京东互联网医院·慢病小病不排队,名医专家在身边。
主治医师李萍
李萍,主治医师,郑州市大肠肛门病医院,中医消化科

大家在生活中都常听说过身体里会有结石,结石是会在移动物体(如肾脏、输尿管、胆囊或膀胱)的导管、腔或腔内形成的固体肿块,常见的肾结石、胆囊结石、膀胱结石等。

什么是结石?

结石是在人体管道或中空器官的管腔中形成的固体块,主要在胆囊、胆管、膀胱、肾脏、输尿管中,但也在胰腺和唾液管中。

结石的成因:

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蠕虫、粪便团块或异物组成,由于器官的不同部位,结石的形成机制、结石的成分、形状和质地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无论石头出现在哪里,都会造成管腔堵塞,影响脏器液的排出,从而引起疼痛,甚至出血,或性感染的症状,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结石的形成与饮食营养密切相关,在欧美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结石的发病率显着增加,这与他们大量摄入动物蛋白、糖和脂类B6有关,调查显示,素食者的发病率很低,男性结石发病率高于女性。

尿路结石多为含钙结石,大部分由草酸和尿酸组成,是尿液中常见的结晶,这些晶体在正常情况下溶解在尿液中,但它们容易过量沉淀形成结石。

大量动物性蛋白质和糖类摄入后,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草酸和尿酸,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过量摄入脂肪会增加尿液中的草酸盐,动物蛋白、糖、脂肪摄入过多,会促进尿路结石的形成,所以说结石是吃的,病从口入的说法我们也应该回应。

无论石头位于何处,都是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结石中通常有一个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寄生虫卵或昆虫体、粪便团或异物组成,物质一层一层地沉积在心脏上,结石的形成机制、成分、形状、质地和对身体的作用因受累器官的不同而不同。

结石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1、胆结石

胆结石的形成与患者多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密切相关,会导致患者体内脂质代谢异常,胆汁太稠,反过来又会导致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导致胆结石的形成。

2、传染性结石

感染性结石是指结石中的一些特殊成分,主要包括磷酸镁胺结石和碳酸磷灰石结石,因为这些结石是在尿路感染的环境中形成的,而这种石头是以细菌为核心,表面覆盖着许多细菌的剥落物质,像雪球一样慢慢滚动,形成石头,一般来说,常见的有磷酸盐结石、碳酸盐结石等。

3、尿路结石

尿路结石多发生在肾脏、输尿管和膀胱,多因患者饮水量少,尿液中结石物质浓度过高,结晶出尿液形成结石,此外,尿路梗阻也是尿路结石形成的常见原因,尤其是输尿管狭窄和前列腺增生,可导致大量尿液在膀胱内积聚,诱发膀胱结石形成。

4、胱氨酸结石

胱氨酸结石是由某些遗传疾病引起的一种非常罕见的结石,患这种结石的患者通常从小就有,从出生到20、30岁发病率最高,此类患者对胱氨酸的吸收能力较差,从而使更多的胱氨酸成分从尿液中代谢出来,因为排出的胱氨酸过多,会从尿液中沉淀出来,然后形成结石,也就是胱氨酸结石。

5种饮食习惯,需注意改善

1、吃富含草酸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蔬菜都含有大量的草酸,而且味道比较涩,比如我们常吃的菠菜、空心菜、韭菜等,这些蔬菜最好在煮之前用热水焯一分钟,可有效去除50%的草酸。

豆制品中草酸盐和硝酸盐的含量也很高,摄入过多容易导致结石,所以尽量控制摄入量,建议每人每天摄入大豆25克至35克,对于豆制品来说,大约是一杯豆浆和两两豆腐。

2、喜欢吃动物内脏

如果动物内脏吃得太多,很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动物的内脏在体内消化后,可形成大量嘌呤,嘌呤在体内代谢形成尿酸,从而提高体内血尿酸浓度。

经肾脏排泄后,尿液中的尿酸浓度可进一步升高,容易在肾脏中沉淀,形成尿酸结石,因此,对于尿酸结石患者,要避免食用动物内脏,同时要多喝水,进一步增加尿量,尽量保持每天的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

3、饮用水量少,水质差

肾结石与少喝水有一定关系,我们体内70%的成分是水,无论是身体的新陈代谢还是排毒,都需要大量的水分来进行,如果平时少喝水,会增加血液浓度,增加肾脏负担,导致尿液浓缩,容易导致结石的出现。

有些地方的饮用水中水结晶和钙含量比较高,会增加体重和尿钙,容易导致结石的出现,因此,每天保持2000毫升左右的水,可以及时排出体内的垃圾毒素,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4、钙摄入量

如果你的结石主要是钙成分,那你就要注意钙的摄入了,如果您正在服用营养补充剂,如有必要,您首先需要咨询您的医生,二是检查每天摄入的富含钙质的食物,包括牛奶、奶酪、奶油等乳制品,牛奶和抗酸剂可能会导致肾结石。

5、嘌呤摄入过多

许多食物都含有嘌呤成分,如海鲜、老火汤、啤酒等,嘌呤进入体内后被代谢,最终产物为尿酸,尿酸可促进尿液中草酸盐的沉淀,如果一次吃很多高嘌呤食物,很容易导致结石的形成。少喝水会减少尿液的排泄,让盐分有机会析出,如果尿少了,结石就不会被冲走,结石还有机会长出来,所以要多喝水。


 

本文由作者上传,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反馈
广告图片 关闭icon
0
0
0